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数学说理课堂的“四有”之道

2021-12-02李艳波

新教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小军四有除数

李艳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说理课堂就是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基础上懂得表达,在表达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的听内容转为主动学习、主动表述知识。笔者认为,有效的说理课堂要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实际出发,做好以下四点。

一、发散学生思维,让说理有据

说理有据,有据指的是在审题的过程中,要明晰题目中的条件,并懂得收集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解答。说理课堂的开展,需要让学生做到有据有理。“教师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陶行知的这一教育理念,倡导教师既要发挥在教学方面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发现意识、探究意识、表达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懂得发现数学信息,懂得表达数学关系,从而在说理中掌握知识。

如在教学“比多比少”时,教师出示题目:小红和小军各有10支铅笔,小红给小军5支后,小军比小红多多少支?题目一展示,个别学生没深入理解题意,没有认真审题,便草草地列式10-5=5(支)。此时,教师让其他学生判断分析这样做是否正确,为什么。学生经过思考说道:“10指的是每个人所拥有的铅笔数,10-5代表的是小红给小军后剩下的铅笔数,所以列式是错误的。”为引导学生找出并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教师让学生运用学具进行操作,并说说借笔的过程。学生边摆小棒边分析道:“小红给小军,就要从小红的10支铅笔里拿走5支给小军。小军接受了这5支,就要把小军的10支铅笔加上这5支。用小军现在的铅笔数减去小红现在的铅笔数就是所求的问题。即10-5=5(支),10+5=15(支),15-5=10(支),所以小军比小红多10支笔。”可以发现,教师在教学此类问题时,首先要让学生认真读题,看题目给出什么条件和要求什么问题,然后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及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学生有了清晰的思路后,就会表述出数量关系,也会解答出正确的答案。当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教师趁热打铁提问是否还有别的解题方法。这时,学生想到了运用以前学过的画图法:“通过画图(图1),小红给小军5支铅笔后,小红比原来少了5支铅笔,而小军就比原来多了5支铅笔。这样一多一少,两个人相差了2个5支,即5+5=10(支),所以小军比小红多10支笔。”

直观的图解,让低年级的学生能够一目了然把题目从抽象变具体,对题目信息理解得更加深刻,直观的图示也使学生的说理表达更有说服力。

二、加强训练,说理有效

说理有效,有效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探究新知,也在探究中提升表达能力。因此,课堂上要多创设让学生主动思考、敢于发言、勇于质疑的机会,让学生在说理表达中探究知识的关键点,感受学习的乐趣。

如在教学人教版二下“有余數除法”的内容后,教师提问:“为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同时呈现教材中的几道除法算式:9÷4=2……1,10÷4=2……2,11÷4=2……3,12÷4=3,13÷4=3……1,14÷4=3……2,15÷4=3……3。学生通过观察,回答说每个算式的除数都大于余数。个别学生举例说道:“是的,你看20÷3=6……2的除数是3,余数2,3>2。真的,余数比除数小。再举例,36÷7=5……1,除数是7,余数是1,7>1,余数还是比除数小。”另一个学生马上用小棒摆一摆进行验证,通过拼摆他反馈:“老师,我学着课本上的例子摆正方形,8根小棒正好可以摆两个正方形。9根小棒摆了2个正方形,还剩1根,继续接着摆下去的情况和课本上展示的一样,余数都比除数小。”最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本课后习题“分红果”的活动,让学生探究17个红果,要分给3只小刺猬,每只小刺猬可以分几个,还剩几个。学生用圈一圈、连一连的方法,发现每只刺猬可以分到5个,还剩2个,剩下的2个不能再给每只刺猬分一次,再次验证余数比除数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研究同一个问题,教师着重让学生通过举例计算找规律,动手操作找缘由等方法验证结论,让学生在多种探究情境中把握知识本质,力求说理达到预期效果。

三、让学生在观察中说理有法

说理有法,有法是指解决有难度的数学问题时要讲究方法,让学生通过全面思考,逐步探究知识的突破点,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内容、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进行引导与训练,而这样的训练过程可以借助语言这个工具,让学生把自己的解题方法说出来,在表述中逐渐规范数学解题思路。

如在学完“两位数减一位数”后,教师出示题目:小兰在做题的时候遇到如下算式□6-7=?,它的差是19、21、25中的一个,问方框可以填几,说说你的理由。教师引导:“这道题已经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学生分析道:“从算式可以看出,被减数是两位数,那么它可能是16、26、36……96。”另一学生说道:“减数是7。”教师:“那按减法的计算法则,差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因为6减7不够减,被减数无论是16到96中的哪一个,算式的差的个位上的数是9,也就是9、19、29……89。题目中只有19符合题意,因此可以推出方框中的数字是2。”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时,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处,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考,让学生在说理探究中提高思维能力。

四、认真观察说理有序

说理有序,有序是指学生在观察多个信息条件时,能够做到按一定顺序思考说理,做到不遗漏、不重复。教师应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题辨析力,做到有序全面观察,在有序观察中逐渐培养说理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上“数学广角——搭配(一)”时,教师出示题目:4个同学聚会,每两个人之间握一次手,那么一共握了几次手?生1:“老师,我们可以画正方形来解决,正方形的4个顶点就是4个朋友,两个两个顶点连起来(图2),最后数出一共是6条线,就是握手6次。”教师引导:“嗯,你的想法很好,但是这样连线的过程,我们就很容易遗漏,还有没有更简便有序的方法呢?”生2:“我们可以画圆圈。”生3:“还可以画线段图(图3),像这样每个人分别都要和其他人握手一次,可以列式3+2+1=6(次),一共6次。”教师:“是的,像这样画线段连线法,我们要注意从左往右依次连线。”教师从半扶着学生说,到学生自己说,降低了低年级学生刚接触解决问题的难度,也让学生在解题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与推理能力,也拓宽思考问题的广度与深度。

(作者单位:福建省罗源县凤山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

猜你喜欢

小军四有除数
小军迷解谜
小军迷解谜
小军迷解谜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小军迷解谜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余数比除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