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来养生重护阳

2021-12-03华澜

青春期健康 2021年3期
关键词:护肝风邪立春

文/华澜

立春,预示春天的来临。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春天来了,养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护肝和调节心情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春天的开始。因为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春季养生主要是护肝和调节心情。中医认为,心情舒畅,既可防止肝火上升,又有利于阳气生长,因此,要力戒暴怒,忌心情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良好的心态。

结合地区和气候实际养生

从节气上看,尽管立春是春天的开始,但气温还是非常寒冷。因此,人们应该结合地区和气候实际进行养生和保健。从往年的气候变化来看,立春后的一段时间里,天气乍暖还寒,气候变化仍较大,此时人体随着春季的到来也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不宜过早减少棉衣物,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应谨慎,不可骤减。“春捂秋冻”这条保健谚语告诉人们: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容易损阳气,稍受风寒,易发宿疾。这时候如果出汗,应及时擦去,切勿敞开胸怀让风劲吹。春天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

注意保健防病

立春后的气候特征是“以风气为主令”,即“风邪”,而风邪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素,也常与其他邪气兼夹为病。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在人体阳气初生时,温热毒邪也开始活跃,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如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同时,由于风邪善行数变,病变范围广,变化无定,上下窜扰,逆上可直达额顶,犯下可侵腰膝,加之“风胜则动”,凡见肢体运行异常,如抽搐、痉挛、颤抖、颈项强直等,往往责之于风邪致病。

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上,一要顺应气候的变化增减衣服;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三要注意休息和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此外,注意口鼻保健。在起居方面也要顺应自然,适当增加室外活动,使身体的“冬藏”状态改变,开始适应春天的到来,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春季养生四大原则

1.早起早睡。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昂然,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顺应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

2.每天梳头百下。《养生论》云:“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3.少吃补品和盐。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但是立春后进补要适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生于自然,应顺应自然规律。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但立春之后的这段时间,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4.多吃韭菜香菜。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猜你喜欢

护肝风邪立春
农事 立春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农事 立春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护肝食物有哪些?
春季养生六个字 春捂 养胃 护肝
春天护肝:记好三个“五”
初春是养生护肝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