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技术

2021-12-05曹荣昌杨晓伟周玉照通信作者

畜禽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乳汁乳头隐性

曹荣昌,杨晓伟,周玉照通信作者

(1.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2.鹤庆县现代农业庄园有限公司,云南 鹤庆 671500)

0 引言

奶牛乳房炎,又称乳腺炎,是奶牛养殖生产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原因是奶牛乳腺组织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因素刺激后发生了炎性反应,导致所产牛奶的品质和产奶量不同程度下降,甚至奶牛因无奶而被淘汰,给奶牛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

1.1 隐性乳房炎

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的乳房、乳汁等均无肉眼可见的临床特征,容易被生产者忽视。隐性乳房炎可导致牛奶中体细胞数增多(>50万个/mL)而使牛奶品质下降,且具有交叉传染性,早期若不加以治疗则发展为临床型乳房炎。因此,及时、准确地检测并治疗奶牛的隐性乳房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方法有加州乳房炎检测法(CMT法)、乳汁体细胞计数法、乳汁电导率检测法、乳汁pH检验法、乳汁微生物培养法等。生产实践中较为常用的为CMT法。CMT法操作如下:用诊断盘从待检牛的4个乳区分别挤入乳汁2 mL,加入等量的CMT诊断液,适当摇晃诊断盘10~30 s。结果判断:阴性,即诊断盘中乳汁无明显变化;阳性,即诊断盘中乳汁有少量沉淀,或为凝胶状[1]。

1.2 临床型乳房炎

生产中临床型乳房炎一般按照严重程度分为3级:① 1级:牛奶变质(结块、多水等),但乳房无变化,奶牛未见全身症状。② 2级:牛奶变质(结块、肿胀、多水),乳房充水/肿胀,但奶牛未见全身症状。③ 3级:牛奶变质(结块、肿胀、多水),乳房充水、肿胀,而且奶牛伴有全身症状。

2 奶牛乳房炎的预防

2.1 注重环境卫生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有150多种,按照其来源及传播途径可分为环境性致病微生物和接触传染性致病微生物。其中,环境性致病微生物主要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酵母菌等[2]。因此,奶牛圈舍应保持通风干燥,及时清理粪便,定期对圈舍、卧床、运动场等进行消毒。如奶牛卧床采用锯末、沙子、发酵粪等作为垫料时,应注意垫料更换或冲洗频率,防止微生物滋生。

2.2 重视挤奶操作

导致奶牛乳房炎的接触传染性致病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支原体等[2],这些微生物主要通过挤奶人员手、挤奶设备、擦拭毛巾等交叉传播。因此,挤奶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切断微生物传播途径。

奶牛在挤奶前,首先对其后躯进行整体冲洗,在人工挤去前三把奶时,要带上一次性乳胶手套,挤完一头牛时将手套浸入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再操作下一头牛;在套奶杯之前,应对奶牛乳头用0.1%高锰酸钾溶液药浴,在擦净乳头表面残留消毒液时,应严格按照1块消毒毛巾只擦拭1头奶牛,1块消毒毛巾分正反两面使用,或直接以一次性消毒纸巾代替毛巾。挤奶结束后,应用0.2%过氧乙酸溶液再次对奶牛乳头进行药浴,夏季时药浴液配置浓度要求更高。挤奶结束后,对整套挤奶设备先以热水冲洗,再用消毒药冲洗,最后用清水冲洗。此外,在挤奶过程中,应留意挤奶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如果挤奶泵压力过大导致母牛疼痛难受,应及时调节;如果个别奶牛出现瞎奶头,则要用假奶头吸入奶杯。

2.3 加强饲养管理

在奶牛的日常饲养管理中,要注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补充,可适当使用功能性的中草药添加剂,增强奶牛的免疫力,防止奶牛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等疾病继发乳房炎。如在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蒲公英、花椒、黄芪等组方的中草药,以每头200 g/d饲喂35 d,对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有较好作用[3]。

干奶期是奶牛乳腺组织更新和恢复的最好时期,也是治疗和预防奶牛乳房炎的最好时期。因此,干奶初期要及时观察奶牛干奶是否成功,如干奶失败后应挤净乳汁后再次干奶,并在各个乳区打入长效抗菌药物防止感染。此外,奶牛乳头管在挤奶时处于扩张状态,在挤奶后乳头管收缩较慢,如奶牛挤奶后立即卧地休息,则环境中的微生物很容易侵入乳房内部,导致乳房炎,因此,挤奶结束应立即开始饲喂日粮,奶牛在采食过程中处于站立姿势,采食结束则乳头管基本收缩完全,则可降低微生物入侵的概率。

2.4 使用疫苗预防

目前针对奶牛乳房炎的疫苗种类不多,推广范围不广,有单一苗和多联苗,如兰州兽医所研制的奶牛乳房炎多联苗,经后海穴注射后对乳房炎的预防效果明显[4]。

3 奶牛乳房炎的治疗

3.1 西药治疗

抗生素治疗具有使用方便、见效快的特点,是生产中使用较多的奶牛乳房炎治疗方法。局部治疗一般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以生理盐水溶解后注入乳头;症状严重者,可在乳房基部配合注入0.5%的普鲁卡因100 mL,并在乳房表面外敷10%鱼石脂软膏。病牛表现出全身症状时,则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后要严格遵守休药期,挤出的“抗奶”应直接舍弃,如果饲喂犊牛则容易导致犊牛耐药性。此外,长期使用同种抗生素治疗容易导致耐药性,因此,抗生素可不同种类交替使用,有条件的牛场应对乳房炎常见致病菌做耐药性筛查,在治疗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种类。

3.2 中药治疗

中药不易产生耐药性,具有无残留或低残留的特点,中草药在防治奶牛乳房炎中具有抑菌杀菌、抗炎、增强机体免疫机能、促进乳腺细胞增殖和修复等作用[3]。例如在日粮中添加蒲公英、黄芩、王不留行等复方中草药添加剂以每头200 g/d饲喂7 d,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可达80%,且相比抗生素治疗,不影响牛奶的加工使用[4]。治疗临床型乳房炎时,采用蒲公英、黄芩、双花等复方组方的超微粉剂以开水冲烫后灌服(1剂/d),并配合静脉注射鱼腥草注射液80~120 mL(2次/d),连用3~5 d后治愈率达78.8%[3]。

猜你喜欢

乳汁乳头隐性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乳汁点目需谨慎
乳头有很多冷门知识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乳头凹陷还是早矫正的好
米歇尔.奥巴马与第一夫人的隐性影响
答女青年读者问:没有乳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