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椒绿色生产管理关键技术

2021-12-06王保军彭海师海锋高丙军韩富军

农业与技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枝组花椒树结果枝

王保军彭海师海锋高丙军韩富军

(1.天水丰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甘肃 天水 741033;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

花椒是我国特有的香辛料,花椒抗干旱、耐贫瘠[1],具有较高的栽培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花椒产业的发展,种植面积发展迅速[2],使得花椒种植成为各地农村经济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也是新时期乡村振兴的当家产业之一。发展花椒树种植是以能生产出优质花椒(果实)为主要栽培目的,能否持续地、稳定地获得产品,关键在于采取的栽培管理措施能否到位,以满足花椒树的生长发育,实现最终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本文围绕花椒树体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控、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以及采后管护等多个方面,分析探讨各时期树体生产管理技术与改进措施方法,旨在为进一步促进花椒提质增效提供科学参考。

1 重视花果管理

落花落果是植物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花椒的落花落果更为严重。进入盛果期的花椒树,若疏花疏果不及时,不但使得花椒树新梢生长量减小,树势也将渐弱,严重会造成大量落花落果,而且使得成熟后花椒的果实颗粒变小,产量也不稳定。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花椒树大量开花坐果期就进行必要花果调控管理工作。

在花椒树旺盛生长的夏季,生产中常根据花椒结果枝的新梢长度来决定要疏除的花序数量,花椒进行疏花时应将整个花序摘除。操作中一般5cm以上的结果枝占50%以上,则应摘去花序的1/5~1/4;若5cm以上的结果枝占50%以下,则应摘去花序的1/4~1/3,这样才能保证花椒树有良好的营养吸收,为花芽的形成和果实的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在指导生产的具体管理操作过程中一般还要根据花椒树的长势,兼顾到树冠内各主枝、侧枝和枝组间的长势平衡关系来最终确定不同长势枝条上的花序疏除量。对强旺的主枝、侧枝和枝组不疏或少疏花序,通过多结果来缓和花椒树势。对弱的主枝、侧枝和枝组则多疏花序,通过少量结果从而来复壮长势。

为了保证花椒能够获得优质、高产以及稳产,常采用叶面喷施的常规方法来保花保果。盛花期叶面喷10mg·kg-1的赤霉素;盛花期、中花期喷0.3%磷酸二氢钾加0.5%尿素水溶液;落花后每隔10d喷0.3%磷酸二氢钾加0.7%尿素水溶液[3]。前人大量的研究表明,花粉量大小、花粉的活力、花粉管伸长速率、树体营养水平、激素是否平衡、硼元素是否充足等因素也是影响果树坐果率的主要因素。夏季花果管理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营养元素,对促进开花、调节花期、改善生理活性、提高坐果率和保花保果都具有显著作用。也有研究报道,在葡萄山椒花期喷布50mg·L-1赤霉素效果最好,坐果率达到38%左右;其次是喷布15mg·L-1的硼砂溶液,坐果率可达到33%左右;喷布30mg·L-1的枣丰灵效果居于第3位,坐果率25%左右;喷布50mg·L-1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枣丰灵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硼砂溶液,能够提高朝仓山椒的坐果率,坐果率均达17.5%以上[4]。

2 适时病虫害防控

花椒树生长进入到夏季,由于雨水逐渐增多使得锈病、褐斑病、炭疽病等在椒园内大面积发生,造成树体早期落叶症状的发生。在5月中旬和7月下旬,各地区花椒病害将进入发病的高峰时期,应提早预防,可以每隔7d喷1次1500倍液甲基托布津或甲基硫菌灵或百菌清,交替使用药物,连喷2~3次,预防花椒浸染性病菌的蔓延。常规防控可喷洒0.3~0.4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200倍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锰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可以有效防治花椒早期落叶病。如果湿度增大,有锈病发生时可在发病的初期(一般在7月中、下旬),每隔15~20d喷200倍液石灰过量式波尔多液1次或0.3~0.4波美度石硫合剂(连喷3次);发病盛期每隔10d天喷1次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每隔10~15d喷1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注意该药不能与波尔多液等铜制剂混用),根据病情,可连喷多次[5]进行防治工作。

