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宅园林工程中地形与植物配置设计的研究

2021-12-06刘劲芳

花卉 2021年4期
关键词:绿地绿化景观

刘劲芳

(广州怡境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 100102)

1 居住小区绿化空间分类和配置原则

1.1 中心绿地

普通住宅小区中的中心绿地是处于居住区中央的大型集中绿地,此处区域也是居民较为关注的区域。想要在错综复杂的建筑建中进行绿地建设,在密集的建筑中形成视觉上开放的构成空间,需要达到自植物景观配置主要注重平面轮廓与建筑的协调,边缘隔离带种植乔木和灌木,中央位置通常设置低矮的植物或是草坪,点缀着美丽的独生树、丛或群树。这样人们走进中心绿地后,能感受到更多大自然的气息,产生一种置身于大自然的感觉。

1.2 宅旁绿地

作为住宅建筑用地中的组成部分,宅旁绿地同样是住宅绿地的重要组成,而房屋旁边的绿地不计入公共绿地指标。一般来说,宅旁绿地较大,是公共绿地的2~3 倍[1]。房屋附近的绿地距离建筑物较近,一般包括房屋前、房屋后、房屋与建筑物本身之间的绿地。一般来说在进行住宅小区规划时,宅旁绿地的面积时最大的,而且其较为分散,利用率最高。房子旁边的绿地是居民每天必须经过的地方,很多居民会把其视为“半私密”部分。我们在进行宅旁绿地的植物景观配置设计时,会根据房屋的类型、层数和间距进行不同植物的搭配,并坚持整体风格。考虑到房屋的舒适性,树木或灌木不种植在临近房屋的区域,落叶树种植在房子的西侧,以阻挡夏天的西晒阳光。在大型居住区中,居住建筑众多,有的被划分为不同主题的组团。为了保证每个建筑和群体易于识别,在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等级、不同的居住单元中,房屋旁边绿地的植物景观有适当的变化,要注重形态艺术的统一,保持各组团、各建筑的绿化特色。

1.3 道路绿地

道路绿化可以将绿化面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将商业区和居民区隔离开来,这样不仅能够起到美观作用,还可以用绿化植物进行区域的区分。它以连接点和连接面为基础,既能引导交通,又能分离噪声。住宅区主干道宽度不低于16m,车道宽度不低于7m,并设置供行人和自行车行走的次干道。同时,还要考虑到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如救援、消防、垃圾清理运输、大批量物品处理等[2]。因此,道路绿化并不是简单的在道路旁边种点植物,必须结合道路宽度、居住居民的需求和用途,方便居住用户,同时锦上添花,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居住建筑设施的协调,衬托出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1.4 入口空间

居住区入口空间是整个居住区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够体现一个居民区的环境主题,是住宅区的“门面”。居住区入口空间的合理设置能够形成进出的屏障,它不仅关系交通的转化,也关系到居民心理空间的转化。一个合适的“门面”能让人感觉舒服。通常情况下住宅区域选择假山、连续的石阶或者能够体现小区风格的雕塑来表现亮丽效果,配合高直的树木将入口处营造出曲径蜿蜒的效果,两旁配合常青灌木丛作为道路引导,让自然环境更具亲和力。更重要的是,我们用藤条作为墙壁,以削弱边缘及锐利的泥石墙和角落。有了植物的自然美和生命力,人们从城市的压力和紧迫中解脱出来,身心得到放松。

2 现阶段我国居住区植物配置问题

2.1 规划设计时不注重人性化

虽然大家都在呼唤以人为本,但在住宅绿地植物景观中,并没有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住宅区的一切都应该人的需求来建设。住宅区绿地的作用是供人们休闲、观赏、社交,所以住宅区绿地应突出体现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但是近几年建设的居民区受商业化影响较大,存在注重“形象工程”并不注重实际使用情况的现象。例如,一些社区不惜一切代价引进一些昂贵的树种,以提高住宅绿地的含金量,但只是淡化了房屋旁边的绿地,草坪上点缀着小灌木,远离植物景观。

2.2 盲目种植国外引进产品,忽略本土植株

为了吸引购房者,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在进行小区绿化时一味引进外来植物,却并没有重视我国本土植物的应用。我国本土植物经过长时间的洗礼,在外观和生理功能上都具有优势。当地植物的存活率较外来引进植物更高,能够减少植株补栽维护等成本。盲目引种外来树种,可能在短时间内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新树种的生理功能可能不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可能存在管理困难、生长不良等问题,对周边的特色环境造成影响的同时,会增加成本。

2.3 没有进行合理的养护

很多小区在正式使用时,在小区的园林养护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现阶段我国物业管理水平不高还处于发展阶段,大多数住宅小区并没有配备相关养护人员。而且很多小区在景观受到破坏后并没有进行后期维护,导致小区内的景观破坏现象越来越严重。就连离居民最近的住宅附近的绿地也不干预,使杂草丛生,病虫害泛滥。

