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新技术分析

2021-12-06伟,刘

花卉 2021年4期
关键词:化学防治松土植被

刘 伟,刘 婵

(菏泽市定陶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山东菏泽 274100)

0 前言

园林绿化工程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当中最重要的基础建设工作之一,该工程不但能够衡量一座城市的环境状况,同时也是反映市政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园林绿化工程具备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形势下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使园林绿化方面受到一些新的要求。而想要保证园林绿化工程能够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的相应要求和标准,便需要主动对园林绿化施工以及养护管理技术做出分析,从而保证园林绿化能够真正地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1 新形势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当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1.1 应保证施工作业能够符合工程设计图纸的相应标准

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技术、施工组织以及工艺等方面必须严格依照工程设计图纸的相应标准和要求有效种植各种绿化植被,同时要尽最大努力保证植被能够成活,从而保证植被可以尽快地发挥出应有的绿化作用[1]。因此,工程设计图纸是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唯一标准,应注重工程图纸设计上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依照工程设计展开规范有序的施工作业。

1.2 优化施工组织结构以及人员配置

新形势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重视优化施工组织结构以及人员配置,在进行优化时,首先应对工程展开分解和分析工作,从而将整个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根据相应的性质以及各方面的特点科学有效地划分成相应的工程组。其次要明确各个工程组与整个工程项目的归属关系,同时明确相应的施工负责人,再将相应的造价管理、安全管理以及施工质量管理等各方面的责任落实到负责人的身上,这样能够保证各工程组以及整个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都能够有相应的责任人,并且依照相应标准切实有效地开展施工作业。最后,需要结合施工进度编制的具体安排,科学合理地进行工作人员的配置,要注重考查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结合园林绿化施工设计以及相应的特点需求,对人员组织结构做出系统有效的安排[2]。

1.3 注重各项施工环节的完善工作

首先,在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开展平整工作,及时处理施工场地中存在的一些垃圾或者杂物。此外在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时,还应对施工现场做好勘察工作,如勘察土壤特性、地势以及坡度等等,从而保证整体施工可以顺利开展下去。其次,对所要种植区域进行土壤成分分析,保证所种植物能够有效存活。最后,结合地势、地貌以及水质和周边环境等内容合理设计施工图纸。

2 新形势下园林绿化施工后养护管理技术分析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完成后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便是养护管理工作,建养结合属于园林工程必须要秉持的基本原则[3]。各种绿色植被的种植工作能够在短时间内便顺利完成,但是绿色植被的养护管理却是一项长期工作,所以唯有将园林建设工作和园林养护管理进行有机结合,才可以真正有效地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2.1 施肥技术

对处于生长期的苗木来说养分的合理供应极为重要,所以对苗木进行施肥属于养护管理每年必须要开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对苗木进行施肥时应注重结合苗木的特点、生长期以及种类等内容进行合理的肥料选择,并且注重施肥技术的科学性。

(1)应不断加强苗木营养诊断技术,从而保证所施肥料能够具有一定的准针对性以及有效性。在园林养护管理技术中苗木营养诊断技术属于一种综合性相对较强的技术,具体划分为“元素诊断”“苗叶诊断”以及“土壤诊断”等内容。其中元素诊断技术属于一种化学诊断技术,该技术能够对苗木本身以及种植苗木所用的土壤展开化学分析工作,然后将分析之后得到的化学元素同相应的标准展开比对,这样能够寻找出一些含量较为异常的元素,从而更加具有针对性地进行肥料选择。目前来看,元素诊断技术属于各种苗木营养诊断技术中最为精准同时也是最可靠的一种技术。对土壤诊断技术来说,主要指的是根据对土壤当中所包含的养分含量进行测试,然后再结合该土壤中所种植的植物对肥料的确切需求来判定养分的缺失情况,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选肥以及施肥。

