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广东经验”

2021-12-02何安华

当代农村财经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乡村振兴

何安华

摘要:农村金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广东农信系统坚守支农支小定位,落实减费让利政策,拓展生产金融服务,优化生活金融服务,是当下广东省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广东农信系统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探索出了“总对总”战略合作、政银合作、信用乡村整体授信、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民宿和文旅项目支持、农房改造和乡村风貌提升、“银行-镇村”双向人才交流等特色做法,积累了有益经验。但市县农商银行在优质客户流失、经营风险分散、同行“低价”竞争、人才队伍建设上仍面临难题,必须抓紧探寻破解之法。

关键词:农村金融 乡村振兴 广东经验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村庄的分化机制及振兴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20CJY033)的阶段性成果。

金融活,乡村兴,农村金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广东农信系统由广东省农信联社和全省81家(不含深圳,下同)独立法人的市县农商银行组成,是当下广东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近期,笔者赴广东省对农信联社和江门、肇庆、清远、惠州、佛山五市的农商银行,就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的来看,广东农信系统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探索出了很多模式,形成了特色做法,积累了有益经验,但在发展中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农村金融回归本源

广东农信系统围繞支农支小、服务实体经济的主线,发展数字化时代“勤劳金融”,着力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质效,取得了明显成效,体现了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

(一)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和落实减费让利

据《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2020年年度报告》统计,截至2021年4月末,广东农信系统各项存款2.81万亿元,各项贷款1.95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9098亿元,全省市场占比30%;涉农贷款5237亿元,全省市场占比34%,其中农户授信客户数占全省的67%,扶贫小额贷款投放规模及户数均占全省近六成。营业网点超过5700个,占全省银行网点的35%。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现状,2020年广东农信系统主动落实广东“金融暖企18条”政策,全年向实体经济减费12.13亿元、信贷让利59.56亿元,合计71.69亿元,约占全年利润的1/4,高于同期全国银行业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经营业务上,广东农信系统的主要普惠金融服务指标均居全省同业首位,是名副其实的普惠金融领跑者、农村金融主力军。

(二)拓展特色化差异化的生产金融服务

广东省各农商银行聚焦区域特色产业制定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方案,筛选一批“粤字号”传统农业品牌,支持农业产业园、涉农经营主体等做大做强,提供了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多维度适应市场主体的金融需求。围绕水果、蔬菜、南药、畜禽、水产、饲料等千亿元特色产业集群及具有广东特色的“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重点项目,量身定做推出了真猪贷、渔农贷、茗茶贷、柑树贷、陈皮贷、蕉农贷、林业供应贷、民宿贷、厨师贷等涉及众多产业的834个特色贷款产品。同时,农商银行根据产业特性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如江门农商银行推出的陈皮贷结合“一年果皮,三年陈皮”储藏期差异,贷款期限从最长1年延长到3年。可以说,农商银行为广东省开创百业兴盛局面贡献了“金融力量”。

(三)优化场景化全方位的生活金融服务

服务乡村振兴还需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东农信和各农商银行坚持科技赋能,利用大数据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打造“政务+金融”服务一体化的“普惠金融户户通”线上应用平台,努力做到农商银行在当地“户户有账户、户户有信用、户户有授信、户户有理财、户户有服务”,将金融毛细血管延伸到乡村、农户,实现老百姓足不出户“指尖办事”。例如,佛山农商银行在农信联社的指导和支持下,建设“小狮bank”APP,集账户通、理财通、信贷通和缴费通等服务于一身,打通群众生活金融堵点,村民在线便可自助缴纳水电费,将来还可以在线缴纳教育、医疗、行政税费等,逐渐实现生活缴费场景全覆盖。

风险控制是金融机构的生命线。有关政策表明,农商银行的涉农贷款不良率容忍度在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不良率以上3个百分点与5%的孰高值,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在自身各项贷款不良率之上3个百分点。2020年,广东省农商银行的不良率为2.39%。调研发现,有的农商银行的不良率甚至更低,如江门农商银行在1.5%左右,清远农商银行是0.8%—0.9%,惠州农商银行是0.88%。这说明,广东省农商银行在服务乡村振兴的时候尤为注重风险控制。

二、农商银行特色做法

(一)省农信联社搭台推进“总对总”战略合作

广东省农信联社发挥省级平台优势,牵头和40多个省级部门、系统性企业开展“总对总”合作。例如,农信联社牵头与江门、惠州、韶关等多个地市党委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在工业园区建设、供水基础设施、污水治理等民生项目以及社保、税务、公积金、工商注册、不动产登记等政务服务实现无缝对接、共建共享。2021年4月,农信联社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继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省联社为市县农商银行业务发展“搭台唱戏”,提升了各银行的竞争力和服务力。

