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1-12-06

江西农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锈病虫害病害

邢 亮

(山东省博兴县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山东博兴 256500)

山东省滨州市地处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腹地,过境河流较多,优良的自然环境为小麦高产栽培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滨州市小麦种植规模增加,机械化水平提升,但是调查也发现,部分农户没有熟练掌握小麦选种、播种技巧,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不到位,导致小麦产量、质量不理想,农户的种植收益不理想[1]。为此,地方农技部门应当结合滨州本地的自然条件以及往年的种植经验,做好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推广以及常见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指导,切实提升小麦种植收益。

1 优选小麦品种以及种子处理

选择性状优良的小麦品种不仅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能够提高小麦对常见病害、虫害的抵抗能力,间接减轻后期田间管理压力。因此,对于选种工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经过多年的种植实践发现,滨州地区的优良小麦品种各有优势,例如济麦22分蘖能力强、成穗率高,鲁原502抗寒性好、抗旱性强等。地方农技部门每年会向农民推选几种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农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除了优选品种外,小麦播种前还要进行种子预处理。首先是挑选种子,将虫蛀、干瘪、残缺的小麦种子挑选出来,保证种子发芽率。然后选择一处干净的平地,将种子均匀薄摊,放于太阳光下曝晒。晒种既可以利用紫外线杀死部分细菌,又能够尽快结束种子休眠。最后是于播种前14 d,用21%戊唑·吡虫啉等药剂进行拌种,保证药剂均匀沾在每一粒种子上,有效防止小麦锈病等病害发生。

2 科学整理地块

地块整理也是小麦播前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地块,播前需要使用旋耕机进行翻垦,深度控制在20~25 cm,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保证土壤疏松度,为播种和种子萌发提供良好条件。小麦不宜连茬种植,因此去年种植过小麦的地块,当年不适宜继续种植小麦,可以与玉米、花生等进行轮作,让土壤中的养分可以得到合理利用。在较为开阔的地块中种植小麦,可以使用机械播种方法,提高播种效率,并且保证行距、播种量相对固定。在地块的边角部位,如果机械设备无法到达,后期需要人工补种,以提高地块利用率。选择机械播种时,必须要提前调整好机械参数,包括播种深度、播种量等[2-3]。

3 适时播种

结合滨州地区的气候特点,在地温不低于10℃的情况下播种,可以保证小麦种子能够正常萌发。播种时,很多农户为了提高产量,盲目增加播种密度,结果后期因为养分供应不足,麦苗长势弱,病害多发,反而造成了严重减产。因此,在播种时也要坚持合理密植。一方面避免种植过密,影响小麦的生长和营养吸收;另一方面避免种植过疏,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土壤环境以及气候等因素会影响小麦的生长时间,有的一年一熟,有的两年三熟。因此,播种时间应该根据气候变化确定。滨州市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植冬小麦,应避免过早种植,以免病害增多。

4 加强水肥管理

小麦在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有一定差异,加强水分管理,合理进行灌溉,可以促进麦苗健壮生长。以冬小麦为例,在冬至前要浇灌一次越冬水,并且要浇足、浇透,保证麦苗安全越冬。在次年开春且地温达到0℃以上后,麦苗进入返青期,再浇灌一次。另外,小麦进入拔节期、分蘖期,也要结合当年的雨水条件,确定是否灌溉。如果雨水较少,需要增加灌溉次数;相反,如果雨水较多,还要注意做好排涝。

做好施肥工作,保证每个生长阶段有充足养分,从而提高小麦产量。首先,施足底肥。结合整地施腐熟农家肥37 500 kg/hm2、复合肥750 kg/hm2、磷肥150 kg/hm2、钾肥150 kg/hm2,保证初期生长阶段肥料充足。其次,科学追肥。小麦每个生长阶段都需要吸收营养,因此需要做好追肥工作,主要是在返青、拔节、抽穗3个阶段采用尿素追肥。追肥要结合小麦长势,如果长势好则无需追肥,避免徒长,如果小麦黄叶、植株小、易倒伏,则是缺肥表现,应追施尿素150 kg/hm2。

5 病虫害防治

根据往年的种植情况,滨州地区小麦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锈病、叶枯病等,虫害以吸浆虫、蚜虫、红蜘蛛为主。以滨州市博兴县为例,病虫害严重的年份,全县小麦减产达20%。因此,在小麦栽培中加强病虫害防治尤为关键。

5.1 小麦病害防治小麦病害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坚持预防为主。以小麦锈病为例,该病害主要为害小麦植株的叶鞘、茎秆、穗部,轻则造成麦粒干瘪,影响产量,严重时还会造成整株枯死。预防小麦锈病的方法主要是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例如济宁17、临麦15等。加强地块整理,保证土壤湿润,防止田间积水也可以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如果往年种植小麦时发生过此类病害,应在播种前翻垦土地,并喷施消毒剂进行灭菌。药剂拌种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使用20%的粉锈宁,每1 kg的小麦种子加入60 g的粉锈宁拌种。对于田间已经发生小麦锈病的情况,要尽快用药治理。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25%的丙环唑乳油,每100 mL对水150 kg喷雾治理;如果病害较为严重,则使用15%的特普唑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喷雾防治[4]。

5.2 小麦虫害防治麦田害虫活动能力、繁殖能力较强,如果防控不及时,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病害大范围扩散,导致小麦减产。以小麦蚜虫为例,主要危害小麦植株的嫩叶、麦穗。预防小麦蚜虫的主要措施有:清理田间杂草,合理密植,改善田间环境;适当晚播,补足基肥,定期排灌,有效降低虫害的发生率。如果田间已经发现小麦蚜虫,可以使用多种措施进行治理。优先考虑生物措施,如在麦田内放养七星瓢虫等生物天敌,在发生早期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控效果。如果虫害较为严重,则使用药剂进行治理。常用的药剂有20%的噻虫嗪颗粒剂,每20 g溶于10 kg水,充分溶解后进行喷雾,3 d一次,连续3~4次可以见效。近年推广使用“邯科140”无公害高效农药,每10 mL对水150 kg,在小麦抽穗后及时喷施,对蚜虫的杀灭率可以达到99%[5]。

6 结语

做好小麦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宣传,可以提升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进而提升农户的种植收益,激发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在进行技术和经验推广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本地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重点从良种选择、地块整理、科学播种、加强管理等方面,采取精细化的小麦种植管理,促进地方小麦种植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锈病虫害病害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玉米南方锈病防控技术措施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春季番茄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玉米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美国油梨虫害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