(2)对现有施肥技术进行改良。通常情况下一些常规的施肥方法很少考虑到苗木本身,所以在肥料的播施上都是依照一些通行的经验展开相应作业。而实际上施肥技术是否科学合理能够对苗木的实际生长状况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应对现有的施肥技术进行改良,应做到均衡施肥,在施肥时应结合植被的生长习性以及种植植物的土壤类型和现有状况科学合理地平衡氮磷钾等各种养分,需要注重的是,养分之间的平衡不能局限于一些较为常见的元素上,要清楚地认知到各种微量元素以及含量极少的一些元素也能够成为影响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此外,应注重配方施肥,需要结合苗木营养诊断的数据结果,掌握含量不足以及有所缺失的营养元素,再结合种植土壤的实际情况以及苗木成长所需要达到的养分标准值,合理配比相应的氮磷钾等各种元素的配方肥。

2.2 防虫技术和除草技术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完成之后难免在植被间混合杂草,而且由于部分杂草的生命力比较顽强,如未能及时进行处理,会导致杂草丛生,进而抢夺土壤中蕴含的养分以及水分,这对绿化植被的成长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4]。因此,在养护管理工作中除草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一般情况下夏季温度较高的时间段是除草的最佳时机,这一时期进行除草能够使杂草快速死亡。任何绿化植被都难以有效避免的问题便是病虫害问题,尤其是虫害能够蚕食苗木的根茎叶对植被的生长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甚至当虫害形成一定规模后还能够破坏绿化植被自身的生态平衡。因此,防虫以及除草工作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需要对此做出深入的分析。

(1)应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技术。在进行除草以及防虫工作时化学防治技术是最为主要的防治技术,该技术通常都是利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具备着见效快、应急能力强等特点,可以有效控制杂草以及害虫的蔓延。此外,地域因素以及周期因素对化学防治技术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在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季节都可以对其进行应用,但是化学防治技术能够对环境产生污染和破坏,所呈现的弊端问题也不容忽视。

(2)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技术,增强防虫效果。在对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应用时,需要注重以防为主和防治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相关工作人员可通过科学协调植被的种植,综合运用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以及物理防治技术等,这样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害虫对园林植被产生的危害,还能够有效保护环境。例如:利用化学防治技术与生物防治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害虫的蔓延起到一个良好的扼制效果。如:使用内吸杀虫剂对植被的根、茎以及枝干等部位进行涂抹或者浇灌,能够在早期控制住介壳虫、蚜虫以及红蜘蛛等害虫的产生,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生物防治技术能够灵活选择害虫的天敌,有效抑制害虫的繁衍。在利用物理防治技术时需要根据植物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例如:涂白乔灌木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此外,在开展防虫工作时,需要注重防虫工作的兼治性,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防治工作产生机械性和重复性。应将害虫当中最为顽强的一种作为防治工作的重点防治对象,然后结合植物生长特点以及害虫的最佳防治时机,在一定时间内对害虫进行集中用药治理,这样还能够实现对其他害虫进行兼治的目的。

2.3 培土技术与松土技术

在绿化植被生长过程中一个良好松土以及培土工作是促进植被生长的重要条件[5]。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中,草坪产生结板问题能使土壤间隙过小,进而导致透气不足,这样植被便会因为缺少氧气而产生发育不良的问题。面对这种问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对土壤展开松土作业或者进行打孔透气,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沙壤土混合有机肥对苗木进行铺施工作,这样不但能够保证良好的透气性,还能够保证植被生长均匀,生长高度整齐,从而增强绿化植被的整体视觉效果。植被四周1m 范围内的土壤要做好松土培土工作,对绿地以及行道树新种植的3 年内的相应乔木也需要展开松土和培土作业,尤其是在雨后一定要及时展开松土以及杂草清除工作,一般情况下垂直绿化松土沟的宽度需要控制在19cm 左右,而单植灌木的树冠需要离地超过0.5m,并且松土沟的宽度也需要控制在19cm左右。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园林绿化的施工及养护管理工作需要面对更多新的要求和挑战,所以必须对相应的技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创新和改良,才能够有效保证园林绿化的施工质量以及养护管理质量,从而推动园林绿化工程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化学防治松土植被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基于有限元法的松土器结构分析*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清晨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温室栽培黄瓜的土、肥、水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