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再生聚酯色织家纺面料的设计与生产

2021-12-05苏剑波

纺织报告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上浆聚酯纱线

苏剑波

(江苏格颖纺织有限公司,江苏 海安 226600)

家纺面料的开发与生产应遵循“绿色、时尚、科技”的理念。目前,色织面料在家纺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因此,在开发床品面料时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选用再生聚酯与棉纤维作为主要原料,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保证产品舒适、生态。应家纺生产厂家的要求,江苏格颖纺织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一种棉/再生聚酯色织家纺面料,已用于床上用品的生产。本研究介绍了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要点。

1 原料特点与选用

1.1 原料特点

当今,国内外对纺织品环保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再生纤维材料(如再生聚酯等)得到了应用与推广。再生聚酯纤维主要是将回收的废旧塑料聚酯瓶等原材料经粉碎加工成粒子,再经过纺丝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一种再生资源,具有较好的理化指标及服用性能,在纺织产品中的应用较为广泛[1]。

1.2 原料搭配

考虑到家纺产品的舒适性、功能性及加工成本等,在开发产品时,宜采用棉纤维与再生聚酯纤维进行混纺。为保证原纱质量与品质,应采用紧密纺的纺纱方式,同时,在选择混纺比时要进行试纺,如80/20、70/30、65/35、60/40、55/45、50/50等。经测试,棉纤维与再生聚酯纤维的混纺比为60/40较为适宜,线密度为18.2 tex,能保证达到环保型面料生产要求。

2 产品设计

2.1 织物规格

(1)成品门幅,280 cm;(2)经纬纱原料与纱支,均为18.2 tex棉60/再生聚酯40的紧密纺纱;(3)织物经纬密度,551×354根/10 cm;(4)织物组织,地组织与边组织均为1/1平纹;(5)总经根数,15 428根,其中,边纱80根;(6)平方米克重,108.1 g/m2。

2.2 经纬纱配色

经纬纱配色较为简洁,为细条布风格,其中,色经排列为天蓝6白6,纬纱为全白色。

3 产品主要生产工艺与技术措施

3.1 纱线漂染

就色织物生产而言,纱线漂染质量会影响后道各工序加工生产。一般纱线经过漂染处理后,机械及物理性能要产生变化。本产品的经、纬纱原料都为紧密纺纱,结构紧密,纱特细,建议采用高温高压的筒子染色工艺。纱线经筒子染色处理后,主要性能指标中的毛细管效应应达到10 cm、强力系数不能小于0.95,并尽可能减小色差,以保证纱线漂染质量[2]。

3.2 络筒工艺

络筒时采用GA1332型普通络筒机,考虑到所用纱线较细、纱身结构较紧的情形,为保证络筒质量,应选用“适中调节络筒速度、保证结头质量、合理设计卷绕密度”的络筒工艺原则与路线,以保证筒子成形良好。主要络筒工艺参数:络筒张力采用圆盘式张力器调节,数值设定为15 g;卷绕密度控制在0.47 g/cm3左右;络筒速度为800 m/min左右。以上参数保证了络筒好筒率达到98.0%,纱疵降低率达到70.0%。

3.3 整经工序

整经时采用国产G121-240型分批整经机,由于色经排列较为简单,可采用分色分层法进行整浆工艺设计,但在整经过程中,必须保证片纱张力、排列、卷绕均匀,以达到经轴成形良好的目标。考虑到筒子架最大容量为800只以及两种色纱的总经根数,整经配轴工艺设计如下:对于白色经纱轴,每轴776根、做4轴,每轴775根、做6轴;对于天蓝色经纱轴,每轴768根、做4轴,每轴 767根、做6轴。调节整经上机工艺时,整经速度不宜过快、整经张力适当加大。因此,整经上机工艺调节如下:采用六区法分段配置整经张力,并适当加大边纱处的整经张力,同时,调节白色、天蓝色两种经纱的整经张力时要有所区别,分别控制在5~10、4~8 cN,边纱处的整经张力为12 cN;整经速度为450 m/min左右,可减少整经倒断头等整经疵点的出现,整经好轴率达到85.0%,为浆纱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4 浆纱工序

