APP下载

营林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

2021-12-06张书恒

花卉 2021年4期
关键词:寿县营林规划设计

张书恒

(寿县堰口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中心所,安徽寿县 232241)

0 引言

城镇建设的开展最大限度缩减了绿化面积,这也导致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生态问题的产生,进而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应不断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从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寿县气候特点提出相应的营林造林方案,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有效缓解部分不良天气因素对生活生产带来的影响,因此应加强规划设计与技术实施,促进造林质量的有效提高。

1 营林生产造林规划设计分析

1.1 遵循原则

1.1.1 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造林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原则,这不仅是营林生产的必要需求,也是整体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在实施造林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气候、水文、土壤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同时加强相关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就寿县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杨树的种植符合当地的实际需求,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符[1]。

1.1.2 共享性原则

共享性原则是造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十分关键的原则之一,其中心思想在于应将自然发展要素与植物造林有机结合,通过营林造林优化生态环境,进而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营造共享型的造林建设打下基础。在开展造林规划的过程中,应有效体现出自然的主体地位,调节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另外,在开展造林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树木的绿化作用,通过种植女贞、香樟等建立和谐的自然生长环境。

1.1.3 保密性原则

造林规划的相关数据会对后期的植树造林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遵循保密原则,通过建立严谨、可靠的保密机制加大工作各环节的保密力度,将不同的数据分派到不同部门负责,而针对造林规划方案中的具体内容则不得随意传播浏览,同时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1.2 主要方法

1.2.1 方案制定

寿县作为国家园林县城,截至2018 年,林业总产值已经可以达到3.1 亿元。良好的发展势头也提升了造林规划的工作量,因此林业部门也需充分落实植物资源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做好相应的研究工作,增强整体流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在进行造林规划设计的时候应针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落实相关工作,将树木生长习性与地理环境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造林规划工作。在设计完成之后,应重视对相关项目的进一步落实,将更为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引入到造林规划数据的存储、分析与管理中,尽可能地避免数据损坏与丢失等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应加各个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保证各环节信息的良好互通,进而为植树造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2.2 内容规划

造林规划所涉及的工作范围十分广泛,其中既包括对造林布局的研究,还包括配合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展资源调查、林业统计以及推广林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因此造林规划也呈现出复杂度高、工程量大等特点。另外,在实施造林规划的时候,还需要充分加强当地地理环境、气候、土壤等方面因素的考量,进而为植树造林的整体成效提供条件。

1.2.3 发展创新

在开展营林生产的过程中也可以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特征对营林规划进行改造创新,进而在原有的基础上丰富其中的精神内涵。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应加强技术学习,开展林业技术培训,将更多的创新理念引入到造林规划设计中,为林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营林生产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另外,在苗木品种的选择与种植方法上也可以进行创新,从而有效推动优化种植、合理配置的稳定发展,最大限度提高营林生产的综合效益[2]。

2 营林造林技术分析

寿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备着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杨树为当地十分常见的造林树种。杨树具备高大通直、生长周期短等特点,在20~30 年主伐的时候,成片林,胸径可达40cm,而散生林可达50cm,是实施造林的理想树种。为进一步提高寿县杨树的成活率,有必要进一步其造林技术加以分析。

2.1 品种的选择

杨树的优良品种比较多,其中包括I-69、I-72、105 杨以及中林46 杨等,为增强整体的造林效果,同时可以选用中林46 杨。相比其他品种,中林46 杨的生长量可以高出30%,同时成活率也可以达到90%以上,另外107 杨与109 杨也是比较良好的选择。在质量的选择上,应关注是否存在病虫害、根系是否完整以及是否粗壮、饱满等特点。而且无性系苗高应控制在3m 以上,地径在3cm 以上。

2.2 整地技术

整地是营林生产过程中的基础环节,一方面,种植环境与地质环境都会对林木的后期生长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提高营林生产质量,应有效在种植之前落实整地技术,通过消毒有效降低病虫害问题出现的概率。进行杨树种植整地应保证地势平坦、土壤呈中性或微碱性、地下水位应在1~2m 左右。而对于面积较大的营林,可以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引入粉碎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在进行挖穴的过程中应保证带宽1m,深50~70cm,穴内部应以1m 见方为宜。

2.3 苗木处理与造林密度

为进一步提高成活率,在进行种植之前需要将根部的1/2 浸泡在清水2~3d,同时做好保温、通风工作。除此以外,还应当控制植株的密度,通常情况下,成片造林株行距在5×6,较小的时候可以为3×5 或3×4。

2.4 栽植技术

一般里说,杨树的栽植时间为二月底、三月初,栽植深度在50~70cm,对于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方可以适当减少一些。另外,在栽植的过程中应保证土壤与根部的良好接触,每个穴至少需20kg 水。结合寿县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插条造林技术是造林过程中十分常见的技术之一,大多选择来自一二年生苗木,选取直径在3cm 以上、长度为50~80cm 的插条进行种植。一般来说,插条上端可以高于地面3~5cm,进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5 植苗造林技术

植苗造林技术是当前十分常见的技术之一,但相比其他种植技术,植苗造林技术的难度则要更大一些。树苗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段时间内所要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很多,对树木的萌芽率、生长管理的系统性、苗木的生命力以及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种植之前应加强苗木品种的选择,进而为其顺利生长打下基础。植苗造林技术更加适用于更新造林的过程,而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造林的过程中也需要加以区分,避免因树苗种植种类的不同而给整个工程带来经济损失[3]。

2.6 苗木管理技术

科学的管理技术是开展营林生产的重要保证,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应针对种植、整地等环节实施严格管理,在源头上提高树木质量,促进树木成活率以及种植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其次,应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通过不同的防治方法有效减少病虫害对苗木种植产生的不利影响,为苗木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最后,为进一步提高营林造林的生产质量与经济收益,营造保证树木生产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成本控制,并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强对苗木生产情况的监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从而实现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收益的生产目的。

2.7 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实际开展营林造林的过程中,病虫害和自然灾害问题始终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在完成造林工作之后,应加强苗木的养护管理,为其健康生长打下基础。针对不同虫龄的害虫应采取不同的措施,一方面可以通过人工敲打虫卵或打掉虫疱;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化学方法,通过辛硫磷,氧化乐果以及杀螟松等喷洒树干,或者借助磷化锌毒签等磷化铝片堵住排粪孔,完成毒气熏杀。另外在造林之前,应尽可能地选择抗虫害以及抗病能力比较强的品种;而在造林之后则需要定期开展病虫害管理与防病灭虫工作,有效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为其生长发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3 结语

综上所述,植树造林对我县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应不断加强对营林造林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落实相应的发展政策。在实际开展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林业部门应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完善规划方案,促进整地技术、播种技术、苗木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的有效落实,为苗木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进一步增加我县整体绿化面积,为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寿县营林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要点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浅析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巧用构造法求解一类抽象函数问题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研究
关于提高造林质量及营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的研究
关于营林前期准备及栽培技术研究
寿县古城墙:千年守护御“洪兽”
营林绿化的重要性及营林绿化规划探讨
一个后发县域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