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羽商品肉鸡不同生产组织形式分析

2021-12-05王晓峰

中国畜牧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白羽肉鸡经纪人

王晓峰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江苏扬州 225125)

我国肉鸡产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品种引进驱动发展的快大型白羽肉鸡产业,品种资源丰富、消费底蕴深厚的黄羽肉鸡产业,迎合消费需求、独具中国特色的肉杂鸡产业。快大型白羽肉鸡是从国外引进的高度培育的市场化品种,引入我国后实现了快速发展,养殖数量逐年递增,规模化水平明显提高,已经实现了集约化养殖。国家肉鸡生产信息监测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肉鸡出栏量为105 亿只,产肉量1 580 万t,同比增加200 万t。其中白羽肉鸡出栏44 亿只,出栏量增加12%,占总出栏量的42%,产肉量830 万t,增加10%,占总产肉量的53%。

以上成绩的取得,与生产组织形式的不断改进直接相关。当前白羽商品肉鸡的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散户自养自销、经纪人放养合同鸡、“公司+农户(农场)”形式、“公司+合作社+农户”形式、公司一体化生产形式。虽然目前已有关于肉鸡生产组织形式的相关研究,但是大多只限于其中2 种或3 种[1],对5 种模式进行全面比较分析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以企业生产经营案例为视角,探讨白羽商品肉鸡5 种不同生产组织形式,全面比较分析各自的优缺点,目的是推动企业整合技术力量,最大化配置各方面资源,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宜的生产组织形式发展肉鸡养殖业,从而高效生产出价格合理、品质优良的肉鸡产品,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动物蛋白需求。

1 散户自养自销形式

这是最早、最原始的一种肉鸡生产方式,主要做法是养殖户自己投资建造大棚或鸡舍,自行采购鸡苗、饲料、兽药等生产投入品,自行饲养并销售。

1.1 优点 该形式最大的优点是自主性比较强,可以实现灵活操作,在白羽肉鸡刚刚引入国内时这种生产方式占据市场主体地位,对白羽肉鸡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时至今日,散户自养自销的生产方式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但是已经不再是市场主流。

1.2 缺点 这种形式的缺点很明显:一是农户散养规模比较小,基础设施陈旧,养殖条件简陋,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生产效益较差;二是生产经营多为短期行为,会根据市场价格追涨杀跌,不利于市场行情稳定;三是养殖户技术力量有限,养殖风险突出,资金实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管理水平差,产品安全性欠缺。随着整个肉鸡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市场调整,这种组织形式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

2 经纪人放养合同鸡形式

这种组织形式目前在河北和东北三省多见,其经营主体是肉鸡养殖相关领域的特殊群体——经纪人,他们是从饲料、兽药、鸡苗、毛鸡经销商演变和转型而来,靠人脉关系建立起来一种情感合作模式支撑肉鸡养殖事业,自己不养鸡或只养一部分鸡,通过签订合同把商品肉鸡放给养殖户饲养,负责保底价回收成鸡,通过中间环节实现赢利,这一群体被养殖户称为“肉鸡放养龙头”。这种组织形式一般是由经纪人全程为饲养户提供鸡苗、饲料、兽药、技术服务、出栏回收一条龙服务,最后经纪人回收商品鸡时扣除鸡苗、饲料、兽药等相关费用,也有养殖户前期支付给经纪人所有费用。

2.1 优点 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养殖户需要投入的只是场地、设备及饲养人员,相当于给经纪人养鸡,养殖户只要把鸡养好就能获利,养殖户承担的是养殖风险,经纪人承担的是市场风险。在我国白羽肉鸡产业进程中,这种“合同饲养模式”对于中国肉鸡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是目前传统养殖事业的红利期已经结束,整个产业的风险正在逐渐增加[2],这种模式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

2.2 缺点 由于经纪人大多数是兽药、饲料生产企业或经销商,技术力量有限,无法为养殖户提供可靠的技术服务保障,而且资金投入大,回流周期长,在市场行情不好时现金流会出现问题。与经纪人合作的合同户或契约户基本还是小规模散户,其专业化程度低,对饲养过程的控制缺乏标准和规范,一旦面临养殖风险就会因为信用问题而产生合同纠纷。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现在很多经纪人开始转型为养殖户的服务商和价值创造者,并通过寻找成功的商业模式(营销模式和管理模式等)增强对市场的掌控力。由于肉鸡放养中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和最容易引起纠纷的是疫病问题,经纪人可考虑把疫病解决方案交给专业的动物诊疗机构来做,经纪人专注于生产资料的品质控制和饲养管理技术的支持,同时和保险机构合作,对不可预测的风险进行兜底,这样既专业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议,有利于事业稳妥发展,才能更具竞争力[3]。

此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肉鸡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小规模养殖户正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这也使得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的未来充满了更多不确定性。

3 公司+农户(农场)形式

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的运作主体一般是肉鸡生产一条龙、产加销一体化企业,他们和养殖户(养殖场)签订合同,由养殖户投资建场、购置设备和饲养管理肉鸡,公司提供鸡苗、饲料、兽药和技术服务等。根据合同约定,养殖户(养殖场)饲养的肉鸡达到相关标准后公司按合同价回收,并按其饲养数量和质量提供报酬。目前国内采用这种组织形式的代表性企业有仙坛股份、诸城外贸、新希望六和、正大集团、亚太中慧等,这也是美国、巴西等国肉鸡养殖的主流模式,美国排名靠前的肉鸡公司基本都采用“公司+农场”的组织形式。

3.1 优点 该生产组织形式的优点是:公司与农户(农场)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公司有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持,养殖户可以专心养鸡,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精力和费用。由于龙头企业在肉鸡质量监管方面做得较好,对饲料中添加药物和使用治疗药物有严格限制,尤其是出口企业的标准更高,可以保证肉鸡的质量安全。综合来看,采用这种组织形式有利于确保生产均衡、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

