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我合一:基于受众心理的遗产阐释研究

2021-12-04冯淑梅

人文天下 2021年8期
关键词:遗产地遗产文化遗产

■ 冯淑梅

一、受众心理学与遗产阐释

(一)受众及受众心理概述

“受众”可追溯至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在公共剧院、竞赛场所观看表演或者竞赛的观众,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提出的:“特定地点的实体人群,以一群具有世俗内容公共事件观众的形式而存在。”因此,受众是一种“社会角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将心理学引入受众研究领域,是对受众认识的升华和“思维的升级”。受众心理学将受众研究与心理学结合,旨在研究受众在接收信息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规律。

心理是沟通外部信息与人的行为的中介变项,受众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人们如何实现信息的内化,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其中贯穿受众心理变化全过程的是受众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众的主观能动性是受传过程中自然发生的,为受众各种心理活动所控制。在传播过程中,将研究视角从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及内容本身转至微观受众心理研究,体现了对于受众主动性的关照,这意味着受众身份及地位的转换。

(二)遗产阐释的受众心理研究

1.遗产阐释——内容传播并影响受众认知与行为的过程

遗产阐释是一个传播内容并影响受众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因此,阐释方传递阐释信息过程的完成并不代表整个遗产阐释活动的完成,而受众接受信息的完成才意味着遗产阐释过程的终结。遗产阐释之父费里曼·提尔顿(Freeman Tilden)指出,遗产阐释不是简单的传递事实信息,它更是一种教育活动,能够通过一些说明性的方法或媒介,让遗产能够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

文化遗产阐释是一个包含阐释资源(即文化遗产本体)、阐释关注接收者(即文化遗产受众)、遗产阐释方及相关媒介三要素的系统,是“指一切可能的、旨在提高公众意识、增进公众对文化遗产地理解的活动。这些可包含印刷品和电子出版物、公共讲座、现场及场外设施、教育项目、社区活动,以及对阐释过程本身的持续研究、培训和评估”①王长松、张然:《文化遗产阐释体系研究——以北京明长城为评价案例》,《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年第1 期。。要想让人们更加主动地去了解文化遗产,学习文化遗产知识,提升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认知,需要使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被尽可能多的人所接收,从而将文化遗产的意义与价值转化为现代人的传统认知。

受众对遗产阐释信息的接受是按照一定的心理定式展开的。因此,在遗产阐释过程中研究受众心理,总结遗产阐释过程中受众的心理定式及规律是必要环节,这也是引导受众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完成价值与意义再创造的必要条件。“虽然种种学问对应种种事业,但其实最终都要由人的感知、记忆、情感、气质、性格、意念决定,即受人的心理活动所控制。”②余秋雨:《观众心理美学》,北京:现代出版社,2012 年,第61 页。遗产阐释的动力来自由受众心理因素所控制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将遗产阐释的研究视角聚焦于受众的心理研究上来。

2.遗产阐释的受众心理研究——阐释效果的检验机制与激活机制

目前,社会对于文化遗产价值与意义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文化遗产代表过去,它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等信息,需要受众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去理解和消化;另一方面,相较于更加贴近现代生活的流行文化,文化遗产是严肃且单调的,这种严肃性和单调性也受到了传统单一的阐释方式的影响,从而加重了人们关于文化遗产的刻板印象,这无疑又增加了文化遗产与现代人之间的距离感。若想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提升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拉近文化遗产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而这种距离归根结底是指受众与文化遗产的心理距离。

“只有设法让人们的心理状态从被动变为主动时,他们才会有饱满的热情和极大的积极性去接受对于他们而言新鲜或者陌生的事物。”③余秋雨:《观众心理美学》,第105 页。因此,在遗产阐释的过程中,受众的定位至关重要。在保证遗产内涵真实性的同时,依照受众的心理定律进行遗产阐释,使受众深刻感受到自己是遗产阐释中的关键甚至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充分调动受众的意志、情感、记忆等,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的行为,这是保证遗产阐释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因此,遗产阐释效果的最终评判权在受众手中,即阐释之果见之于受众。对于遗产阐释而言,研究受众心理,通过对受众的情感和注意力进行预测,一方面可以提高阐释能力和效果,促进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根据受众心理不断改变阐释策略,可以极大地调动受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遗产阐释的受众心理研究,使得研究视角从宏观的外在逻辑转入微观的内在思维逻辑层面,凸显了遗产阐释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地位。此外,还可以使遗产阐释更具针对性,使遗产阐释在与受众心理互动的过程中朝着更加高效、有利的方向展开,同时也赋予了遗产阐释“检验机制和激活机制”。①参见余秋雨:《观众心理美学》,第63 页。

二、受众在遗产阐释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特征

作为接收信息的一方,受众在受传的过程中总是表现出一定的思维定式,且这种思维定式有迹可循。对于文化遗产而言,人们的心理需要是决定其是否前往遗产地的关键;需要产生之后,人们便会对遗产地如何满足其需要产生一种心理预期,并直接影响人们到场后参观遗产地时的态度、行为和举止;受众在场时受到文化遗产本体及各种阐释方式的刺激,对文化遗产的注意与感知随即产生,这是调动受众主动性,促使其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文化遗产知识的重要环节;受众真实的感知与持续的注意力能够帮助其与文化遗产之间产生情感共振,这往往也伴随着思维的升华。当人们通过文化遗产阐释产生新的认知时,这种内化效应或多或少会影响人们的行动。

