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战传染病医院开设保障的实践与思考

2021-12-04森,许珂,程坤,罗

西南国防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野战传染病物资

张 森,许 珂,程 坤,罗 旭

野战传染病医院是战时担任传染性伤病员战场留治任务的野战医院,一般配置在战役后方,与其他救治机构保持一定距离,可展开床位100~200张[1]。近年来,随着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埃博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等传染病频繁爆发和传播,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和救治已成为卫勤部门在平时遂行的重要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之一。开设保障是机动卫勤力量遂行卫勤保障的基本依托和重要物资基础[2],是野战传染病医院紧急收治、外科处置、临床检验等各项救治措施顺利推行的重要保证[3]。笔者结合某部队单位筹备组建野战传染病医院,归纳总结了野战传染病医院开设保障的特点、组织架构以及实施方法,探讨了在重大疫情下,野战传染病医院快速、高效、精准实施保障的措施办法,为提高和强化各类军事行动范畴野战传染病医院的保障能力提供参考。

1 野战传染病医院开设保障的任务需求分析

1.1 运输保障需求 通常条件下,采取分批次多种运输投送方式相结合的模式来执行操作,第一批次:接到任务预先号令后,后勤组、医疗、后勤装备车辆和医院开设必备物资采用铁路运输和摩托化运输的方式执行投送;第二批次:指挥组、医疗组和携行的医疗、生活和个人物资分别采用航空运输和摩托化运输的方式执行投送。一般情况下,两批次前后到达开设地域的时间不超过48 h。

1.2 业务保障需求 在外执行任务期间,要完成消毒液供应、物品分区隔离传送、污水排放和污物处置等方面硬件设施的建设[4]。野战传染病医院的警戒重点与一般野战医疗所区别明显,以传染病医院“三区两通道”布局为基础[5],在加强常规警戒防卫管理的同时,还要重点防止传染病患者擅自离开医院或在医院任意走动而造成交叉感染。

1.3 生活保障需求 结合武汉抗击COVID-19保障经验,工作人员原则上单人单间住宿,一日三餐按时送至房间门口,实施无接触就餐。若现地条件无法满足,可安排机关及后勤保障人员多人集中居住,全体人员实施分批次分时段就餐。机关及后勤工作人员宿营位置应与医务人员的宿营位置保持一定距离,尽量实现划区保障,餐食制作供给点需设置机关及后勤工作人员宿营区域。班用和餐厅帐篷、野战淋浴车(箱组)、野战厕所和野战洗手台需按保障规模设置[6],确保生活污水有组织统一排放。发电方舱(挂车)需根据供应需求经测算后精确配置[7]。

1.4 环境保障需求 野战条件下开设运行,硬件设施往往难以满足需求,场地环境也较为恶劣,在环境保障方面应至少满足以下条件:(1)必须具备通风条件;(2)驻扎地附近需有洁净水源(市政提供亦可);(3)远离学校、市场和住宅等人口聚集地区;(4)各类固液废物应严格处理或集中收集;(5)通信信号畅通稳定。

1.5 场地保障需求 若任务地域有可利用且符合医院开设规划的废弃厂房、学校和操场等建筑物,应优先依托可利用建筑物开设,如武汉“方舱医院”;若任务地域立足全野战条件,选定场地后应对医疗区和生活区进行区域划分,并提前平整场地[8]。

1.6 物资保障需求 携行物资清单要以任务命令、勤务定位和现地情况为依据,结合医院展开床位数量、伤病员救治流程和实际保障需求精确测算确定。一般情况下,主要包含医疗物资、感控物资、开设物资、生活物资和通信联络物资等。

2 野战传染病医院开设保障的基本特点规律

2.1 保障任务多元 受领任务形式多样,可为前出边境实施筛查,也可为在开设地域展开集中隔离救治等,保障模式和标准也需根据任务内容、性质实时调整:针对不同地域位置的相同任务,以及同一地域位置的不同任务,实施保障的细节和重点均不尽相同[9]。

