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2021-12-02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朱亚楠

营销界 2021年15期
关键词:农民信息化人员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朱亚楠

现如今,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经不同于过去,其发展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产品的产量方面比原来提高了很多倍,这不仅是因为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和前进,还有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使用。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的实施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此技术的使用加大了农产品的生产量,同时减少了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人力投入。

一、管理信息化内容

所谓的信息化,就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的工具为代表的一种新生产力,并为社会服务的过程。对农业实现信息化管理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信息化

农业的进步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以专业的人员为保障。因此要做到其管理的信息化,就要注意对相关人员的教育进行信息化,即在对这些专业人员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他们的信息化意识,同时要将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到平时的培训当中。在平时的培训中,要利用信息技术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和辅导,为国家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二)市场信息化

任何产品都要在市场中流通,农产品也是如此,因此必须要做好市场信息化。其市场信息化主要是生产资料和相应的农产品,对这些东西进行市场信息化,如:目前广泛使用的移动支付、智能电子秤等,这些能够让农民及时获取新的技术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劳作中[1]。另外,市场信息化,还可以帮助农民提前了解市场的行情,对所需种植的农作物做出提前规划,控制农产品的产量。

(三)管理信息化

每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进行一定的管理,农业的发展也需要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和协调。在管理过程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计算机、3S技术、人工智能等将这些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管理中,可以帮助新生产模式的形成,有利于农业生产过程中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的顺利实施,从而益于管理水平的不断改善。

二、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一)推动社会建设

现如今,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前进,科学技术也在持续成长,信息技术与各种其他的技术之间慢慢形成了相互关联的一种技术网,从而使各个行业都在向着信息化的方向转变。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使用新的技术,可以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对其实施信息化的管理,能够让更多的农民得到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新的发展信息,从而使得农村消息闭塞的情况得到解决,增大农民的收入。另外,农民的收入增加,可以适当解决农村劳动力减少的情况,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减我国贫富差距,从而推动社会建设。

(二)农业经济转型

虽然我国农业现在的发展节奏比较快,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在其管理中可以适当使用新的技术,就可以将更多新的理念和方法贯穿进农业的发展中,从而益于其取得新的进展[2]。在信息化的时代下,更多的新技术在农业方面的使用,可以帮助改变我国传统的种植方式和观念,利于我国的农业经济转型。农业经济的转型,会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很多有利条件。

(三)提高市场竞争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剧烈。如果我国农业产业不能够很好地利用这种技术,就很有可能会被淘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农业要想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就要使用新的技术对其自身进行一定的改变和提升。反过来,如果各个行业都应用新的技术不断提升自己,从某种程度上,在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市场的前进,进而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

(四)提高农民收益

我国对农业的改革期望就是能够将新的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这几年,我国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从多个方面增大了产量,但是农民的收入还是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如果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其中,使其发展与时代发展同步,就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新的技术和信息,有益于农产品的售出,从而提高收入。

三、发展困境

(一)意识缺乏

农民是与农业直接接触的群体,其自身的信息化意识将直接影响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的使用。但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比较低,而且未接受过相关专业的培训,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有些农民甚至不愿意接受新的技术,只是一味地使用传统的技术进行种植和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化的步伐。另外,还有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等各种原因,人们只能利用传统的设备进行工作,无法使用新的设备,这些都会给农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设备供给不足

农民作为农业产品的直接接触人,对与农业有关的相关信息的需求很大。但是因为传统思想观点、生活水平、资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地区的农民获得此类信息的方式比较局限,有些比较偏远的山区,甚至都没有电视和广播,这些农民就很难得知相关的信息。有些农村地区虽然有了网络的覆盖,但是由于农村普遍面积比较大,人员比较少,所以各个网点之间很难建立起联系,这就导致他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机会很少,难以做到资源共享。这些都会对信息化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从而阻碍我国农业的发展。

(三)缺乏专业人才

由于社会的不断前进,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会选择到城市中发展,留在农村的都是一些年级比较大的人。信息化本来就是一门新的、专业性比较强又较为复杂的技术,对留在农村的老年人来说,就更加难以使用了。加之大多数的年轻人又不愿意回乡发展,这就导致农村在这方面缺乏专业的人才对其进行指导,导致很多新的技术到了农村,却没人会使用,也就难以应用到农业的发展中,进而阻碍其发展。

(四)缺少建设投入

对其进行信息化管理,不光要有专业的人员对此技术进行使用,还要有大量先进的设备。这就要求国家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要不断加大。虽然我国在这方面的投入资金额比较大,但是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缺乏相关监督人员,有些管理人员对其不够重视,很难让这一部分资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至于阻碍农村信息化的发展[3]。

四、应用措施

(一)提高群众意识

农民群众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质量。因此,相关单位要承担起提高群众意识的责任,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其信息化管理得到改善。大多数的群众缺少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相关基础,这就要求相关的政府机构要实施各种措施来对其进行此专业方面的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意识和能力,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信息化管理。相关的机构要善于利用已有的各种媒体资源,对农民进行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宣传,让其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二)推进基础建设

虽然现在5G网已经逐渐普及,但有些比较偏于的山区甚至都没有网络,因此必须要加强我国偏远农村地区的网络设施建设和完善。政府部门要对偏远的农村地区的群众安装电话、网络等设施,同时尽可能地对其进行优惠,降低农民的缴费金额,要尽可能地让他们能够了解新的信息和技术[4]。另外,在农村应该多建一些网络点,要加大资源的共享。

(三)培养专业人才

此技术管理需要专业的人才,因此国家需要给农村地区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并不断加大此类人员的培养。一方面相关专业的院校,需要着重培养此专业的人才,从而解决这方面人才缺失的问题;另一方面,各地的政府机关也要对当地的相关人员进行信息化的培训,最好让农民群众能够自己掌握这方面的技术。最后就是国家可以适当地向偏远地区引入此方面的人才,减少农村人才流失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减少我国目前存在的农村人口不断流失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整体前进。

(四)加大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应该要对其发展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顺利进行,才能够使更多的技术和设备走入农村,真正为农业服务,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监督人员一定要负责,让投入的资金真正用到农业发展中。

五、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着直接联系。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中,我们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应用新的技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前进,使我国农业经济得到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农民信息化人员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