(一)“期待视阈”:受众到场前对文化遗产地的心理预期

“期待视阈”表明受众在到场前对文化遗产地有一定的心理预期,这种心理预期与受众之前的生活经验、搜集到的与遗产地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受众的知识水平、审美水平等有直接关系。人们需要借助预先的经验、记忆及自身的感知定向来完成对新鲜事物的解读与认识。

受众心理预期的存在表明,由于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受众在接收遗产阐释信息的过程中并不会对所有信息照单全收。由其情感、记忆、知识等架构起的受众的心理预期以期待满足其需要为目的,与文化遗产地的真实状况相互碰撞,并在交锋碰撞的过程中对受众的先前经验产生刺激,二者或冲突或一致。当文化遗产地的现实状况未能达到甚至完全不符合受众的心理预期时,二者便表现出对立冲突的状态,这会直接降低受众对文化遗产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当文化遗产地的现实状况符合甚至超越了受众的心理预期时,受众就会对文化遗产地产生正面的、积极的态度,可轻松、快速地进入接受状态,从而有利于突破预先的思维定向,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身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及接受程度。受众的期待视阈是其随后出现其他一切心理活动的前提与基础,直接影响后续一系列心理活动的发展。

(二)注意与感知:受众通过遗产阐释对遗产地产生主观映象和完整认识

受众的期待视阈与遗产地实际状况相符合时,便为受众产生注意力开辟了道路。“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①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第84 页。在遗产阐释的过程中,面对阐释内容和多种阐释方式,积极的心理因素即是“注意”。文化遗产阐释具有结构化和空间化的特征,它以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等内涵为核心进行结构化叙事,以空间为载体向受众传递阐释信息。因此,受众注意力的持续与遗产阐释方关于情节的安排、故事的完整度、阐释者的叙事能力以及各种阐释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直接相关。

感知即指受众的感觉与知觉,它是促进并加深受众注意的“法宝”。对于文化遗产地而言,受众的感觉是指遗产地的个别属性反映在受众的头脑中形成的主观映象;受众的知觉是在对感觉进行综合的基础上构成的对文化遗产地的完整认识。②参见余秋雨:《观众心理美学》,第199 页。因此,受众的感知是其对遗产地产生主观映象和感性认识的重要条件。遗产地场景的营造为受众到场并感受真实的文化遗产提供了条件,各种阐释方式、阐释手段的运用激发受众感知系统的敏感度。人的多种感官系统与内层精神相互连接,不同的遗产阐释方式以不同的感性状貌刺激人的感官系统,从而形成各种信息以进入人的精神层面,多种感官系统共同作用,使人们对文化遗产地产生主观映象和完整的认识。

(三)情感共鸣与行为反馈:受众在遗产阐释过程中的内化效应

人的生理机能及心理机能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的各项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因此,人们在受传的过程中,各种心理活动并不是按顺序展开的,而是交叉重叠的,其中情感因素所发挥的便是黏合剂的作用。“情感更明确地带有被它自身以外的某些事物感动的感觉,而且有能力去影响他人和被他人影响。”③[美]雅各布·索尔、王冰冰:《从“感觉结构”到“情感结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6 年第1 期。情感的这种特性是快速缩短文化遗产与受众之间的界限,促使人们深入了解并探究文化遗产内涵的动力条件,它也使受众学习文化遗产知识的过程变为一种情感变化过程。“观众情感的卷入,一般由真实的感知引起,然后由注意和意志不断开道并强化,最后达到共鸣。”④余秋雨:《观众心理美学》,第362 页。当文化遗产所呈现出的情感与受众的情感相互趋近,即在让受众充分感知的前提下,依靠自身的经验、记忆等产生情感共鸣。

一般而言,通过遗产阐释实现受众的情感目标,阐释的目的既已达成。但作为“报偿目标”的受众的行为反馈是文化遗产阐释实现的“最终效果”。受众的行为反馈是指在遗产阐释的过程中,受众“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变化,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思考和想象”⑤余秋雨:《观众心理美学》,第304 页。,最终引发的行为变化。受众的理解、思考和想象是促使文化遗产内涵变得更加完整、丰富、具体的关键环节,它们不仅引导着受众在受传过程中自由抒发与扩展情感,同时也是引发受众行为变化的决定因素。

三、基于受众心理的遗产阐释策略

遗产阐释不仅是传达信息和意义的过程,更是传递情感和价值观的过程。质言之,文化遗产阐释本身不仅要追求客观事实、讲求原真性,也要兼顾遗产情感的附着与聚合,建构一种基于文化遗产本身的情感结构,引导并激发人们更深层次的心理活动,最终实现文化遗产意义、价值与情感的再造,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也是实现文化遗产阐释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一)受众为本,内涵为体:强调遗产阐释与受众的“视野融合”

