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价止跌回升还会大幅反弹吗?

2021-12-03

北方牧业 2021年22期
关键词:猪价存栏屠宰

一度跌到成本线以下的猪肉, 价格终于回升了。

根据中国养猪网最新信息,11 月6 日,全国外三元猪均价为17.08 元/千克, 环比上涨60.68%;内三元猪均价为16.71 元/千克,环比上涨60.83%;土杂猪均价为16.32 元/千克,环比上涨63.20%。

止跌回涨的势头事实上自10 月就已开始,目前,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黑龙江省以外, 其他所有地区都涨到了8 元以上。 四川省、重庆市、浙江省三地直接上涨到9 元以上,直逼10 元。

猪价上涨出乎行业预料,因为按照以往“猪周期”的运行轨迹,当前背景下,猪肉价格依旧处于下行通道。 那么,这一轮的猪肉价格上涨原因是什么? 从我国生猪养殖的基本面看,接下来猪肉价格走势又将如何?

农业农村部:供给充裕,基本面没有改变

猪肉价格企稳, 与今年国内的生猪生产恢复状况密切相关。

近日农业农村部举行的今冬明春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情况发布会介绍, 生猪生产到今年二季度已经完全恢复。 今年6 月份到9 月份,全国出栏肥猪平均价格一路下降, 降到了成本线以下。 四季度进入猪肉消费旺季,市场价格有所回升,最近几天在震荡趋稳。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1 月3 日, 全国活猪平均价格每千克16.04元, 略高于养殖成本线, 养殖亏损情况有所缓解。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光华表示,根据分析,近期猪肉价格回升主要原因是消费拉动, 市场供应相对宽松这个基本面并没有改变。 9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屠宰的生猪是2509 万头,同比增长95.2%。 10 月份,屠宰生猪的数量就更多了,达到了3023 万头,同比增长111%。

从今年前三季度的情况看, 生猪养殖和屠宰量都在增加。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猪肉产量增长38%。生猪出栏达到49193 万头,同比增长35.9%。 生猪存栏43764 万头,同比增长18.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459 万头, 增长16.7%, 较6 月份的4564 万头下降105 万头。

从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来看,1~9 月份累计同比增加60.7%, 其中5 月份开始屠宰量均高于1 月份,6 月份开始均在2100 万头以上,8 月份和9 月份同比增幅均超过95%。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生猪供应相对过剩的局面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

“生猪供应相对过剩的局面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目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仍比正常保有量多6%,预计到明年年初才能调整到合理的水平。 ”陈光华表示。

陈光华说,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按照生猪产能调控方案的要求, 紧盯全国和各地的能繁母猪保有量变化情况,及时发布预警,落实分级调控责任,上下联动稳定生猪生产。

专家:需求量增加带来短暂上涨

从统计数据看,6 月底和10 月初, 生猪和猪肉价格确有触底反弹且回升幅度较大。

6 月底猪价跌至13.76 元/千克后触底反弹,7 月第4 周反弹至15.93 元/千克后再次持续回落,10 月第1 周生猪和猪肉价格分别降至11.54 元/千克和21.05 元/千克的低位后开始反弹,10 月第3 周涨至13.40 元/千克,猪肉价格回升至22.58 元/千克, 同比分别下跌57.7%和55.3%。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分析, 本轮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猪价跌至低位后市场具有反弹需求。国庆后猪价跌至低位,部分地区跌至10 元/千克以下,在市场机制下猪价具有一定的反弹需求。

二是冻猪肉收储提振。 10 月10 日收储3万吨中央储备肉, 同时多地也开始地方冻猪肉收储, 对市场心理预期和猪价起到了明显的提振作用。

三是猪价较低刺激消费回暖。 北方猪肉消费增加明显,南方四川、湖北等地灌腊肠现象增多, 市场大肥猪需求旺盛带动大猪价格高于标猪。 9 月底大猪存栏已经明显下降,导致大猪供应有限,大猪价格高于标猪1 元/千克上下,主要原因是腊肉制作提升了大猪的需求。

四是猪价回暖再次带动养殖户压栏。 受猪价加快上涨影响, 养殖端看涨后期惜售情绪浓厚,生猪出栏积极性下降,导致短时间内市场供应收紧。

朱增勇认为, 两次猪价反弹共同点分别是猪价超跌、 冻猪肉收储提振以及短期消费支撑和提振, 不同点是国庆后消费提振空间高于6月底、大猪存栏比重明显下降,因此第二次猪价反弹速度和时间均高于上次, 后期消费的短期变动将影响反弹时间和空间。

价格或将再次下跌,做好生产管理应对

实际上, 目前国内生猪生产还处在惯性增加阶段。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3 月份以来,全国规模猪场每个月新生仔猪数量都在3000 万头以上,并持续增长。 这些仔猪育肥6 个月之后就可以出栏上市,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的一季度,上市的肥猪同比还会明显增长, 生猪供应相对过剩的局面还会持续。

生猪产能惯性增加, 四季度生猪出栏量预计创全年最高水平。

根据统计数据, 一至三季度生猪出栏量分别同比增加30.6%、38.6%和39.4%,预计四季度出栏量将高于前三季度的季度出栏量; 一至三季度猪肉产量分别增加31.9%、40.2%和43.1%,全年猪肉产量预计在5400 万吨以上。

从猪肉进口来看, 四季度预计月进口量维持在20 万吨上下,全年猪肉进口或在360 万吨左右。 从猪肉供给量来看,一至三季度分别同比增加31%、36%和34%,四季度猪价仍然存在明显的供给压力。 四季度新生仔猪供应量呈现高位仍将会保持一段时间, 预计出栏量增长趋势将会延续到2022 年上半年。

此外,能繁母猪产能将会继续调整。

从7 月份开始能繁母猪存栏连续3 个月下降,且环比降幅呈现增大趋势。 7 月份后备母猪转商品猪以及母猪淘汰量增多, 淘汰的主要是三元杂母猪以及落后产能的二元母猪, 三元杂母猪占能繁母猪存栏比重或已经降至10%~20%。

分地域来看, 北方地区母猪淘汰力度高于南方地区,东北地区淘汰力度较大,同时中小、散户高于规模养殖企业, 规模养殖企业上半年仍处于产能释放阶段, 在产能调减速度和规模上要小于散户和小型养殖户。

一般情况下, 亏损3 个月以上后母猪淘汰力度会加大,预计四季度母猪淘汰率会增大,母猪存栏量仍有再降空间。

因此,朱增勇判断,经历短暂上涨之后,到11 月中旬后,猪肉价格还将出现一轮下跌。

朱增勇建议, 为防止生猪生产和供应出现大的起落,在抓好生猪产能调减的同时,养殖户应该在政府主管部门生产和市场监测信息引导下,加快淘汰低产母猪,提升能繁猪效率,保障高效母猪产能,做好生产管理,降低生产成本,顺势出栏肥猪。 同时,冬季属于发生重大动物疫病风险较高的时期,应做好生物安全措施,降低疫病风险,保障生产经营的稳定性。

猜你喜欢

猪价存栏屠宰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市场猪源紧张 猪价企稳回升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消费低迷供需博弈 全国猪价大致稳定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猪价见底了吗?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