3.2 缺点 这种形式也存在一些缺点:由于养殖户饲养管理水平及思想意识的局限,经常会出现公司赚钱而养殖户赔钱的情况,养殖户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合作中会出现利益可共享、风险不共担的现象,为了增加农户收入使其继续加强与公司之间的合作,必须进一步完善利益分配方式,公司和养殖户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重新拟定保底价格,以保障养殖户的基本收入要求。公司作为合作中的强势主体,利益最大化是其追求的目标,对此,政府需要起到监督和管理作用,强化公司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公司应与养殖户共进退,才能赢得他们的心,从而在合作模式中立足[4]。

4 公司+合作社+农户形式

近年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在一些地区不断出现,如山东寿光鸡宝宝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河北省大成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沂水县佳汇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公司+合作社+农户”与“公司+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有合作社介入,专业合作社的介入使公司和农户之间的治理结构发生变化,提升了公司和农户合作的效果,降低了合作中的交易成本。

4.1 优点 在这种生产组织形式中,合作社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壮大了农户群体的力量,增加了他们的话语权,同时也给公司带来了方便,有实力的合作社还可以提供一些肉鸡养殖所需的基础设施、技术服务等,公司和农户在合作社的基础上可以形成有利于控制交易成本的合作机制,克服传统“公司+农户”生产组织形式的缺陷,保证交易和契约的稳定。将传统的“公司+农户”形式改进为“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是一种提高合作效果和契约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4.2 缺点 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作社作用的发挥,其可持续性要看合作社能否在公司和农户之间形成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机制,只有通过合作社建立一种长期、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机制,才有利于这种形式的健康发展[5]。

5 公司纵向一体化形式

与以上4 种生产组织形式相比,以圣农发展、九联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通过建立自养场纵向一体化生产组织形式,是当前最高水平的代表。这些龙头企业集种鸡繁育、商品鸡养殖、肉鸡屠宰加工、饲料生产于一体,纵向产业链的全覆盖可以保证肉鸡产品质量,抵御市场行情波动的风险。如今,圣农发展已经成为国内最成功的肉鸡一体化生产企业,九联集团除了立足于山东青岛进行肉鸡专业化一条龙生产外,还把这种一体化生产形式成功复制到广西钦州和广东梅州。

5.1 优点 这种形式的优点如下:一是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水平高,有效提升了劳动生产率,鸡群生产性能得到更好发挥,饲料报酬高,养殖效益好,可以实现高效生产;二是可以集中技术力量进行专业化生产,生物安全措施得以贯彻执行,高效进行疫病防控,进一步降低养殖环节风险;三是一体化企业对产业链全过程科学把控,保证了下游屠宰、深加工环节有充足的原料供应,产品质量更加安全可靠,适于打造高端品牌;四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合理化解制约肉鸡产业发展的土地问题;五是有利于实现环境友好生产,由于生产相对集中,便于鸡粪和污水的资源化利用,从而实现清洁绿色可持续发展。除了以上五点外,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是整合利润高,公司自养模式虽然初期投入成本大,但是后期免去农户和中间商的利润分配环节,可以真正获得整条产业链利润,当某一环节供求失衡,赢利能力受到影响时,公司可通过其他环节的赢利弥补,整体增强了公司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6]。

5.2 缺点 这种组织形式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技术力量、管理水平、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要求很高,适用于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储备充足的企业,需要管理者对行业具有深入的了解,具备洞察市场变化的能力,如果稍有不慎就会掉入全产业链陷阱。

6 小结与展望

我国白羽商品肉鸡养殖面广量大,生产组织形式多样,而且还在不断发展变化,除了以上5 种形式外,还有“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当然,以上5 种形式并非泾渭分明和一成不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不仅仅选择一种模式。例如,以“公司+农户”模式为主的诸城外贸、山东六和、正大集团、凤祥集团,也在不断扩大自有场的规模;仙坛股份从2001 年实行“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到现在,与养殖户的合作关系不断改进,在最初的五统一(统一供雏、统一供料、统一供药、统一防疫与技术指导、统一回收肉鸡)基础上,增加了统一选址布局与规划建设、统一标准化养殖管理规程,升级为“七统一”,此后又在“七统一”基础上增加了统一物流管理、统一全方位检测,发展成为“九统一”形式,强化了产业链系统的竞争力;新希望六和正在由“公司+农户”的松散一体化生产形式向紧密型“禽旺”组织形式转型,通过去中介来加强对产业链的控制力;禾丰牧业从预混料产品起家,近年来进入肉鸡屠宰加工领域后,通过自建和参股养殖场的方式构建了集种鸡、孵化、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肉鸡产业链。

以上这些组织形式是白羽肉鸡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虽然各具优缺点,但是都对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肉鸡产业集中程度的不断增加,完全意义上的个体养殖户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散户自养自销形式和经纪人放养合同鸡形式也将逐渐消失,而“公司+农户(农场)”形式和“公司+合作社+农户”形式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将得到快速发展。伴随着行业的发展进步和企业的成长壮大,未来公司纵向一体化发展将成为典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当然,没有任何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是最优化、最合理的,企业在生产中采取哪种形式,要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资源条件、技术力量、人才结构、产品定位、市场取向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切不可盲目效仿和照搬。

猜你喜欢

白羽肉鸡经纪人
给肉鸡带上小眼镜 性格变温柔还长肉
养殖端现抵触情绪 白羽鸡苗价格走低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薛贵生:产业振兴经纪人
快快长慢慢长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
有扇白羽,有灯琉璃
自买自销
何谓“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