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汉文化”视域下新汉风城市景观建筑的设计实践

2021-12-03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园林建筑设计特征

杨 琼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州 221114)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深化的进程中,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建筑设计风格越来越重要,我国古代建筑本身就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设计特征,是中华古代文明的重要表现,因此,在现代城市景观建筑设计中,将“两汉文化”融入其中,不仅展现了我国古文明的辉煌历史,而且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中华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过程。

一、两汉文化与新汉风建筑概述

两汉文化指我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汉”两个时期的文化总和,该时期经济繁荣,海内外交流丰富,形成了儒、道、佛三种主流文化协同发展的局面,促进了汉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并达到了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汉代建筑受到的文化影响也十分丰富,首先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其建筑总体风格呈大气磅礴、厚重庄严的体态;而阴阳五行的宇宙观,为其建筑结构以及天人交互建立了根本依据;此外在齐楚文化影响下,其建筑特征也表现出对楚国文化的传承。

“新汉风”建筑风格则是指以当前的建筑工艺为基础,结合现代人们的审美,将汉代建筑艺术中展现的思想、文化与方法融入其中,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既体现汉代建筑艺术的本质与精髓,又能够超越其表象,满足当代人们的审美追求与建筑用途,进而形成的一种建筑风格。

目前“新汉风”主要展现出两种设计思路,“汉而新”讲究传承至上,创新为辅,通过沿用汉代建筑的布局、形象、材料以及色彩等方式,传承其形式与精神内核;“新而汉”则更注重创新,既要在外在形式上突破汉代建筑的形象,又要遵循现代建筑的基本语境,同时要通过设计理念展现汉代建筑的神韵。

二、汉代建筑设计的规律与基本特征

(一)平面布局

汉代建筑乃至其城市布局都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存,体现了我国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传承汉代建筑文化时,应以其布局特征入手,通过对汉代建筑的遗址的布局研究,可以发现汉代建筑主要表现出三方面的特点,第一为中轴对称,自汉唐以后所有皇家宫殿都采取该原则,以此形成权势的象征;而在民间,则采用以中央为主房,两侧为厢房,大门在中轴线上的设计方式。第二为封闭式围护,该布局主要出于安全考虑,通过高大围墙的封闭,将院子内部作为建筑经营的空间,同时也建立了家的象征意义。第三为深出檐,对于木造建筑来说,都讲究坐北朝南、遮阳避雨,通过深出檐的方式实现了建筑内外的过渡。

(二)建筑形态

汉代建筑对其外形与内在结构有着重要的关联要求,一方面要延续其建筑逻辑,体现其建筑形象的庄重与浑厚特征;另一方面则要与实际生活用途相关。从细节来说,屋脊曲线既表现了高贵雅致的气度,又具有减缓排水的功效,虽然南北方建筑、官民建筑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仍然表现出双重的建筑效果。又比如石基,这是中国建筑自古以来的传统,通过拾级而上的过程,展现了建筑的等级与主人的阶级,同时还具有防水患的功能,根据财力不同,其铺设的方式、材质也有所差异。此外还有斗拱、砖瓦饰等建筑结构,同样既具备装饰效果,又达到了减震、荷载、防水等作用。

(三)材料装饰

汉代建筑的材料与装饰具有其独特风格,从汉代出土的瓦当等物品中可以发现,其中有着各种纹样,比如神兽类的有龙纹、白虎纹、蟾蜍玉兔、朱雀纹等,图案类的有卷云纹、羊角形云纹等。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可以发现,汉代建筑的材料主要包括木材、石材、陶砖、夯土、金属等;而其色彩则根据建筑结构不同有所差异,比如宫中地面一般以朱丹为主,殿中采用黑漆,皇帝住所常使用青色等;墙壁则多采用白色与淡青色;柱子一般采取朱或紫两色。

三、新汉风城市景观建筑设计思路

(一)新汉风建筑创作理念

1.传承精神意境

在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中,大多数中国建筑师建立了以精神层面传承的基本共识,即通过以现代建筑艺术与传统的审美风格相结合,从形象与技术上突破传统,而把握其意境与韵味上的相通。如通过石材与木材的巧妙结合,可以展现建筑古朴的精神特征;利用宫殿建造时台基、墙身以及大门的配合,展现建筑厚重庄严的气势特征;又或者延续轴线对称、高台建筑以及门阙的设置,展现巍峨壮美的建筑形意;此外通过避山绕水,与环境的巧妙融合,还可以体现汉代建筑精神内涵。