2.2 保障条件受限 (1)场地限制。开设地域自然环境一般较差,不便于传染病医院的展开和实施,影响展开效率;(2)水电供给限制。不便于及时提供消毒液配制用水和日常用水,时常遇到大功率医疗用电设备无法同时开启运转的情况;(3)自然条件限制。往往无法为医护及科研人员提供舒适的住宿条件保障,而采用睡袋等简陋设备。

2.3 保障要求高效 (1)开设前期,需完成开设场地的平整、污水处理坑的挖掘、以及排污管道的铺设等工作;(2)开设中期,需完成帐篷医院系统的开设及水电设施的接入,满足可接收传染病病人的条件;(3)开设后期,需完成野战传染病医院后勤保障力量的组建,以及医院工程建设材料独立供给渠道的建立,满足医院正式运转阶段的保障需求[8]。

2.4 需求变化频繁 传染病疾病种类复杂、传染渠道多变,存在发生病状重叠的可能[10],因此,野战传染病医院的开设保障需求及侧重点处于动态变化状态,针对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保障需求和侧重点要及时跟进调整,如:呼吸道传播传染病应重点做好通风方面的保障工作;消化道传播传染病应重点做好污水处理方面的保障工作;接触传播传染病应重点做好病区隔离方面的保障工作[11]。

3 野战传染病医院开设保障的组织筹备实施

3.1 前期准备 受领任务后,应立即组建野战传染病医院保障组,配置组长1名、下设水电维修班、炊事供给班、运输投送班、物资采购班、公差勤务班和装备管理班,班内工作人员数量依据开设规模而定。随后,及时派出勘察组,建议由院长、卫勤参谋、后勤助理员和感控组组长组成,任务主要包括:确定医疗区,开设生活区场地,确定需保障事项,打通物资采购及供给渠道,以及查明周边环境条件(含地貌、气候、水源等)情况[8]。完成勘察任务后,勘察组直接转换为先谴组,任务主要包括:指导当地配置支援力量完成开设保障范畴内场地平整、污水处理坑建设和排水管道铺设等工作。指挥组要结合任务要求和勘察组反馈的现地情况,制定开设保障方案,分类梳理相关保障装备、材料,并分箱打包,做好装车的准备。

3.2 机动转移 在接到出发命令以后,医院保障组伴随大部队一起集结,组织清点各类保障装备、材料,并有序组织装车。装车完毕后,按照计划的远程输送方式完成机动转移。

3.3 现地开设

3.3.1 医疗业务区开设 由指挥工作区、接诊区、救治病区、医技保障区组合而成[12]。一般情况下,若有废弃建筑符合医院规划和感控要求,可经适当改造并配置必备设施后,直接征用设置为医疗业务区,否则需依托帐篷医院、铁丝围墙、野战营具、野战发电方舱和部队建筑材料现地开设。医疗业务区可根据受领任务急迫程度,选择部分或整体开设:部分开设是为满足基本收治条件,属于基础要素的展开,主要包括消毒液供应、自来水供应、电力供应和污物存储等;整体开设是在满足基本收治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有关要素,以确保医院具备完全收治能力和独立运行保障能力。此外,按照传染病防控要求,指挥工作区属清洁区范畴,应开设在距离污染区500 m以外的位置[13]。

3.3.2 生活服务区开设 包括医疗区内生活服务区和院内人员生活服务区[8]。医疗区内生活服务区主要依托医疗帐篷、野战厕所、野战洗手台、野战淋浴方舱、野战被服洗涤方舱等装备完成开设。院内人员生活服务区优先选用医疗区附近废旧建(构)筑物进行改造,并适当增加洗漱、洗澡、炊事和住宿等必备生活保障类设施设备的配置,或直接利用携带的装备材料完成开设。

