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专业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困境及脱困策略*

2021-12-02范志刚海南医学院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教书育人 2021年15期
关键词:细则教书育人规章制度

范志刚 (海南医学院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教书育人中包括智育和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智育以知识教育为主,德育以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为主,医学教育中的德育还包括医德教育。医学教育不仅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而且事关未来医疗水平的高低,更关乎老百姓未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和民众会对未来的医学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医学生求学时构建了片面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极可能成为其从医时某些或某次漏诊误诊误治的原罪,故而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是医学专业教师的职责和义务,也是其教书育人的使命。在此过程中,医学专业教师在完成其使命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不得不经历各种困境。无论何种情况,如何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天职是每一位医学专业教师时常思考的课题。

一、教师职业素养提升面临的困境

教师教书育人的困境大致包括来自教师自身之外的困境(外来困境)和来自教师自身的困境(自身困境)。外来困境主要包括来自学生对专业和课程认知的困境、来自学习态度和行为极差的学生的困境、来自规章制度不健全的困境、来自环境和舆论的困境、来自“爱”的名义的困境、来自教学理念僵化和因循守旧环境的困境、来自规章制度不健全的困境。

(一)外来困境

第一,来自学生对专业和课程认知的困境。无论在普招医学生中还是在成教医学生中,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具有针对性,或者说具有功利性。学生决定是否认真学习某课程的依据是该课程是否是专业课,是否是考试课,是否有学分,是否可以不出勤就有学分,是否可以不考试就有学分等。学生决定学课程的哪些内容的依据是考不考,而不是考虑专业发展和岗位职责需求。学生学习的功利性不仅会成为其专业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具有较大欠缺的原罪,这些原罪往往又会成为其工作和职业生涯发展的短板,甚至成为限制或阻碍一些学科在某些领域上更深层次发展的拦路石,而且成为不同课程授课教师教书育人所要面临的来自学生方面的最大困境。教师是否考虑或能够解决好这个困境决定着大多数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态度和行为。

第二,来自学习态度和行为极差的学生的困境。大学生之间的学习理念和行为存在很大的差异。大部分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努力下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在各专业各班级中,难免有少数学习理念和行为极差的学生,无论教师如何努力,其都不为所动。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迷恋各种娱乐平台,这一部分学生的数量增加趋势不容小视。当学习理念和行为极差的学生的比例高时,教师的苦口婆心、妙语如珠、以身作则等很难改变其学习态度和行为,导致教师无计可施。由于师生比、教室数、周时数等因素,很多医学专业课程上课的教室多采用大教室。当学习态度和行为差的学生人数多时,教师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打地鼠”的感觉。如果置之不理,有违教书育人“一个不能少”的天职。如何让这部分学生迷途知返、浪子回头是教师教书育人最大的难题。

第三,来自规章制度不健全的困境。当教师的苦口婆心、妙语如珠等失效或无效时,教师可能不得不借助规章制度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此时,教师往往可能面临因规章制度细则不完善而无章可依或者有章难依的困境。如果教师使用了规章制度之外的处理措施,或者实施了无实施细则的规章制度,那么即便教师出发点是好的,其后果可能只能自求多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即便明知学生不良学习行为的危害较严重,也不排除有的教师会选择漠视,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完成工作量就好”等。如果真如此,那么无章可依和有章难依就可能成为“坑杀”教师初心的凶器,更成为危害教育、社会和国家未来的凶器。

第四,来自负面环境和舆论的困境。有各种教育负面新闻报道,例如教师被学生砸板砖事件、学生因教师没收手机自杀事件、教师因制止学生上课玩游戏失控而下跪道歉事件,也可能影响到部分教师教书育人的初心。在教书育人困惑时,可能不仅无人解惑,而且还可能听到“学生学不学,关你什么事”“学生能不能成为好医生,关你什么事”“那是学生自己的事”“那是学校的事”“不就是一份工作嘛,何必呢”等各种言论,或者甚至有可能被告知“你犯法了”“你得罪人了”“你被告了”等等的温馨提示。这部分困境对教师心理层面的影响极大,极可能是教师教书育人中面临的最大隐形拦路石。

