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研讨式教学设计

2021-12-02邓涛宁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教书育人 2021年15期
关键词:研讨研究生大学

邓涛宁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研讨式教学法(seminar)”起源于德国,自近现代以来就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高等学校各学历层次的课程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主要内容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拟定对相关专业知识联系密切的话题进行讨论,教师从中参与、观察和指导,师生共同研究和讨论问题,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中的双边对话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重要贡献者和创新推动者。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批判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学校课堂教学的同时提出,教师要在以某个主题的教学中创设好教学情境,只有让学生在情境中充分联系实际、发出质疑,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深入探究的兴趣。富有美国大学特色的两所世界著名大学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术研究能力,学校要求学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必须通过参与研讨会的方式来完成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充分体现了研讨式教学法在研究型大学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院校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重要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向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传授基本理论、掌握基本原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术表达能力。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的课堂既束缚了教师充分发挥学术引导能力和消磨教学热情,也容易使课堂僵化呆板,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也影响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此外,假使课堂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既容易产生排斥情绪,也不利于活跃思维,从而对形成严肃活泼的课堂气氛和课程目标的达成造成较大干扰。而研究生相比于本科生更是有着明显的不同,研究生有更理性和活跃思维方式、更全面的专业素养以及更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研究生课堂因此应是深度交流,富含创造性的活动,而该课程要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意识和初步的研究能力,系统掌握大学课程教学论的基本原理,能够正确、灵活地运用于研究工作,能结合现实探讨当前大学的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在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主动性分析并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能更好地将研讨式教学方法运用于研究生课堂教学当中,本文梳理了笔者在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运用的一些研讨式教学方法并结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提出了基于高等教育学研究生能力提升和教学目标达成的“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讨式教学设计,并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和内容:

一、基于学情设计第一课

一年级研究生在上大学研究生课程之前,经历了小初高和本科教育,在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往往被忽视或不能及时加以良好的引导、这使得课程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尽管这种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系统化高深知识的学习,但同时也必然束缚和影响着学生后续对其他更高层次的大学课程的学习。

研讨式教学法本就强调师生双方的共同学习和研究,在对某一学术知识进行研讨课之前,授课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教学对象,这是开展研讨课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充分且必要条件,也是基于研讨式教学法的本质和内涵对研讨课所要求的必要前提。因此,大学教师在面对“教师中心”课堂模式的学生,应该在开学第一课时,基于学生的已有基础和接受能力及思维特点设计参与式研讨课,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交流反思过去的学习经历,加深认识,有针对性地重新建立起新的课堂学习思维与学习方法,转变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参与的观念。

教师在课前可以收集近些年关于出现在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的各种问题和已有的研究,进行一定的总结与分析。作为大学课程与教学当事人、亲历者,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对于大学的课程与教学是深有感触的。因此,第一堂课上,教师可以从本科生的课程与教学、学习模式谈起,回顾已有历程,让学生通过已有经历、教师引导和课后研究从而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硕士研究生应当在课程教学中积极主动参与的意义,同时也明确“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目标。

二、构建问题导向式课堂

与本科教育相比,研究生的教育目标更加突出对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在掌握专业知识基础上找寻创新点开展研究更是研究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上课前必须认真仔细研读学习材料,尽可能提出问题并查找相关文献或对教师提前给出的课程必(选)读书目及利用相关学习资源阅读有关文献进行深度理解,并提出自己观点,为课堂研讨做好准备。对于理论与实际运用的学习,学生通过对大量已有研究范例阅读后,就有了一定的文本储备和如何将理论与案例结合的感性认识,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术探讨。

对任课教师来说,课堂讲解要能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督促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主动深入的钻研和全面、透彻的思考。理论知识学习部分,设计参与要问题进行主动探索。教师在理论学习部分的课堂设计中,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既有准备为基础、以教师提问和学生相互思辨为主要内容,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联系实际问题的分析由老师灌输变为学生积极探索,精心选择适合讨论的内容进行“问题”设计,在课前公布,让学生利用一周的时间去准备、收集资料,在课堂上分组展开研讨,并由教师总结评价。这样准备充分的课堂研讨,学生可以将他们在自学时对某一问题的认识通过自己的视角表达出独到的见解,并在与同学的思辨性探讨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三、组织多样化的课堂研讨活动

倘若在“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课堂教学中只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受到较大影响,甚至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当教师第一次讲解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原理时,学生们会因为第一次接触而萌生兴趣,并且会适当根据学习材料进行自我理解上的补充,结果自然是会有部分学生能掌握,但是同时也一定会有部分同学不能充分掌握,一知半解。而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重复提及上述重要概念并且依旧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向学生进行讲解,这就会让原本掌握这些概念的学生们觉得沉闷,消磨学习的热情和新鲜感。而在之前的教学中本来就未能充分理解相关概念的学生可能会陷入不能进行有效学习的怪圈,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自然就不能充分投入到下一环节的教学和学习中去。

因此,教师可以选择高校课程与教学的相关热点问题作为课堂研讨的主体,设计不同形式的研讨活动,注重在研讨活动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际的高校课程与教学问题。这类研讨是在教师做初步的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布置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分析思考后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大家各自陈述自己观点,再在互相交流乃至辩论对同一个研讨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审视,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样化、思辨性的思维并最终增进对某一问题的认识。

在具体的研讨活动设计上,可以采用“头脑风暴”式、“辩论赛”式和“演示”式的研讨方式。这三种方式的选择要根据不同性质的题目来确定,也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不同的效果,需要教师充分考量并精心设计。如对于影响广泛、争议较大的热点问题,可以采取辩论赛式的研讨方法,让不同观点的学生组成小组相互辩论。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查找资料、口头表达和统筹分析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共同探究、相互协作的能力。

四、构建网络“第二课堂”

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怎样充分有效地把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媒体融入大学课程中,已经变成了大学教学改革和大学教师自身发展要面对的关键问题,能否利用信息技术,推广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最终助推大学课程建设和达到课程目的,任课教师要精于使用各种信息科技,并能巧妙融入课堂教学。

在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课堂中,教师可从加强师生之间交流,延伸课堂研讨,加强课外指导,深化认识和思考以及发表研究成果这些方面入手,借助微信、QQ、腾讯课堂等软件建构具有交互式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的“第二课堂”。这样既有利于拉近距离,活跃气氛,也有利于组织课堂研讨活动前进行相关准备事宜,方便随时交流,还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从学生的反馈中掌握学生对理论的学习情况,在研讨需要补充相关材料时还能实现在课堂上即时的分享,有效推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机结合。

另外,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建立和运营该课程的微信公众号,及时将在课堂上就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后得出的认识与反思,以及发现问题后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广后的微信公众号也可以吸引来其他专业乃至其他学校的学生,让这些学生在相关文章后各抒己见。该课程的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跟进评论来重新审视并修改已有成果。这种方式既能提升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又能保存学生的成果并增进交流,吸纳不同意见,最终形成以研讨分析总结、案例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资料库。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健全高等院校学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已然成为了热门的话题,本文以研究生的“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研讨式教学设计为例,充分展示了基于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与课程教学的充分融合,充分满足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有效助力于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热情和研究能力,完全符合当前大学教学改革趋向,也充分体现了“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这一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重要课程的定位和价值,为其他院校同类或类似专业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猜你喜欢

研讨研究生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水运发展与专业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