2.延续美学特征

汉代建筑有其独立的美学特征,通过其建筑形制、布局、装饰、色彩等多元层次进行阐释,因此,在新汉风建筑设计中,需要延续其美学的表现方式,表现出其美学意象。首先,在建筑结构上,将斗拱、砖石、拱券等结构融入其中,可以直接展现建筑的古香古色;其次,利用汉代风格的装饰内容,如利用其各类纹饰装点墙壁,形成雕梁画栋的美感;又如延续汉代建筑的色彩风格,以灰色屋顶、雕花砖瓦、白色台阶、红色枋柱等,展现汉代的视觉美学;此外还可以通过“三段式”“中轴对称”“一堂二内”等结构特征,展现其建筑的布局之美。

3.多元文化吸收

两汉文化展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与优势,其广泛吸收了外来的文化特征,因此,在新汉风建筑设计中,也要延续汉代建筑与文化发展的特点,积极吸纳和接收多元文化,通过融合、改造,进一步弥补地域文化的缺陷,既展现出新时代建筑的特色,又体现了两汉文化“容纳万有”的根本精神,形成了协调统一但又变化丰富的风格形式。

(二)新汉风城市景观建筑设计导则

1.高低错落

受齐楚文化的影响,汉代建筑追求凌飞与灵动之势,要求建筑体态呈现上耸凌空的状态,展现出张扬与活跃的个性与美感,因此,在新汉风城市景观建筑设计中,应依据汉代建筑的基本形式,展现出高低错落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而根据城市的环境变化,结合周围的绿植景观等,呈现出高与低之间的动态变化效果。

2.三段式形态

汉代是三段式建筑形态成熟的时期,其总体呈现出坡屋顶、直屋脊、深出檐的特征,因此,在新汉风建筑设计中,则同样要把握三个阶段与层次的坐落变化,尤其对于城市景观建筑,其通常具有高层属性,在建造时就要以厚重之势建造基座,以汉代元素或生态融合的方式处理中段结构,顶部则采取坡屋顶、挑檐等方式,即可展现出新式三段式建筑的形态特征。

3.标志性建筑

在城市景观建筑设计中,标志性建筑是展现建筑形象、打造城市品牌的重点,而在新汉风建筑设计中,就可以利用两汉文化呈现标志的特征与效果,比如展现汉代的科学技术水平、还原汉代建筑形象、采用汉代文化的特殊象征纹饰等,通过标新立异的形象与细节,建立独特的标志建筑。

4.色彩调配

城市景观建筑作为城市的主体,同时也是其色彩特征的主要呈现内容,通常受到地理环境与民俗文化的影响,不同城市或建筑有着独特的色彩格调,而在新汉风建筑体系下,则应追随汉代古朴的色彩风格,以浅灰、土黄、赭石为主色调,同时运用生态色与朱红色进行点缀,凸显建筑的雄浑气魄。

5.建筑意象

新汉风城市景观建筑需要延续汉代建筑的基本意象,尤其在其外部形象与材料结构上,要以古朴简约为基本表现力,将大气磅礴、雄浑伟略、生态自然等意象融会贯通。

6.阙的应用

在汉代建筑中,阙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不仅是建筑的入口,同样也有重要的导向与标志意义,往往以高耸挺拔的形象展示,甚至还具备登高的用途。而在新汉风建筑设计中,阙的应用既可以实现对平面轴线布局的设计,还能作为建筑空间内部的轮廓线,同时以其独特的形象,还可以做成登高塔、建筑外电梯、人行天桥等形态,彰显古今建筑的融合效果。

7.布局设计

从布局角度来说,新汉风要延续汉代建筑的“天人合一”“全封闭围护”等布局方式,一方面,要保证建筑空间具有亲切感,让人、建筑以及环境相协调,具有灵动性与空间感;另一方面,在大型建筑或建筑群建造时,可采取合院式结构,在中庭位置达到良好的通风、采光效果。此外,还应以轴线串联的形式布置建筑结构,可以通过不对称设置,进一步突出现代的设计感,形成其独特的肌理。

