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师流失问题研究

2021-12-02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詹小英

营销界 2021年15期
关键词:竞争人力资源院校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涂 艳 詹小英

高职院校是国家进行文化传播、人才培养以及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当前,人才竞争日益激烈,若要实现稳定、持续发展则应对基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下的高校教师引起足够重视,并将高校教师人力资源最大化的利用,作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进而打造一支具备较高科研水平及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并为国家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发挥其积极作用,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一、高职院校教师采取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21世纪属于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已逐渐成为该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器,而教育的发展则主要依托于教师,具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强校的关键,建设一支科学的师资队伍对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与整个国民教育事业的兴衰紧密相关[1]。在教育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人才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使得资源争夺与人才竞争也日益激烈,受内外环境的影响使得人才流失成为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教师流失对于学校的健康、长远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应对人力资源潜能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以便能够培养出与新时代相吻合的师资队伍,同时也是强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内容。

在高职院校中,通过加强对于高校教师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需要。为了加快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及对人才需求的提升,我国逐步实施了大规模高职院校招生计划,伴随着高职院校扩招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使得国民对高职院校原有的管理体制及办学理念均提出了新要求[2]。加之全球经济化的侵袭,使得世界间的经济、教育以及政治文化联系更加紧密,进而促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积极融入到世界发展与竞争的大环境当中。面对上述情况,使得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也得到相应转变,在大量借鉴、并吸收国外高校相对成熟的管理经验与思维的同时,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则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引发高职院校教师流失的因素

目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师已逐渐成为高校综合实力中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也导致教师流动情况出现,但这种流动存在不平衡性。对于部分高职院校而言,教师流失已逐渐成为其学校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则针对教师流失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1)受福利待遇的影响。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高职院校期间教师的工资福利也存在较大差距,部分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单纯凭借其经济上的优势则能够提升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度[3]。其中主要表现在基本工资、奖金、课时津贴以及岗位津贴等方面。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收入水平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其总体的生活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部分教师生活仍有待改善。面对上述情况,工资待遇则成为部分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但对于西部地区与偏远山区而言,受学费标准以及政府财政等的限制,教师的工资待遇仍相对较低,由此导致的教师流动则为正常且必然现象。

(2)受科研条件的影响。不管何种类型的高职院校,均存在一定的科研任务,而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其科研工作与业务提升存在密切相关性,尤其是针对具备硕士、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而言,更需要借助科研条件作为其有效支撑,从而使其能够处于学术前沿地位。但在部分高职院校中,大多存在科研手段落后以及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另外受繁重教学任务的影响,使得教师在学术水平及业务能力提升均受到不利影响。此时,科研条件则成为部分教师追求及向往的目标,进而导致教师流失情况出现,针对部分院校而言科研条件的差距并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改善,从而导致教师流失存在不可逆性。

(3)受发展力的影响。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使得各院校在规模上均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由此带来的教师短缺也逐渐成为限制学校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在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要求质量也应得到同步提升,因此使得具备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人才更加短缺。受数量增长及质量提升导致教师不足情况的影响,使得在高职院校之间人才竞争情况较为激烈,各高职院校也加大了相应的人才投入力度,同时制定并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及措施。但受不同高校吸引力度的不同,使得部分高职院校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受发展力不平衡的影响进而引发教师流失情况出现。

三、基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下解决高职院校教师流失问题的对策

在高职院校教师流失期间,受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等环境因素导致的流失问题均属于不可抗拒的因素,但部分因素由于学校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可以改变的,为减少甚至避免教师流失情况出现,现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1)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师资待遇。在高职院校教师流失问题中,教师的生活福利待遇相对较低是导致其流失的重要原因。针对学校而言,可在一定范围内对其进行改善,除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外,学校还可通过奖励基金、课时津贴、职务津贴以及住房补贴等方面加大相应的投入力度,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使其能够在当地社会中占据一定的收入优势,并在各高职院校中存在一定的可比性。与此同时,教师的工资待遇还应与其本身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贡献等密切相连,进一步促进教师工资待遇的提升,从而减少甚至避免教师流失情况出现。

(2)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针对高学历及高职称教师,学校的学术氛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应积极营造较为宽松的学术氛围,从而实现学术公平、民主竞争,并能够为部分教师积极创造相应的科研条件,使其自身价值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3)积极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具备较为广泛的内涵,主要包含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等。在现代技术支撑下的数字化校园也逐渐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学校的文化品位则是上述内容的集中体现,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教师具备一定的凝聚力与吸引力,大多数情况下,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有效减少人才流失情况出现。

(4)借助实时与竞争的激励机制,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竞争与激励机制是其重要的机制内容,同时良性竞争也可作用激励效能的有效推动力。因此,作为高职院校领导,在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下应进一步强调竞争性作用,良性、合理竞争对于教师的进取心、积极性及主动性等方面的提升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若要促进高职院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则应以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作为辅助,通过提升人才竞争强度,进而形成不拘一格、兼容并存的用人思路。而激励则主要是在于对于人们动机的激发,通过对人的行为进行诱导使其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为实现自身所追求的目标进一步努力。在对教师进行激励期间,主要取决于学校能否有效满足教师期望,对教师的激励不仅与教师自身的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同时与高职院校给予教师的薪资报酬以及承诺等也存在密切相关性。部分高职院校受原有办学理念以及原先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其学校在人事制度方面相对死板与单一。作为高职院校为有效减少教师流失情况出现,则应建立较为灵活的用人机制,依据当前情况对人事制度进行相应改革,并适当引进企业中较为先进、成功的人才管理经验,借助较为合理的竞争与激励机制,使得教师人才队伍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另外,除采取上述方案外,高职院校还可借助流动站式、回访式以及共享式等方法进行吸引人才,从而促进人才回流。

四、总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中,教师是其人力资源的核心要素,教师流动属于一种正常现象,伴随着时间推移,有限的高校教师需求与正在迅速增长的有效供给之间会终会达到一定平衡,此时,数量方面的平衡则不能掩盖质量之间的差异,因此,教师流动的现象必然存在。通过采取基于人力资源开放的方式,能够对高职院校内教师流动的情况及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从而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使其上述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在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同时,对于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竞争人力资源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感谢竞争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