花椒树落花以后,预防重点棉蚜、天牛、吉丁虫等给生产上造成的危害,应随时注意观察,如有虫害发生要及早开展防治工作。近年来,随着花椒产业的不断发展,生产中棉蚜的危害日趋猖撅;棉蚜常以成、若虫群集花椒嫩梢、嫩叶及果实上吸食汁液[6],以5月下旬—6月中旬最为严重,使得花椒被害部位扭曲变形,造成落叶落果,可减产20%~30%,严重影响花椒的产量和质量。5月上旬也常发生天牛初孵幼虫吉丁虫等钻蛀树干,造成花椒流胶病的发生;建议采用40%乙磷铝或70%代森锰锌200~300倍液灌根1~2次后培土,再用钉锤、小斧头、木棒等锤击流胶部位及周边,砸死吉丁虫等幼虫[7];将树体上发生流胶的病斑及时进行刮除,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保护性涂抹;当发现花椒枝干上有蛀孔时,可以用1份吡虫啉加9份柴油配制的溶液,注入虫孔中,并将泥土进行封口,杀死幼虫;还可以在成虫发生前,采用1份硫磺、10份生石灰和40份水配制成涂白剂,涂刷树干基部,防止成虫在花椒树干上产卵[8]。

3 科学肥水管理

3.1 施肥

夏季管理中,有必要对进入结果初期和大龄花椒树开展追肥作业。这样不仅能增加花芽数量,克服大小年现象,也能在促进树体花芽分化的同时,有利于花椒果实的发育膨大。

依各地具体栽植条件而定,在夏季花椒树进入旺盛生长阶段,可在6月上旬花椒春梢停长以后用复合肥或者尿素(或二胺)配施磷、钾肥;花后补肥时期,常在花椒花谢坐果长至绿豆大小时候进行;在花芽分化前进行追肥,可以起到促进花椒果实膨大的效果。

为了促发新根,提高花椒叶片的功能,充实花芽及树体营养积累增加花椒单果粒重和产量,提高花椒树的抗性与坐果率,在7月上旬左右,针对挂果量比较大、夏季特别干旱、果实生长缓慢的花椒树可追施果实膨大肥。一般营养条件好的花椒园可不进行这次追肥。

除土壤施肥外,还可以进行叶面施肥。由于花椒行间一般种植作物,土壤施肥不便,就可以进行叶面追肥。在花椒开花坐果期及果实膨大期,为了节省劳力常结合喷药开展叶面追肥。具体操作可在开花坐果期或者果实膨大期,喷施浓度为0.1%~0.3%的尿素或其它叶面微肥;进入成熟期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的浓度为0.1%~0.3%,一般要连喷2~3次。同时,也可选择喷13~27mg·kg-1的防落素1~2次[1]。

3.2 浇水

花椒多数在山地栽植,水分来源主要依靠降雨。为保证合理的土壤湿度,在有灌水条件的地区,花椒浇水的时期和次数,应视天气状况、土壤含水量和水源条件而定。花椒关键浇水时期主要有萌芽、坐果、果实膨大期以及封冻水4个主要时期。进入7月份以后,视当地降水情况要尽量少灌水。在气温较高、土壤比较干旱的夏季,需根据生长状况环境及时补充灌水。如果在雨季来临后,降水量偏少,将会影响到当地花椒的品质和产量。花椒根系浅,耐水性较差,在容易积水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要注意排水[9]。雨季若降雨量过大,会使得土壤含水量过高,排水不良将会导致花椒生长不良甚至烂根死亡。

夏季中午花椒叶片出现萎蔫的状况,就要注意补充土壤水分。灌水时间要选择在早晚,不宜中午或下午炎热时灌水。应在花椒树冠下开沟浇水,要避免顺根浇。防止因灌水突然导致土壤降温,使得花椒根系吸水功能下降,从而造成生理干旱而出现死亡的现象。

