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21-12-03福建省厦门市柑岭中学卢和志

亚太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卧室生物情境

福建省厦门市柑岭中学 卢和志

生物学科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学科里的知识很多都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自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因此,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关注生活的点点滴滴,善于发现生活中有关生物的知识,把生活、社会生产的相关知识和生物学科知识相结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的时候,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设计的多样化教学情境,可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一、生活情境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创设教学情境要从学生息息相关的实际生活出发,这样才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堂活动中去,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将生活中的情境作为课堂导入,能驱动学生去发现生活中与生物相关的学科知识,让学生有欲望去探究身边的问题,从而主动去探索其中的奥秘。这样能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主动从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构建新的与之相联系的新知识,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新知的能力,提高生物学习效率。

(二)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

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的生活中蕴涵着很多知识。教师通过生活情境的导入,让学生从丰富的生活经验中得到有趣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新知识、激发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系统的初中生物知识,让生活常识与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做到知识与实践的衔接,从而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懂得如何学以致用,透过生活的现象看到知识的本质,以便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在生活中,从而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由于教师引入的是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贴合学生的生活,也高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够让学生重新建构知识,有利于学生把新旧知识高效地联合在一起。教师创设情境是将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常识带入课堂,能给学生带来一种熟悉的、真实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心理上的放松,从而更好地刺激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自然。而且,教师在引入生活情境的时候,使用的语言也是比较生活化的,这能够让学生感受课堂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同时形成一种默契十足、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将生活情境运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情境要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和学生所学的知识相互联系,比如一只昆虫、路边的一棵树、公园里的一丛花,这些身边的景物与事物都可以引入课堂,都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的生活情境,因为生物学科就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师在导入课堂的时候,可以提前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采访调查学生身边真实的生活情境,备课要备充分,不仅要备教材、备学情,更要备学生,所谓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虽然教师上课,学生学习不是战场,但胜似战场,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共同战胜新知识的战场。而且,教师通过把教学内容生活化,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生活,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产生想要努力学习的心理,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生物知识。

例如,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认识生物”是学生接触生物的第一节课,教师教学更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让学生在第一节课就爱上生物。教师在介绍“生物”这个名词之后,可让学生试着回忆生活中自己所见过的生物都有哪些,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生物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如能呼吸、可以遗传和变异、能生长和繁殖等。然后给学生布置小组作业,由教师命题,给每一个小组一个特定的生活情境,分别让不同的小组找出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的有关生物,然后在课堂进行分享,回答生物数量最多的那一组获胜,并获得相应的奖励。比如,小组1的任务是找出花园里的生物,小组2的任务是找出菜市场里的生物,小组3的任务是找出自己家里的生物。在小组做汇报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应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将亲身体验带入课堂教学

要想让生物课堂更加真实、有吸引力,只有教师的讲述是不够的,要想方设法引入学生的观点,让学生把亲身的体验带入课堂,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学习的真实性,有利于学生接受课本上的新知识。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亲身体验,这会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也可以帮助学生日后更好地回忆知识,并且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联想,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回忆类似的经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尤其是课本上的抽象知识,这种通过自身经历分享的方式,能有效地把生活和知识联系起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讲述自己卧室放绿植,测空气质量的亲身经历。在课堂的导入部分,由教师引入话题:“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于是在卧室摆放很多绿植,这样的做法正确吗?”首先,教师就这个问题做个亲身的实验,在家里的一间卧室放了五盆各种各样的绿植,在另一间卧室不放绿植,使用家用的空气质量检测仪器,通过几天的对照实验得出结论。在白天,放绿植的卧室比不放绿植的卧室空气质量好,到了夜晚,放绿植的卧室比不放绿植的卧室空气质量差,且室内氧气含量少。这充分说明了植物在夜晚放进卧室并不利于人体的身体健康,因为卧室空间小,晚上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造成室内氧气含量下降。通过教师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怎么进行呼吸作用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情境教学

初中生物教学中,很多生物知识都是对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且初中的学生处于青春期,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充满好奇和活力。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把生活中的情景在课堂上再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了解角色,准备服装和道具,可以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牢牢地理解和吸收新的知识,同时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班级学习的氛围,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寓教于乐,让学生觉得学习生物是一种享受,从而爱上生物。

例如,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人的由来”这一节课,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时期的人,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道具,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从猿类到人类的进化,通过学生扮演的特点让其他同学猜测该同学扮演的是什么角色,然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此时那些表演的学生就可以更好地对自己代入的角色加深印象,从而更好地掌握人类的进化,台下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戏剧化的表演记住当堂的重点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生物的教学是具有趣味性的,生物教学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抓住教学契机,采用生活情境导入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同时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意识到生物知识无处不在,让学生更愿意学习生物,更愿意去发现生活中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生物成绩的提高,进而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卧室生物情境
My Bedroom卧室里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查理的卧室
第12话 完美生物
护患情境会话
放在卧室里的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