3.3.3 设施保障区开设 一般开设在院区周边附近,选择既不影响院内供给,也便于设施设备维护保养的位置,主要由车载发电方舱、制氧车、医疗垃圾转运存放处、污水处理室、消毒液供应塔、钢制焚烧炉、药品传送带、维修材料供给库房和维护人员值班室等组成[14]。其中,消毒液供应塔、钢制焚烧炉、药品传送带均为自制装备,没有具体雏形,按照保障需求制作使用即可。

3.4 设施设备管理

3.4.1 住房保障管理 住用保障资源要实施有机整合,既要充分利用好帐篷及配置营具,也要充分利用周边已有废旧建(构)筑物,将其简单改造后纳入住房保障资源。要针对保障任务需求的重点难点,优先保障红区工作人员的单人居住、分批就餐等感染控制需求。

3.4.2 水电设备管理 CT方舱、制氧车、野战检验车、野战淋浴车等装备水电消耗量巨大。应尽量做到用电、输水线路每日检查一次,大功率用电设备每日检查两次;安排水、电工在营区范围进行24 h值守,配置应急抢修通信渠道,一旦发生故障立即组织抢修;要在全院区设置消防“警戒”,在大功率用电设备附近配备相应数量的消防器材。

3.4.3 卫生洗浴管理 (1)坚持每3 d进行一次全院淋浴、洗涤、垃圾及污水存放设施的防疫洗消;(2)以预先配套布置的排水系统为基础,至少坚持每日一次有组织排水;(3)为保证水资源的合理运用,应固定每日洗浴和洗漱的供水时间。

3.4.4 物资器材管理 需在开设地域的合理位置建立物资器材库房。所有保障物资器材均应按类别分区放置,设置专职管理人员,实施有序管理和定期检查。在储备物资无法满足需求时,应在驻扎地紧急采购。

3.4.5 营区日常管理 站岗执勤由公差勤务班负责,野营设施及营产营具维护由水电维修班负责,后勤装备维护由装备管理班负责[15]。此外,医疗区按照“三区两通道”原则,加设防爬围墙网将红区和绿区严格分离[16]。在进、出口安装可锁闭的钢制铁门,设置供警勤人员使用的执勤岗亭。生活区要做好红区医疗人员的隔离保障,机关及后勤人员居住区要和医务人员居住区明显分开。

4 思考与建议

4.1 优化完善预案是受领任务的必要前提 野战传染病医院是新形势、新条件下的医疗救援力量,现阶段,各项预案制度还不够建全,针对性、实践性和规律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各单位在受领任务之时,要根据任务地域的传染疾病流行与防控特点,预先研判运输、业务和场地等保障需求,依据开设基本条件和运行现状的实时变化不断修订完善制度预案。

4.2 加强后方储备是执行任务的基础根基 野战传染病医院开设非常注重时效性,在开设实施过程中不难发现,现行任务状态下的野战传染病医院在开设保障物资、器材和人员专业能力等后方储备方面还略显薄弱,须在平时加强物资器材采购储备,组织开设保障操作技能的专项培训。

4.3 组织拉动演练是完成任务的坚实保障 野战传染病医院开设保障体系属初步形态,体系框架在功能性、适用性和实践性等方面存在不足,确需通过多次开展全要素、全流程演练对保障体系的快速保障能力和独立保障能力进行考察检验。此外,还应在演练过程中不断探索能够提高医院开设效率的新方法、新模式,并结合演训经验对已形成的各项制度进行修改完善。

4.4 坚持实战导向是取胜任务的根本目的 野战传染病医院参与疫情防控等实战任务的可能性时刻存在。野战传染病医院开设保障体系的建立要以实战任务作为牵引点和出发点,着重提升前期准备、机动转移和现地开设3项工作内容之间的指挥协同效能,加强设施设备和营区管理等各项制度建设,落实保障措施。

猜你喜欢

野战传染病物资
英国装备的CH-47正在进行野战吊运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浅谈野战光端机应用及改进意见
救援物资
小小野战兵
野战“活点”三维电子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