2.4 植物配置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进行住宅区设计时,首先会考虑绿化率是否满足标准,使居住区的绿化设计过分注重绿化率,而实际的景观功能却被忽视。使用植物进行景观制造时由于设计不足等原因,对植物文化内涵的利用也较少,经常采用规整的布局,或利用较高花坛和树木的边缘池,造成绿化植物缺少亲和力。特别是在一些低端建筑中,为了降低维修成本,很少使用有季节变化或需要时常进行更换的植物,取而代之的是常绿植物,常被用作图案和树池,植物景观缺乏季节性变化,枯燥乏味。

3 城市居住小区植物配置的建议

3.1 形成季相变化

通过不同的植物配置,能够让景观在一年四季产生丰富多彩的景象,一年四季中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枝、皮的形状和颜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提高观赏价值。绚丽多姿的植物能给人强烈的感染力。一般来说,轻松愉悦、宁静淡雅、古朴朴实、气势磅礴、高贵典雅、新奇时尚是人们对植物季节变化的心理反应[3]。在冬季过后人们往往会喜欢红色、粉色、金黄色等鲜艳的色彩,所以春天里人们更欣赏桃花和郁金香;夏天来临,人们更加喜欢清凉的感觉,所以他们喜欢蓝色和单色调;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把粮食的金色与树木叶色的变化联系在一起,是—年劳动成果的满足感。不仅有自然美,还有文化美。随着时间节奏的变化,新的景观信息不断刺激人们,使审美平台缓慢波动。加强居住区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就是把形态各异、季节性变化的植物进行组合,相得益彰,这将大大增加风景的观赏性,赋予更多的审美价值。如银杏、杜鹃群落格局层次分明,在不同季节形成不同景观。

3.2 体现以人为本

居民对不同品种的植物有不同的偏好,应选择一些受欢迎的植物,以增加植物景观的亲和力。特别是一些开花植物和经济树种,无论是花卉还是水果,都会让人更愿意走近和照顾。

3.3 丰富绿化类型

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得到大力推进,用于美化城市的区域受到越来越多限制。在狭小的空间内如何做到绿地最大化,让大自然的气息围绕在人们身边。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立体绿化,通过居住绿地的发展,让绿地类型更加丰富,同时,实现社区绿地系统“点、线、面”结合,打造真正的“花园社区”。立体绿化是需要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同时,丰富生态服务功能。通过利用地面和屋顶等空间让城市增添更多美丽风景。立体绿化能够让城市园林绿化的空间结构产生立体景观效果,为城市增添更多的绿色内涵。

4 北京雅丽世居绿化配置情况

4.1 雅丽世居住宅小区项目概况

雅丽世居居住区绿地系统共有植物141 种。其中常绿乔木32 种,落叶乔木23 种,常绿灌木25 种,落叶灌木17 种,藤本植物5 种,多年生草本34 种,一年生草本5 种,使用的大多数树种都是本地树种。由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植物物种没有被调查。

4.2 雅丽世居住宅小区植物配置设计

作为小区中最为重要的区域之一,入口处的景观节点需要直接体现小区的主题。为了体现小区的文化主题,设计师在社区正门处设置了对应文化主题的绿枫、红枫等植物,以体现其文化内涵。不仅如此小区内还布置丰富的乔木类植物,主要种类如下:红枫+玉兰+金桂花紫荆+山茶+迎春群落:上层为红枫、绿枫,中层为玉兰、金桂花,下层为紫荆、山茶、南天竹,底层为栀子、迎春。红枫有一个旋转的姿态,一个奇特而美丽的叶形,一个轻姿态,它的叶子一年四季都是红色的,颜色非常艳丽,同时也是一种优良的观叶植物。桂花是木犀科的一种常绿小树,四季常青,它的花期是中秋节,花小,黄白相间,香味浓郁,在古诗中描述“月落月中,天香飘云外”桂花奠定了其历史地位。紫荆是一种豆科落叶灌木,花期较早,它的花紫红色,簇生在老枝上,枝干开满了紫色的花,美丽可爱。所以又叫“满调红”,叶子是心形的,圆圆的,闪闪发光,非常动人。山茶是山茶科的常绿灌木,花冠色彩斑斓,叶子绿油油的,冬春花大,花期长,这些特点也使得它被长期应用与我国的园林植被中景观中。迎春属于木犀科常绿灌木,形状自然,春天开金花,花期长,广泛应用于坡地、高地和悬空地区。入口处的主要乔木和灌木有:红枫、绿枫、三角枫等植物。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不同开花植物、高矮植物的组合,形成了多层次、多季节的植物组成。高的是红枫、绿枫和三角枫,低的是观赏灌木和球形植物,丰富了这个最美丽节点的层次。

5 结语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研究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结合多种学科,本文仅选取北京市较为典型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主要绿地类型的植物配置模式,其研究理论和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希望本文能为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的研究提供理论数据和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绿地绿化景观
景观别墅
朱屺瞻《绿化都市》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走进绿地
绿化贪官“吃”工程不嫌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