(二)市县农商银行积极深化政银合作关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需要制度保障又需要金融支撑,深化政银合作是大趋势。江门农商银行成立了乡村振兴项目融资工作领导小组,主动对接市政府乡村振兴部门,派员参与新会区府乡村振兴项目融资小组工作,共同研究支持乡村振兴项目的融资模式和产品设计。清远农商银行积极对接市政府的金融工作局、农业农村局、科技局、供销社、团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局、人社局、妇联等八大部门和市德晟投资集团、水务投资集团、国资控股集团、旅游投资集团四大国有集团,支持乡村振兴和“双创”两大战略和一批重点项目,着力推进“8421”战略。

(三)系统联动探索信用乡村整体授信模式

广东农信系统通过联合地方政府和村(居)委会,接入政务服务数据,采取“大数据+熟人评价+走家串户”方式,开展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对象的信息建档及信用评价工作,在乡村地区推动信用村“整体授信”。系统内分工明确,省农信联社牵头设计信用村运行制度和信贷产品方案、建立信用户评定模型,银信中心负责开发“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协助批量获取农户的户籍、婚姻、农房资产、分红、土地流转、一村一品等信息,农商银行则为不同企业、不同项目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截至2021年5月,广东农信系统共建设信用乡镇(街道)269个、覆盖面22%,信用村(社区)4784个、覆盖面28%,建立农户信用评级档案294万户、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档案29万户。

(四)瞄准区域特色农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

农业供应链金融能够将农户、企业和金融机构结成网链,是近些年农村金融探索的重点。江门农商银行瞄准新会区最具特色的陈皮产业,结合陈皮产业链各环节经营主体的融资特性,为柑种植户提供“柑树贷”,为陈皮仓储商户、生产加工商户、陈皮及衍生品零售商户提供“陈皮贷”,为末端消费者提供“陈皮养生贷”,精准滴灌支持“小陈皮”做成“大产业”。为解决陈皮产业链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存在的资金周转快、抵押物不足等问题,农商银行探索出“核心企业1+N”反担保模式,如陈皮商户把陈皮储存在丽宫公司的标准化仓库,凭仓单经丽宫公司担保可申请陈皮价值50%的贷款,最高为1000万元。得益于农商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新会陈皮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柑种植户首次突破8000户,陈皮商户达到1200余家,是2016年的3倍多,有效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

(五)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一是业务拓展以制度规范为保障,如南海农商银行出台《绿色信贷管理办法》,将绿色金融融入到业务发展和公司运营中。二是为环保企业提供贷款绿色通道和优惠利率,如东莞农商银行将污水处理、垃圾发电等节能环保企业列入重点支持对象,优先安排信贷资源,以最低档次的优惠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是积极研发绿色融资专属产品,如珠海农商银行专为节能环保企业提供“合同能源管理贷款”。四是创新探索绿色金融工作法,如清远农商银行建立了123456工作法,即确立打造生态银行一个愿景,健全组织、制度两个体系,建立激励、环评、退出三项机制,侧重支持污水治理、节能环保、林业、生态环境四大行业,实施五项政策,推出六大专属信贷产品。

(六)支持民宿和文旅项目促进乡村旅游业提档升级

民宿打造和文旅项目建设都需要金融“活水”浇灌。广东省农商银行量身定制“民宿贷+文旅贷”专项信贷产品,助力乡村旅游业破解融资难题。例如,清远农商银行推出的“民宿贷”属于个人经营性贷款,支持村民对民宿进行修缮、装修、采购物资等,最高额度200万元,期限最长5年,年化利率约为4.8%,采取归行管理经营流水的方式去防控风险。“文旅贷”则属于企业经营性贷款类,致力于帮助文旅产业企业、个体工商户开展民宿、旅游项目建设和经营,最高额度可达3000万元,期限最长10年,通过利用政府信用贷款风险资金池去防范风险。截至2021年4月末,清远农商银行“民宿贷”“文旅贷”两款产品累计贷款近300万元。此外,肇庆、江门、河源等地的农商银行也在试水“文旅+金融”模式,助力文旅产业“火起来”、民宿经济“强起来”。

(七)聚焦农房改造和乡村风貌提升助力人居环境改善

过去城镇住房可以按揭贷款曾让农民羡慕,如今乡村农房也有了自己的专属贷款产品。清远农商银行率先为美丽乡村项目定制“美丽乡村贷”产品,帮助800多个村庄实现“旧貌换新颜”;推出“乡村风貌贷”产品,为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的农房提供改造和装修资金,赋能美丽乡村建设。这两款产品都面向个人和企业,额度最高500万元,期限最长可达5年。肇庆农商银行、佛山农商银行等创新推出“农房贷”,满足农民新建房屋或旧房重建、改建的资金需求。如肇庆农商银行在鼎湖区沙浦镇沙四村开展“农房贷”试点,对接农房风貌管控规划方案,为11户农户免费提供农房建造设计模板,按建造进度分批放款共150万元,贷款期限长达10年,且由鼎湖区政府全额财政贴息扶持,农民提前实现了安居梦。

