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问题探析
——以山东聊城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2021-12-03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聊城支部党组织

陈 俊

(辽宁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大连 116029)

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面临着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成为新形势下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从宏观层面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所处环境、主要任务及工作重心转移的变化,党面临着诸多严峻的考验。从微观层面分析,党的基层组织既有着整合中国社会基层的强大能量,也存在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转型升级的问题。因此,党必须采取措施和方法纯洁基层党组织,开展整风运动、整党运动,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管理,进一步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打牢聊城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

在新的政治形势下,“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必须学会在城市中向帝国主义者、国民党、资产阶级作政治、经济和文化斗争,并向帝国主义者作外交斗争。既要学会同他们作公开的斗争,又要学会同他们作隐蔽的斗争。”在这一政策指导下,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聊城地区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基层党组织对新情况掌握不好、探索形成于民主革命时期的基层党建理论不适应和平环境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发展、干部的数量质量有待提高、基层党组织面临着纯洁度的考验、老区半老区基层党组织分布不均衡且发展程度差异大”等问题,结合中央整党要求,聊城地委对基层党组织进行了整顿。

第一,党的科学理论的运用。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要结合实际,根据每个地区的优缺点具体分析,团结一致,将中央的决策部署“一盘棋式”的统一落实下去,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第二,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通过建立健全包括组织设置、生活及管理等在内的组织制度体系,坚持完善“三会一课”及联系群众制度等,不断提高党的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真正将制度建设、基层党组织体系的效用发挥出来。

第三,不断探索、完善基层党建理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要不断适应聊城区委、地委刚刚成立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积极向人民群众请教学习,不断探索、完善聊城地区基层党建理论。

二、开展整风运动和整党运动

(一)聊城地区的整风运动

1950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在党的领导干部中进行整风运动;1950年6月,党中央召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着重强调,“全党应在1950年夏秋冬三季,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提高干部和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克服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改善党和人民的关系”。全党必须自上而下地开展整风运动,着重解决干部思想,提高政治觉悟。

聊城党委在这一政策指示下迅速展开对党风问题的整治。1950年在省委的领导下,开展整风运动,讲解“党员标准八项条件”,号召乡村党员与干部大胆揭发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行为,充分发扬民主,大胆提倡自上而下的批评。各县、镇、区中共党委及各党组、直属机关支部对下发的关于整风的指示应认真研究执行,责成宣传、纪律检查等有关部门,具体组织与领导这一学习、讨论与批判,并应将所属组织讨论检查的结果逐级上报。

这场整风运动,增强了聊城地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官僚主义与命令主义、骄傲自满的情绪,有利于接下来的整党运动,为全党大规模的思想教育、互助生产运动及三反五反斗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聊城地区的整党运动

1950年的整风运动,初步整顿了基层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但并未全面整顿基层党组织。党中央决定“以三年时间实现整党。其步骤,以一年时间(1951年)普遍进行关于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教育,进行典型试验,然后根据经验进行整党,城市可以在1951年进行整党”。从1951年开始,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大规模地整顿基层党组织。聊城地区经过人民民主统战政策的学习,结合整党要求和纯洁基层党组织的考验,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共产主义的教育,密切党群关系,纯洁党的组织,始终坚持“不独不要担负什么艰险,而且可以获得个人的许多保障以及荣誉、地位等”,在治党过程中加强各组织的教育,提高思想觉悟,整顿各组织进行生产建设工作。

结合1950年9月19日《聊城地委整党计划草案》和1953年整党办公室发布的通报——《聊城四区董桥乡整党工作是怎么样进行的?》等文件,分析总结聊城地区整党工作,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摸清情况,制定整党计划,这是整党工作的前提条件。

二是加强中共党员八大标准的教育,这是整党工作的关键一步。在《聊城四区董桥乡整党工作是怎么样进行的?》一文中,整党要求“进村首先从检查总结生产活动种麦入手,了解情况”。部分党员干部存在厌烦情绪,后来经过教育,明确了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由此可见,八大标准的教育是很受欢迎的。

三是在进行党员八项标准之后,进行党员登记工作,这是整党工作的重要环节。《聊城四区董桥乡整党工作是怎么样进行的?》中,对于“党员登记”这个问题进行了以下描述,“在党的教育提高的基础上动员,两天时间号召党员考虑成熟随意登记,最终二十九位党员都进行了登记”。党员登记是每个党员自己做激烈思想斗争的过程,进一步提高了其思想觉悟。