受众的期待视阈所表现出的特征均受到个人、民族和群体的审美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影响,“是不断内向沉淀的结果”①余秋雨:《观众心理美学》,第108 页。。文化遗产阐释若要迎合受众的期待视阈,确保后续的遗产阐释能够沿着受众的心理定式展开,就需要遗产阐释方分析并借鉴受众的审美经验。因为受众在接收并理解新的内容时,往往需要借助于先前的经验,这也要求遗产阐释方在进行遗产阐释时,以“共通的符号本”②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第101 页。促进与受众期待视阈的融合,并运用各种手段营造整体性的遗产阐释情境。

对于遗产阐释方而言,阐释文化遗产的客观事实和历史文化信息不等于自说自话。遗产阐释方在对文化遗产进行阐释时,要将受众心理置于整个阐释过程的核心,即一切的遗产阐释都是在原真性的基础上围绕受众展开,文化遗产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与价值便作为受众心理需要的对象而存在。此时,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就成为遗产阐释的追求目标,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又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助推遗产阐释的发展与完善。

此外,遗产阐释方要注重分析不同类型的受众群体,总结归纳受众的经验与需求。遗产的受众是多种多样的群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知识水平也有所不同,那么就需要遗产阐释方根据不同受众的经验与需求打造共通的遗产符号。只有当阐释措施能够对应满足不同受众的心理需求,受众也能够理解并掌握阐释内容时,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才能进入人们的内心深处。

(二)阐释可感知:结构化分析遗产阐释内涵,打造强感知的遗产阐释空间

受众的注意能否持续,与遗产阐释的结构安排有直接关联。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受众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部接收并且消化掉这些信息。因此,遗产阐释方首先要对文化遗产的内涵做出过滤、筛选和转化,使文化遗产的内涵更加贴近现代社会生活和大众心理。

对文化遗产信息进行逻辑性梳理和结构化分析,能使阐释信息更具情节性和故事性。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连续的故事结构,会使受众在场时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且持续。但仅仅维持受众的注意力是远远不够的,若想使受众能够真正参与到文化遗产的阐释中来,触发受众更深层次的情感机制,甚至引发受众进一步的思考与想象,就需要营造强感知的文化遗产阐释空间。受众的感知能力涉及多个方面,因此文化遗产的可感知性也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发,比如裸眼3D、虚拟现实技术等科技手段的应用,能够增强人们的视觉感知力;由文化遗产内涵延伸出的相关情景剧的展演,能够增强人们的视觉、听觉感知力;体验型沉浸式的阐释情境设定,能够让受众身临其境感受文化遗产内涵。

受众的感知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变化,这也要求遗产阐释方要掌握受众的感知变化规律,在打造强感知遗产阐释空间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受众感知的变化,以确保受众感知的可引导性。

(三)引导而非灌输:以遗产阐释的联动性触发受众的积极心理

思维和想象是触发受众积极心理的关键因素,而能够触发受众思维与想象的阐释方式一定是引导式而非灌输式的。引导式的遗产阐释方式强调三方面内容。

第一,阐释的联动性。联动性包含了遗产阐释方与社会主流的联动、遗产阐释方与受众的联动以及受众之间的联动。遗产阐释方与社会主流的联动,一方面能够保证阐释内容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确保遗产内涵能在现时语境下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人们的思维、认知、经验等都是在其所处时代的社会主流下生成并不断完善的,因此,增强阐释方与社会主流之间的联动,是获取受众对文化遗产心理信任的前提与基础。阐释方与受众之间的联动是消解遗产与受众心理之间的距离,使受众由被动接收内容到主动探索内容的关键,也是触发受众思考与想象的必要环节。受众之间的联动是其巩固并强化遗产认知、启发受众进一步思考并形成遗产思维的重要条件。

第二,阐释的适当留白。从受众心理角度讲,为受众留出思考与想象的空间,并采取适当发问方式是触发受众心理积极性的引擎。这就要求遗产阐释方在对遗产进行阐释时,既要做到内容的精准投放,又要沿着受众的心理定式采取留白的方式为受众打造一个可思考、可讨论、可想象的阐释情境,而不是将全部内容都灌输给受众。

第三,受众能够给出必要的反馈。这种反馈既包含情感上的,也包含行为上的。虽然受众心理活动受主观因素影响,且无法通过实时、直观的数据反映出来,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它是无规律可循的。因此,对受众展开有针对性的心理测试,对于遗产阐释方接受并分析受众心理变化规律有重要作用,这也是了解受众反馈的关键环节。

结语

受众是遗产阐释的出发点与归宿,在接收阐释内容的过程中,受众总是沿着一定的心理定式出发,对内容与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吸收与消化。通过归纳并总结受众的这些心理变化规律来制定文化遗产阐释策略,有利于遗产阐释沿着更符合受众心理的方向展开,也有利于调动受众的心理积极性,在遗产阐释的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促使受众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了解并进一步探索文化遗产,形成文化遗产思维,这对于提升人们的文化遗产认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欢

遗产地遗产文化遗产
中国七地入选全球首批地质遗产地名录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遗产怎么分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Tough Nut to Crack
千万遗产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