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碎片化阅读趋势分析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

2021-12-06高树琴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师生图书馆服务

高树琴

基于碎片化阅读趋势分析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

高树琴

(湖南科技学院 图书馆,湖南 永州 42519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应用网络汲取资讯,在遇到问题时打开移动电子设备进行检索便能够获取诸多信息。网络阅读以其便捷、高效的特性,带领人们步入“碎片化阅读”时代,这也客观上为电子图书产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大学生作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群体,如何顺应大学生阅读方式的变化,合理引导大学生进行碎片化阅读,努力构建地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的服务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析了碎片化阅读趋势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面临的挑战,并对高校图书馆改进服务模式的对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碎片化阅读;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

据《中国移动阅读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9》显示:2017年国民综合阅读率达80%,自2009年起,成年国民数字阅读接触率连续8年持续增长。移动阅读的便捷给传统阅读方式和连续的阅读时间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亚马逊中国2017年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人们的阅读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利用“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等零散时间阅读的比例明显上升,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0%。亚马逊中国2019年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显示碎片化阅读为主的受访者达到了33%。大学生是碎片化阅读的主力军,如何顺应大学生阅读方式的变化,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与水平,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重点。

1 碎片化阅读趋势下高校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挑战

一直以来,实体图书资源是图书馆开展服务的主体,伴随着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服务服务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

1.1 服务意识滞后

当前,很多高校图书馆服务陷入经验论、模式化发展误区,馆员认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仅限于馆内纸本图书的借阅和电子文献的检索,没有充分认识到碎片化阅读新形势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冲击,学生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纸本图书的阅读,这种服务意识滞后无形中导致供求不平衡,使得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大打折扣,影响高校图书馆碎片化阅读服务成效。

1.2 服务模式单一

信息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人们习惯于通过电子平台获取信息,阅读内容和范围更广。这种阅读方式的改变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单一,服务思路单一,虽然也推出了诸如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但大多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实效性,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大。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在实践中积累碎片化阅读服务经验,秉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满足服务主体碎片化阅读需求,丰富服务模式,使高校图书馆碎片化阅读服务更加有效。

1.3 队伍发展不平衡

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的重要机构,队伍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服务质量。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图书馆,尤其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属于边缘部门,队伍结构普遍不合理,大都存在年领结构老化,专业人才匮乏的现象,员工队伍发展潜力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服务水平。

1.4 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一是很多高校图书馆在服务体系建设中服务制度还不健全,一些服务制度、管理制度等均与碎片化阅读时代不协调。二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设施不健全,高校图书馆网格化管理还不完善。因此,高校图书馆如何实现与信息化对接,成为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2 碎片化阅读趋势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策略分析

2.1 树立高校图书馆碎片化阅读服务意识

首先,高校需做到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秉持前瞻性思想关注师生阅读需求,立足数字化时代探析碎片化阅读服务发展方向,时刻站在师生角度开展人性化服务及管理活动,通过服务为师生解决其在碎片化阅读进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其次,高校需明确碎片化阅读服务目标,以“互联网+”模式为依托拓展碎片化阅读服务领域,主动探寻阅读资源碎片化输出途径,以服务模式为载体拉近师生及图书馆阅读资源的距离;最后,根据学校发展实况及战略性发展内容及时调整碎片化阅读服务方向,助力高校与时俱进。例如,高校图书馆可在“产教融合”理念指引下面向顶岗实习学生提供碎片化阅读服务,针对学生技术提升需求、职业素养自我培育需求、工作岗位调试等需求输出图书资源,打造人性化的碎片化阅读体系,使学生可以在工作中有针对性的筛选阅读内容,提高碎片化阅读效率[1]。

2.2 打造稳定的碎片化阅读图书馆服务架构

首先,图书馆需明晰其碎片化阅读服务主体,探寻图书馆服务模式建设立足点,根据学生专业、学科、就业、创新等需求提供碎片化阅读资源,跟随教师教研、教改动态开展碎片化阅读服务活动,以党建、学校综合发展为导向丰富碎片化阅读服务基点,使相关服务架构更为稳定;其次,图书馆需明晰其碎片化服务阅读途径,增设图书资源输出管路,使图书馆服务更加多元,满足师生及在校工作人员碎片化阅读需求。例如,高校可开通数字化服务平台,革新服务模式,在读者服务层面强化与读者的沟通,掌握读者碎片化阅读诉求,以“馆长电话”“馆长电子信箱”“网站留言”等平台为依托,面向馆长提出碎片化阅读服务建议,馆长及工作者需及时解答服务主体提出的问题,结合学生学习进度、状态、专业特点、就业环境、教育情况、阅读需求为其提供优质服务,打造个性化的碎片化阅读服务方案,确保图书馆服务模式具有衔接性、契合度、发展性,使高校图书馆服务架构更为稳固,为妥善输出碎片化阅读资源奠定基础[2]。

2.3 创新高校图书馆碎片化阅读服务模式

第一,逐步完善数字图书馆服务机制,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革新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为师生碎片化阅读提供便利条件;第二,根据学生学习阶段、专业、兴趣分设若干碎片化阅读服务项目,如专业技术评级学习服务、就业指导服务、创新创业等服务,保障碎片化阅读内容富有时效性,满足学生阶段性学习与发展需求;第三,在政府、企业帮助下改进碎片化阅读服务平台,引入更多图书资源,开发更多碎片化阅读服务软件,丰富碎片化阅读服务功能,使高校图书馆碎片化阅读服务质量得以提高。例如,高校可应用云存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碎片化阅读痕迹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碎片化阅读需求,探析高校图书馆发展规律,以此为由丰富服务模式,加大图书资源利用力度,达到创新碎片化阅读服务模式目的。

2.4 完善高校图书馆碎片化阅读服务体系

首先,设定碎片化阅读服务目标,调配高校图书馆资源,为开展碎片化阅读服务指明方向;其次,高校需增设服务途径,使图书馆服务体系朝着网格化方向发展。例如,高校可根据学生学习专业及教师育人动态以“微课”为载体输出碎片化阅读内容,满足学生专业能力提升需求,使图书馆碎片化阅读服务领域得以拓展。再如,高校可以以校内刊物、校内网等途径为依托输出碎片化阅读内容,助力师生了解专业发展动向、党政思想、经济形势,助力教师及时调整育人方向,凸显高校图书馆碎片化阅读服务有效性[3]。

综上所述,为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进入碎片化阅读时代,需树立高校图书馆碎片化阅读服务意识,打造稳定的碎片化阅读图书馆服务架构,创新高校图书馆碎片化阅读服务模式,完善高校图书馆碎片化阅读服务体系,继而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

[1]刘英平.碎片化阅读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讨[J].河北科技图苑,2017,30(3):31-34.

[2]孙尚锋,李馨,裴丽.碎片化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创新研究[J].山西档案,2017(6):124-126.

[3]张妍妍,余波,郭蕾,温亮明.碎片化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7(4):44-50.

[4]徐静.碎片化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讨[J].商情, 2019(32):279.

[5]周冉.碎片化阅读时代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优化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8):162-163.

[6]晁巧玉.微时代高校图书馆碎片化阅读资源整合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8,40(11):52-55.

[7]马小方.在碎片化阅读中重拾经典——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对策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39(2):50-52.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C0 841);湖南科技学院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XKY039)。

高树琴(1976-),女,山东临沭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管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C931

A

1673-2219(2021)03-0081-02

(责任编校:周欣)

猜你喜欢

师生图书馆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师生讨论改病句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图书馆
麻辣师生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去图书馆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