4 合理夏季整形修剪

开展整形修剪工作,有利于发挥椒园的种植效益。整形修剪可以使树冠骨架更加牢固,能够充分利用阳光,还可以调节营养物质的制造、积累及分配,平衡花椒树体生长及结果的关系,最终实现高产、优质、低消耗的栽培目的。在花椒营养生长期的夏季进行修剪,开张角度、抹芽、除萌、疏枝、摘心、扭梢、拿枝、刻伤、环剥等是常用的修剪方法。这些方法在夏季修剪管理中需综合利用,要根据所栽植的花椒品种特性、树龄、树势及枝条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在保障土、肥、水管理的基础上,正确运用截、疏、缩等多种修剪方法,才能起到调节椒树的生长和结果的良好效果。

在进入夏季后花椒新梢保持旺盛长势,当新梢长度达35~50cm时进行摘心,促其分生枝条。在不影响光照的情况下,枝组的选留使其开张角度呈50°平斜生状态,就能起到缓和生长势,促进花芽分化的目的。夏季要及时疏除在树体骨干枝上萌发的无用徒长枝,同时根据枝条生长的空间大小,合理增加结果部位,有计划地培育内膛的结果枝组。结果枝组培养原则上遵循树冠下层以大、中型枝组为主,树冠上层应选留小型枝组,中型枝组分布在树冠内膛,外围以小型枝组为主,按照空间大小来合理配置和培养花椒树的结果枝组。

5 果实的采收管理

花椒适时采摘,是椒园管理的重要环节。一般花椒在7月上旬—8月中旬进行采收。花椒果实此时由绿变红,在果皮上的椒泡凸起呈半透明状态,种子完全变为黑色时,标志着花椒果实的成熟。

但花椒又因品种不同,成熟期略有差异[10],同一花椒品种,因栽植地区的条件不同,其成熟和采收期也有差别。花椒采摘时要注意:手指不能捏着椒粒采摘,要防止手指压破果实表面的油腺,降低花椒的商品价值;摘椒时尽量不要伤及枝叶,以免影响树体生长。采摘时,一般保留1/3叶丛枝,其余大部分可以抹除,应适当将缺枝部位的叶丛枝予以保留,这样操作能够充实生长的空间,有利培养出健壮的结果枝,扩大结果部位。

要选择在晴朗的天气采收花椒,应先采收温暖向阳低海拔的花椒园,后采收在背阴偏阳高海拔椒园里的花椒。采收和晾晒若遇到阴雨天,会导致花椒色泽、风味、品质下降。

将采收回来的花椒及时摊晒在竹席、水泥地上,必须当日一次晾晒至开裂、脱籽。等到椒皮晒干后,应及时收回进行贮藏。

6 采摘后树体保护管理

花椒采摘以后,进入到8月份枝条开始向木质化转变,此时期必须要加强对花椒叶片的保护,可以进行叶面追肥工作。叶片制造的养分回流能够有利地促进饱满花芽的形成,将为第2年的花椒生产做好营养储备积累。

对采摘后花椒树上的营养枝可适度修剪,将已损伤的枝条、内生枝、交叉重叠枝、干枯枝条、病枝等一并剪除;对徒长的枝条可进行摘心、短截改造或者疏除处理;树体上有腐烂病斑、干枯树皮的要及时刮除,一定要清理挖掉园中死亡的椒树。涂抹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1500倍液甲基托布津可防治流胶病;椒园冬季修剪后结合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清园[11]。

生长中的花椒树在做好花果管理,改进土、肥、水综合管理措施基础上,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采取及时摘心、疏枝、剪梢等处理手段,保持园地通风透光,保护和提高树势,才能有效应对病虫害的发生。推广黑光灯诱杀金龟子等趋光性害虫、针对黄色敏感的蚜虫等悬挂黄板粘杀等有效物理防治方法,以及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活性高、毒性小、低残留的生物新型农药,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及残留危害,才能保证实现花椒提质增效、绿色防控、安全生产。

猜你喜欢

枝组花椒树结果枝
桃树不同粗度结果枝的生长结果习性初探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桃树结果枝组的培养和修剪
‘红富士’苹果树枝组的培养与更新
红富士苹果树枝组的培养、维持与更新
红富士苹果树枝组的培养、维持与更新
结果枝叶片数影响早熟柑桔果实品质
站在一株花椒树面前
克伦生葡萄冬季修剪留芽量及负载量试验研究
花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