浆纱质量直接影响织机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设计上浆工艺时,应针对织物规格要求及经纱特点等进行优化设计,针对该品种要求,结合白、天蓝两色经纱细条排列的特点,采用GA310-280型双浆槽浆纱机,20轴(白色、天蓝色各10轴)分两批分别上浆。浆纱时,采用“双浆槽、双浸双压式浸压方式、前轻后重式配置压浆力,中车速,以达到求渗透、中被覆、保弹、高回潮”的上浆工艺原则。

由于经纱的纱身结构较为紧密,为了提高浆纱质量,采用变性淀粉为主(80.0%)、聚丙烯酰胺为辅(20.0%)的混合浆进行浆纱,以实现绿色上浆。主要上浆工艺参数:浆槽中的浆液黏度为10 s,上浆温度为98 ℃;前、后压浆辊压力分别调为16、25 kN;烘房中的预烘烘筒温度为115 ℃左右、烘筒烘干温度为105 ℃左右;浆纱速度为40 m/min左右;浆纱“三率”指标设计为上浆率12.0%±1.0%、回潮率6.0%±0.5%、伸长率控制在0.8%以内。上述参数有力保证了浆纱质量,浆纱好轴率在80.0%以上、浆纱增强率在35.0%以上、浆纱毛羽降低率在85.0%以上[3]。

3.5 织造工序

采用国产GA747-320型阔幅剑杆织机进行生产。由于织物门幅较宽,应采用双轴并列式放置织轴进行织造。由于该品种纱线较细、总经根数较多,为了保证织造生产顺利进行,织造上机工艺参数应精准调节,并采取相关技术措施。

(1)织造时应遵循“迟开口、大开口、低后梁、大张力、低速度”的工艺调整原则,调节相关织机上机工艺参数,具体如下:进剑时间为75°,退剑时间为280°,纬纱交接时间为180°;综平时间为300°左右,上机张力为12 kN左右,后梁高度/深度设在4 cm/8 cm档,停经架高度/深度设在1 cm/4 cm档,车速为140 r/min左右。

(2)根据纬纱特点,引纬时易出现滑脱现象,调节引纬工艺时应适当加大剑头的夹持力,避免出现纬纱滑脱的现象[4]。

(3)由于该品种属于涤棉类色织产品,应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温度宜调到25 ℃左右,相对湿度应调至80.0%以上,以保证织造顺利进行,并实现产量、质量稳定。

4 结语

通过合理进行各工序生产工艺优化设计、采取相应的有效技术措施,棉/再生聚酯色织家纺面料的研发与生产相当顺利,主要“三率”指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如织机生产效率在85.0%以上、坯布下机一等品率达90.0%、成品入库一等品率在99.0%以上。坯布下机后经后整理,进行了最终制品质量测试,棉/再生聚酯色织家纺面料的机械物理性能指标均达到类似产品标准,产品具有滑爽、轻薄、柔软的手感,充分体现了棉、再生聚酯两种原料的性能优势,达到环保型面料的要求。

猜你喜欢

上浆聚酯纱线
影响纱线毛羽试验结果主要因素探讨
棉本色纱线密度测试参数分析与探讨
基于哈密顿原理轴向运动纱线的振动特性研究
两亲性接枝淀粉/PVA混合物的上浆性能研究
摩擦电纱线耐磨性能大步提升
单纱浆纱机毛纱上浆工艺的研究
单聚酯直纺并列复合弹性纤维X400/T400设备工程和生产工艺浅析
浅谈聚酯工厂设计
巴基斯坦对聚酯短纤反倾销调查案终裁
色织布与白坯布上浆的区别及特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