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021-12-03王福花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39期
关键词:独立性课文能力

王福花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获得在学生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在新的课程教学工作中,我们老师要认识和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需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一、培养学习主动性

我们都知道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强迫的状态下,被动的学习,学习的效果毕竟是事倍功半。要转变这种被动的传统学习方式,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动性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的需要,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学科产生了兴趣,才会把学习看成是件快乐的事情,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来越想学,越爱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自然会顺理成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在新课导入时用游戏、故事图片、实验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探究的欲望。这样就能收到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如果学生自己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这种学习就不是真正的自我学习。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的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的担负起学習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努力培养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培养独立性

传统的学习方式低估、漠视了学生的独立能力,忽视、压制了学生的独立要求,使学生养成了较大的依赖性,从而导致了学生独立性的丧失。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的欲望。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努力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增强独立学习的能力。如在学课文时开始,我们可以先出示自学提示,直接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并给予充分自学的机会,然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我们教师再把学生自学后,不懂的地方加以筛选,结合文章的重点难点,抓住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习,这样学生的独立性将逐步养成。

三、注重差异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过去那种“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致使很多学生的学习不是从自己现有的基础出发,导致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而今对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和任务的学习速度及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所需要的帮助不同。这些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我们平时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哪怕是有点滴的进步,也要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优生不偏向,要求上可以提出深一点的问题,让其进一步地思考、发展。对差生不歧视、不冷淡,要积极有效地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降低问题的难度,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逐步弄清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比如理解课文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表面性理解,就是知道课文说的是什么,回答问题只受侮辱课文中的内容;第二层是解释性理解,就是懂得课文内容中所隐含的“为什么”。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能概括出课文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第三层是创造性理解,就是对课文有系统化的认识,并能根据课文举一反三,乃至发表自己的新见解。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在布置作业时还可设计“弹性作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作业要求,做到目标多元化,便是注重了对独特性的体现。

四、加强体验性教学

体验是使学生进入生活实践,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才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生不仅理解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比如国庆节到了,让学生办一份儿迎国庆的“手抄报”,作为献给伟大祖国的贺礼。内容主要是反映祖国建设的成就和家乡的变化,材料可以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渠道去搜集,也可以实地采访、调查等方式,以后自己写一写。这一活动,不但能提高学生搜集资料、阅读、习作、设计等能力,更能引起学生对祖国发展的关注,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基于此,我们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去活动、去操作、去实践、去探究、去经历。

五、培养质疑能力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能力,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更不可能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是提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提出“我们知道或懂得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多思、多想、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学生从不敢问到敢于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质疑,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后再去释疑。如果是经过学习,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疑问,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再经过老师的提示,问题便会得到解决,学生对该疑问的解答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是学习任务以外的疑问,要适当的处理;如果是具有导向性、启发性的疑问,要表扬提问的学生,并组织讨论研究。总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要坚持正面引导,以表扬为主。对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固然要加以表扬,对提出问题质量不高的学生也要加以鼓励,肯定他们的积极态度。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到长足发展。

总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多学习多思考,进而创新性地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培养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猜你喜欢

独立性课文能力
独立品格培养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做最好的自己
关于事件独立性的两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