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用中药需辨证按时进药讲究多

2021-12-03修正

青春期健康 2021年3期
关键词:升阳益气中成药

文/修正

生病服用中药能否奏效,除了处方是否对症,还得讲究服药的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服药,药物疗效差异很大,所以合理选择服药时间,才能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

清晨。清晨空腹时宜服用具有滋补作用,尤其是滋补肾阳的药物,在早餐前服用,以利于滋补药物的充分吸收;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用,可使药物迅速进入胃肠,并保持较高的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利水湿药、催吐药亦宜清晨空腹服用。

午前。上午宜服用益气升阳药、发汗解表透邪药。午前为阳之分,当发汗;午后阴之分,不当发汗。还要强调益气升阳药在午前服用,益气升阳药之所以午前服用,乃“使人阳气易达故也”。

午后。下午或入夜宜服用泻下药(如大承气汤)。泻下药“乃当日巳午之后,为阴之分时下之。”(巳时:即上午9 至11 点;午时:即上午11 至午后1 点)。

睡前。一般在临睡前15~30 分钟,宜服用镇静安眠药、滋养阴血药。入夜是脏腑功能最低的时候,如在此时服用滋阴进补药,就如雪中送炭,效力倍增。

隔夜。宜服用驱虫药,如乌梅丸一般睡前服1 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1 次,以利于药物的充分吸收,便于将虫体杀死排出体外。

饭前。一般在饭前30~60 分钟服药。治疗病位在下(如肠道、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宜饭前服用,以使药性下达,因为在空腹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进入肠道,较多地被吸收,从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饭后。一般在饭后15~30 分钟服药。治疗病位在上(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疾病,宜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健胃药及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用,这样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黏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物,也宜在饭后服用,以避免毒性药物吸收太快而发生不良反应。

餐间。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

中药服用不但要讲究适当的服药时间,还要讲究服药次数和药物的温度,这样才会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服药次数。一般来说,中药汤剂通常每天口服2 次(上午9~10 点,下午3~4 点,此时服用吸收较好)。但急性重病则不拘时间、次数,应根据医师的医嘱,尽快服药或频服,有的甚至可每隔1~2 小时服1 次,或每隔4 小时左右服药1 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药力持续,进而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病情。

服药温度。大多数中药宜温服,发汗药须乘热服下以助药力,而清热药最好放凉后服用。但也要根据个体的差异自行掌握,如果平素脾胃虚寒,或者年老体弱,还是温服比较妥当。

总之,服用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以尽量发挥药物的预防、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服用中药前后1 小时左右可以喝水,但最好不要喝咖啡、牛奶、豆浆或茶等,以免中药成分与茶、咖啡因及蛋白质等发生化学反应,影响中药疗效。

服用中成药要知晓其四大禁忌,这样才能避免影响药效或产生副作用。

一忌不按方法和疗程服药。中成药用药也讲究服法和疗程。一般情况下医生会给予指导,服法在药品说明书上也有标示,因此在服药前要请教医生或看清说明书。

二忌盲目用药。一些糖浆膏剂切忌口对瓶直接服用,以免口中微生物进入瓶中形成污染。使用中成药前亦需辨证施治,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切忌自行盲目用药。滋补药也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三忌潮湿、高温和日晒。中药受潮、遇高温后易发生霉变、松碎等情况,进而影响药效。

四忌使用过期中成药。中成药同西药一样有保质期,因而买药服药前要仔细看包装或读说明书,如果已过期则坚决不买不服。购买时还应看清出厂日期,超过1~2 年的坚决不买。服药前还应观察药物性状和气味,如果发现有霉变、虫蛀、粘连、变色、异味或汤药中有絮状物、沉淀物时,则不能服用,要及时将其处理。

猜你喜欢

升阳益气中成药
儿童中成药处方合理性审核规则优化及相关问题探讨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孕妇需要慎用的几类中成药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IBM将启动 史上最大收购
升阳通降法治疗胃下垂48例
益气补肾化瘀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6例
怎样选用中成药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