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田讲科技 精选门路促增收

2021-12-05李井水

农业知识 2021年11期
关键词:集镇种田农资

文/ 李井水

“以前,俺这些庄户人种田,不管市场只管种,一年到头忙来忙去,辛辛苦苦,赚不了多少钱。现在不一样了,种什么、怎么种得由市场说了算。”郯城县杨集镇石柱子村大棚蔬菜种植户张建说起来有板有眼,“市场需要什么咱就种什么,这样就不会有风险,再加上党的惠农政策好,对土地进行了确权,俺种地吃了定心丸,有奔头啊。”

去年秋天,张建根据市场信息,建了2亩地的大棚,种植了优质西红柿。如今采收一茬西红柿就能收入7000多元,一棚一季西红柿收入达8万多元。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杨集镇一部分有头脑的农民,开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自觉地跟着市场走。有的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农业部门了解时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等,有的到菜市场、超市等打探各种农产品的销路,有的在互联网上浏览有关种植养殖信息,寻求最佳发展项目,在市场的指引下逐步走上了发家致富路。

注重科学选肥,均衡用肥。蔬菜种植,农民一改过去那种随便用化肥的办法,按照土肥专家的测土配方建议和肥料厂家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每亩施用多少公斤氮磷钾肥,精确到两。春耕生产时节,在杨集镇各农资销售门市内,一些高含量、品牌好的尿素、复合肥、农作物专用肥成了农民朋友的抢手货。这与多年前农民贪图便宜农资甚至一味地选用氮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致富靠科技,增收选良方。春节过后,杨集镇一些农民纷纷到县、镇聘请科技专家作为自己生产经营、发家致富的“科技顾问”。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采取“互联网+”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农民群众学习春季麦田管理、大棚蔬菜栽培等技术知识。“像这样的培训班,听得懂、学得到,俺们农民很欢迎。”目前,在该镇的“田间课堂”“农家书屋”、科技大棚里,农民群众虚心讨教,技术人员耐心传授,处处涌动着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

猜你喜欢

集镇种田农资
针对农资价格上涨,中央已累计发放500亿元一次性补贴
阳泉:宣传推广 农资打假
手机在线浇水、施肥 5G种田就像在玩『开心农场』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田农吟
城镇化进程中集镇建设问题探析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董集镇:守住文化的根脉
一起去种田
华北铁路开通令沿线集镇层级有何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