(八)创新双向人才交流机制推动金融供需有效对接

双向人才交流有利于打破信息孤岛,实现金融服务供需的有效对接。广东省农商银行在肇庆、清远等地探索了“金融顾问”“金融村官”“行长顾问”制度,通过人才交流搭建信息互通桥梁。农商银行选聘支行负责人、业务骨干到乡镇政府担任“金融顾问”、村(居)委会担任“金融村官”,及时掌握政府招商引资最新动态,开展农户信息采集、政府部门数据获取、信用户评分信息交叉验证、专项贷款产品开发等工作。乡镇政府向农商银行派驻“行长顾问”,全面了解各类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统筹收集镇村企业、居民、农户需求信息,传递乡村振兴产业信息规划,协助农商银行开发金融产品。例如,清远市清城区委组织部联合清远农商银行实施“金融村官”计划,“金融村官”将挂任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或书记助理、主任助理,通过“党建+网格化”与“金融村官”双融合的方式,实现全区行政村(社区)党组织“金融村官”全覆盖。截至2021年5月,肇庆农商银行已在9个镇(街)派驻了9名“金融顾问”,在25个行政村派驻了29名“金融村官”,高要区、鼎湖区镇级政府在肇庆农商银行8家支行派驻8名“行长顾问”。

三、面临的难题及建议

(一)优质客户流失难题

农商银行存在“资金不出省,信贷不出县”的业务规制,培育出的优质客户在成长起来后,其金融需求对农商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着更高要求,而且发展较好的企业往往会流向区域经济环境更好的地方,超出了农商银行的县域服务范围,出现“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本地优质客户流向了别的地区和别的银行”。建议优化对农商银行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鼓励农商银行参与市场竞争,并提供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农商银行一方面继续围绕“支农支小”定位提供差异化、精细化、高瞄准的金融服务,以优质服务“套牢”县域内的长尾客户,在源头拓展、存量维护、潜力挖掘等方面深耕细作;另一方面,积极研发供应链金融的订单贷应用场景,创新大客户服务模式,缓解大客户业务减少问题。

(二)经营风险分散难题

信贷不出县的金融服务使农商银行的经营状况对县域经济的依赖性非常高,受县域内企业、涉农经营主体等的发展质量影响较大,分散风险的地域范围和业务对象面临一定局限性。建议继续扩大贷款风险补偿金、担保基金和产业引导资金的覆盖范围和规模,帮助有发展潜力的科创型企业,利用风险补偿、奖励补助等方式,提高金融机构对工业园区中小企业的贷款发放规模,对支持园区企业发展突出的农商银行给予适当的财政贴息和税收减免,在社保基金、财政性存款等资源分配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三)同行“低价”竞争难题

国有四大行在服务“三农”上有着业务增速要求,其“三农”金融服务更多的是响应政策和体现企业社会責任,不是利润主要来源。为了达到目标,国有四大行甚至能够以较低的利润空间提供服务。而农商银行“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决定了服务县域中小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是其主要利润来源,但支农支小的业务成本劣势明显,需要略高一些的服务“价格”才能保持必要利润空间。从服务价格角度看,农商银行在市场竞争上存在一些弱势。建议加快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支持推进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推动大数据安全共享,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对广大涉农经营主体的服务成本。对农商银行服务“三农”的经营活动给予倾斜政策,支持农商银行强化小微客户粘性。

(四)人才队伍建设难题

当前,金融服务的科技赋能效应日益凸显,数字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这要求农商银行的人才队伍建设必须突破金融、经济、管理等专业人才结构,引入更多其他学科或专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既懂科技行业又懂金融知识的人才,借助这类人才为科技企业和农商银行搭建起金融供需有效对接的桥梁。调研时发现,有金融知识基础的跨学科人才是短缺的。建议支持农商银行开展高素质人才培训和“三农”情怀培养,加大政银企人才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及时总结金融顾问、金融村官、行长顾问等制度在乡镇村庄的经验,适时将人才互派制度从村庄范围向企业联盟拓展。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欣文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乡村振兴
区块链技术助力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供给侧改革视野下农村金融供给的优化路径研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农村金融大变身
安顺:荣升全国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市
农村金融效率的界定与测度:文献综述视角
新农村建设:最优金融支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