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美术特长生审美素养培养策略

2021-12-03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十中学张春艳

亚太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经典作品特长生美术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十中学 张春艳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将培养美术素养作为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融入美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审美教育是美术学科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是美术教学的主要活动。艺术学校的美术教学,作为高中美术教学的一部分,同样承担着实施审美教育,驱动学生发展审美素养的重任。但是,从当前的艺术学校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功利思想的影响下,将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作为教学重点,一味地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美术知识,训练美术技能,直接将审美教育排挤在课堂外,影响了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高考是选拔人才的活动,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新高考选拔的是“五育并举”的人才。这表明,审美素养成为美术新高考的考查重点。而且,缺乏审美素养的学生,是无法被称作合格人才的,将难以适应今后的社会生活。立足课标要求、新高考要求以及学生发展需求,艺术学校的美术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改变观念,将审美教育融入教学,同时应用多样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转变审美认识

审美认识是美术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融入审美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从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艺术学校的部分美术教师没有融入审美教育,是因为他们审美认识不当。因此,要想有效地针对美术特长生开展美术审美教育,使他们形成审美素养,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构正确的审美认识。

为了实现这一点,笔者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储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尤其注重提升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一般情况下,笔者会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文化知识、艺术概论等内容,在大量知识内容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地会感受到美术学科的审美价值,端正态度。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则打破过去单一的示范作画的步骤,将分析、点评等融入其中,驱动学生自主地进行鉴赏,感知美。比如,笔者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石膏头像几何化的过程中,会直接地展现块面的石膏和人物头像,驱动学生多角度地进行观察、分析,借此体验不同形式的结构特点带来的审美,受到审美熏陶,同时自然而然地掌握素描绘画的规律。

此外,我们当前处于审美泛化的社会,美是无处不在的。笔者为了培养学生审美素养,还打破课堂的限制,鼓励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用自己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发现美、认识美,由此形成审美观,为创造美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获取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是学生发展审美素养的关键。丰富的审美经验可以使学生对美建构正确的认知,并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久而久之地形成审美素养。所以,在针对美术特长生实施审美教育的时候,笔者应用多样教学方法引导他们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

(一)改善学习环境

环境是影响个体成长、发展的主要因素。画室是美术特长生进行美术学习的主要场所,画室环境对特长生的审美态度以及审美素养的养成有直接影响。因此,笔者改善画室环境,使学生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积累审美经验。

硬环境是画室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序的硬环境可以大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步骤地摆列美术作品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对美产生无限的向往之情,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熏陶。基于此,笔者在改善画室硬环境的时候,会将一些新颖的物品,如红红的大枣、新鲜的水果、造型独特的花篮等,组合进行静物摆放。如此摆放东西,可以在吸引学生眼球的同时,使他们经历不同的组合形式,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由此产生审美快感,乐于体验审美活动。

软环境也是画室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审美活动中的审美情感。浓厚的审美情感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审美活动,自然而然地做出审美判断,促进审美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软环境建构与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单向地灌输,是难以使学生获得审美情感的。对此,笔者采用座谈式教学法,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拉近与学生的关系,慢慢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使学生获得人文关怀,感受到人性美,获得创造美的灵感。

(二)综合利用感知

审美素养的形成与审美感知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研究表明,当个体的审美感知越细致、越充分的时候,其审美联想就越活跃,审美情感就越丰富。所以,在针对特长生开展美术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重视发展他们的审美感知。众所周知,审美感知是以多种感官活动为基础,逐步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笔者往往综合利用学生的感官,驱动他们进行审美感知。

以写生为例,这是学生进行多种感官的活动,是学生发展审美感知能力的载体。在开展写生教学的时候,笔者会采取多样方式调动学生的感官。比如,在过去,学生在进行写生的时候,往往单纯地发挥视觉作用。对此,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使学生在音乐和写生对象的作用下,发挥视觉和听觉作用,由此实现想象。在此过程中,笔者还会鼓励学生触摸写生对象,在视觉和触觉作用下建立直接经验。如此可以使学生自主地发挥创造力,使用不同的线条方向和罗列次序,建构不同的质感,自然而然地创造美。

(三)体验实践活动

实践是获得灵感的源泉。审美是具有主体性的活动,需要学生通过具体的体验来获取。就美术特长生而言,参加美术技能训练活动,是他们形成美术审美观的直接途径。教师在开展美术技能训练活动的时候,往往会引导学生进行造型训练、色彩训练、创作训练等。但是,如此训练较为机械,学生掌握的技能是较为固化的。比如,在日常素描静物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教给学生绘画技巧,借此使他们形成绘画技能。但是,在考试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只能照搬学会的技巧,利用原有的表现技法来表现早已发生了变化的考试内容。造成此问题的原因是,教师机械地进行技能训练致使学生审美经验不足。解决此问题,需要教师以日常活动为基础,脚踏实地地引导学生体验多样活动,逐步地积累审美经验,为实现以不变应万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实现这一点,在实施美术教学的时候,笔者会根据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实践活动,将学生带到博物馆和美术馆,使学生近距离地与美术作品进行互动,受到美术作品中的美的触动。尤其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会打破固有思维,分析、评判这些作品中的表现方法,积累审美经验。此外,学生还可以有效地开阔视野,感受多种多样的美,促进思维的发散,为形成审美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融入经典作品

专业技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会占据审美教育时间,阻碍学生审美素养的形成。审美素养的培养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的活动,需要不断地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展现经典作品,使学生在欣赏经典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大师对生活的态度,多角度地鉴赏,有利于学生发展审美素养。基于此,在针对特长生开展美术教学的时候,笔者会选择适宜的经典作品,将其应用到教学中,驱动学生了解、感受,增强艺术表现力。

以色彩为例,经典作品中的色彩应用是令人赞叹的。以色彩为中心选择经典作品,可以使学生在与经典作品互动的过程中,提升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认识水平,潜移默化地发展美术审美素养。比如,笔者为学生选择了塞尚的系列作品,驱动学生感受塞尚是如何利用几何因素塑造外部形体结构、如何用色彩的冷暖关系塑造物体的体积和空间感的。

总而言之,培养美术特长生审美素养是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艺术学校的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以审美素养培养为目的,改进传统教学,转变审美认识,引导学生在多样活动中积累审美经验,锻炼审美能力,逐步地形成审美素养,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经典作品特长生美术
为什么读经典(节选)
创意美术
感悟经典作品 提升美术素养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撷英 经典时期的经典作品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古典音乐欣赏与时代的融合——经典作品欣赏引发的思考
别让速成“特长生”损害高考公平
刍议体育特长生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