四、新汉风建筑设计实践分析——以“徐派园林”为例

(一)“徐派园林”营建现状

“徐派园林”特指徐州地区的园林设计风格,是最新提出的设计概念,强调延续历史文化,彰显古风古韵,目前多以新汉风、仿明清等为主要风格,如彭祖园、诗博园等。由于“徐派园林”的建筑风格多变且迥异,杂糅的特点导致其“标识度”不断下降,要想独树一帜,彰显其建筑的独特性与文化脉络,就必须形成清晰的辨识度,而新汉风建筑风格作为“徐派园林”中重要的一个分支,不仅将两汉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提炼,将其文化本源与核心价值融于现代建筑之中,而且将汉代的审美气度与建筑形式与现代园林的技艺充分结合,真正做到了超越模仿、传承精髓、表现意蕴、古今合一的效果,新汉风也必将成为“徐派园林”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设计特征与风格

1.汉风屋面与屋顶

屋面与屋顶是汉代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构件之一,从各类出土文物中不难发现,其屋面存在硬山、悬山、歇山、攒尖和四阿顶等多种样式,而屋顶则展现出“反宇”形制的特征,那用屋脊覆盖屋顶两坡相交的缝隙,在脊端通过瓦当相叠或翘起等方式进行装饰。此外,汉代的瓦件分为筒瓦与板瓦两种,一般呈圆形,上面刻有文字或各类纹样。以上特征是汉代建筑屋顶结构的基本形制,同样也是徐州新汉风建筑呈现的基本效果,在“徐派园林”中多有运用。

2.汉代斗拱形式

斗拱在汉代建筑中已经普及运用,一般以“一斗三升”的形式出现,但也有单拱、重拱等形式。而“徐派园林”对于斗拱的应用也在逐步普及与深化,比如在楚王陵风景区与诗博园等已经建成的园林之中,就已经在使用斗拱这一建筑形制,但与汉代的简洁形式不同,在“徐派园林”中设计师将斗拱的特征进一步突出化,彰显出古朴、大气的意象特征,传递了一种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

3.墙身与柱体

在新汉风影响下,“徐派园林”对于墙身的设计要求非常之高,一方面其参考了汉代建筑的墙身特点,突出了壁带的设计感与艺术创作空间,另一方面优化了材质,放弃了传统木骨泥墙的结构,进一步加强了建筑的承重能力与稳定性。与此同时,柱体在“徐派园林”的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同样以汉代建筑中的圆柱体、八角形柱体和方形柱体为主。

4.台基

台基在我国古建筑中与屋顶、墙身具有同等的地位。根据徐州本地出图的汉代画像石中可以发现,其各类建筑包括厅堂、阙观等都有台基,并且呈现出高低各不相同的形式。在“徐派园林”设计中台基也展现出重要的新汉风特征,通过全面建设台基,不仅让人们感受到高低落差的层次感,而且还彰显了汉文化中的阶层与等级。

5.门窗

汉代的门窗也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一般呈矩形,但也有圆形或其他形状,窗棂一般呈斜方格状,也有直棂或横棂样式,甚至还有锁纹形,此外在门上或山墙之上也会设置窗口,门上多以横窗出现,山墙上则有方形、三角形、桃杏、圆形等形式各异的窗口。在“徐派园林”的设计中,对于门窗的设计也沿用了汉代的风格,同时融合了现代的钢化玻璃、合金、油漆等材质与技术,保证其门窗的采光效果更佳。

6.色彩和装饰及材料

此外,“徐派园林”在新汉风设计中,对于汉代建筑的装饰、色彩以及材质也有重要的传承意蕴。在色彩上,古代为防止木材潮湿虫蛀,采用厚重的油漆配以色彩、纹样进行装饰,既彰显了美观作用,又起到了保护效果,比如在斗拱、梁架、天花之上的彩绘装饰以及墙壁上的壁画,都表现出双重的工艺效果。而在“徐派园林”建筑设计时,同样也可以延续汉代的色彩格调与装饰效果,利用现代技术下的油漆等材料,结合汉代的各种纹样,比如兽纹、云纹等,又或者模拟汉代的材质外形,以此形成古色古香的建筑风味。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景观建筑的设计应进一步突出地域特征与文化特色,而受“两汉文化”的影响,汉代建筑风格是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参考与融合的重要内容,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一方面要挖掘汉代建筑特征的精髓与要点,传承其布局、结构以及色彩装饰等特征,另一方面要发挥现代建筑设计的优势,以更好的技术、材质以及多元文化为基础,全面推动新汉风建筑的发扬与普及。

猜你喜欢

园林建筑设计特征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抓特征解方程组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