四是严查处理,选举支委会,这是整党工作的最后一步。根据共产党标准条件进行锁定,启发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新中国成立初期,聊城基层党组织面临着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考验。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聊城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亟须处理的问题。

第一,加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党一直保持“扎根群众、不断学习”的优良作风,1949年聊城新地委成立之后,更加注重党员干部理论知识的学习。1953年,下发《关于建立经常支部领导、教育工作的几点补充意见》。1955年,下发《关于1955年干部理论学习计划》,各机关干部集中进行学习,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了干部学习计划。

第二,加强党组织对干部的调配选拔与培养锻炼工作,有计划地贯彻德才兼备的政策,以群众路线提拔干部,保证大批上调干部的需要。

第三,重视党组织对干部福利和奖惩工作,及时全面地了解干部思想,对优秀干部进行表扬,树立方向,坚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信仰。

四、整顿聊城地区老区、半老区基层党组织

(一)整顿农村支部工作

根据对聊城县情况的考察,各支部缺乏领导和教育,党员水平低。例如,“1954年聊城县委宣传部关于加强农村支部教育工作的意见:我县农村支部教育工作,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战斗力有所增强,但不少支部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阶级路线”,今后必须使党务干部加强支部领导,整顿农村支部工作。首先,将各区已经结束的一批整党乡和生产乡,划为重点区,在整党教育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共产党员与共产主义的教育;其次,对于一般乡也要进行领导,进行党员基本的组织互助合作政策与时事政策教育,推动工作;最后,对支部建立区村领导支部教育传授站(合并一个会),以区村领导传授站实现区对支部的领导。

(二)整顿机关党务工作

机关党务工作是机关党员干部是否发挥骨干核心领导作用,检验其水平是否提高的基本和关键,党一直重视加强这一工作。1953年《聊城县委组织部组织工作报告》中,关于机关党务工作特提出以下意见:(1)坚持总支会每月召开一次,研究计划各分支的党务工作;(2)党课每月一次,(干部多数下乡工作例外),进行共产党员与共产主义的教育;(3)每星期过小组生活,形成工作会的偏向;(4)各机关进行工作时从党内做起;(5)对各分支各小组党员进行表扬与批评,在党内有计划地开展反倾向斗争;(6)按期完成机关建党,保证合乎标准。

(三)整顿城镇支部工作

为了适应新中国成立初期形势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城镇的领导作用,各级党委必须加强领导,组织相关部门做出计划并认真执行,定期检查,做好工作。

首先,各级党委必须将城镇工作提到党的议事日程上来,定期研究,做出计划并及时检查,加强对城镇工作的领导;其次,各区所驻地的较大集镇(不在集镇住的例外),要建立集镇工作委员会;再次,建立城镇支部会议制度,每半月召开一次,如果有必要,可随时召开会议。

新中国成立初期,聊城地区整顿基层党组织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党的领导下,聊城地区基层党组织体系不断发展完善,整风整党运动效果明显,纯洁了基层党组织,加强了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了党的领导力和控制力,夯实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加强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重点加强老区和半老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径,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体系作为党最基础的组织体系和实现有效领导的组织依托作用。

在此基础上,聊城地区积极贯彻中央整党要求,开展整风整党运动,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对广大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党组织自身的战斗力,积极完成党中央关于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与镇压反革命运动的任务,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与总任务,大力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奠定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

聊城地区整顿基层党组织也存在一些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基层党建理论在很多方面不能很好地适应和平建设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认识上还存在着些许不成熟的地方;在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对于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模糊,在其政治功能与领导核心功能之间来回切换,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其政治功能的发挥。

五、聊城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启示

第一,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更好地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应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重构覆盖全社会的网络化基层党组织体系,探索建设完善基层党组织的新路径,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基层党组织进行正确合理地定位,加强其政治功能,使基层党组织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

第二,新时期必须紧密结合时代要求,完善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坚持完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及联系群众制度等,真正将制度建设与基层党组织体系的效用发挥到实处。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应通过建立非权力性的权威,克服过去行政命令的工作方法,采用说服教育的方式方法。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网络化、大数据带来了多渠道、多途径的宣传教育方式,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创新点,使我们可以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式方法,积极向群众学习请教,更好地融入群众,密切党同人民的关系。

基层党组织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不断努力加强创新,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其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猜你喜欢

聊城支部党组织
支部联建润“甘泉”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The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Guzheng on people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聊城,宛在水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