第五,来自“爱”的名义的困境。某些时候,教师难免遇到其他教师、辅导员和学工教师等同事或领导以“爱”的名义规劝其将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情况。如果学生态度端正,那么其中的问题并不大,还可能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然而,如果学生态度不端正,那么这种处理方法将极可能让学生肆无忌惮、变本加厉,更可能成为其他学生逃避处分的范本,最终伤及学风和校风,甚至危害我们的教育、社会和国家及其未来。因为学生态度是否端正的衡量难度极大,所以不排除滥用“爱”的名义的危害产生。因此,如何使用爱的名义达到保护学生和保护教师的目的,是教书育人中的一个大难题。

第六,来自教学理念僵化和因循守旧环境的困境。教书育人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因材施教,需要结合不同时代学生特点创造新的教学理念、模式、方法、方式和教具等。尽管时代在变,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理念及行为都在变,但是为数不少的教师,甚至某些教学管理层工作人员,教学理念僵化和因循守旧。他们不仅自己因循守旧,而且不允许其他教师与时俱进去创新适合学生的教学理念、模式、方法。这种困境的最大束缚力不是来自几个教师,而是来自一群同仁、教学前辈以及教学管理层面。教师的创新教学极可能不仅不被认为是与时俱进的举措,反而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甚至有可能被定义为教学事故。创新教学型教师不仅无法突破因循守旧的束缚,而且可能被泯灭教书育人的初心。因此,如何突破来自教学理念僵化和因循守旧环境的困境,可能是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遇到的最难问题。

(二)自身困境

教师教书育人最大的困境或阻力来自教师自身。教师的初心、抗压能力、自身教学理念、可投入教书育人的时间和精力,是决定教师自身困境的关键因素。教师教书育人首先需要突破自身初心层次低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教书育人的难度不是来自学习理念和行为好的学生,而是来自学习理念和行为差的学生。衡量一个教师教书育人的真正成效可能不仅仅看其教了多少个学习理念和行为好的学生,而更应当看其改变或扭转了多少个学习理念和行为差的学生的不良学习理念和行为,看通过教书育人扭转不良学风的情况和对维护良好学风和社会风气的贡献。教书育人初心层次高的教师心系教育和社会使命,教书育人初心层次低的教师只关心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学生学与不学那是学生自己的事,甚至教书只是为了一份工资或谋生而已。其次,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抗压能力。没有足够的抗压能力,外来困境在一定程度下极可能伤及教师初心,甚至导致其重新选择教学理念和行为,进而降低自身教学层次,转变为“佛系教师”“极端的精致利己主义教师”“佛系极端的精致利己主义教师”,危害学风和社会风气。其三,教师需要突破自身教学理念僵化和因循守旧的困境。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代代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理念、学习行为等均发生着变化。尤其随着手机和信息化的普及,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90 后”学生不同于“80 后”学生,“00 后”学生不同于“90 后”学生。教师的因材施教往往受到自己教学理念的束缚,尤其是因循守旧思想的束缚。教师因循守旧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新一代学生的求知欲,无法扭转学生的不良学习态度和行为。一些教师难免逐渐自伤或自毁教书育人的初心。其四,教师需要克服教书育人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的问题。教书育人成果不易被量化分析,而科研成果易量化分析。随着之前各大高校对教师职称晋升、人才评定和绩效工资等在科研领域要求的增加,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也随之增加。越来越多的教师只重科研,不重教学。教师育人投入少甚至没有,已经不是新鲜事。更有甚者将其作为个人发展法宝传给刚刚入职教师。口中说着“教书育人是良心活”,行动却是科研成果至上,“学生爱学不学”,“他们已经是成年人,学不学那是他自己的事”。教师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的投入比例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问题。因此,教师如何挣脱各种自身束缚可能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关键所在。

二、摆脱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困境的策略

医学专业教师挣脱或冲破束缚,不仅需要教师自身努力,而且需要社会全方位的助力。端正的教书育人信念、提升自己教学能力,并应用恰当的教书育人的方式和方法,是教师抵御自身困境和外来困境,避免自伤和被他伤关键,也是教师挣脱或冲破自身困境和外来困境做好教书育人的关键。适时出台教育行政文件及政策,完善规章制度细则、行政条例细则和法律细则,是教师做好教书育人最强有力的基础。

(一)教师的自我提升

1.坚守端正的教书育人理念

在各种困境中,教书育人是否能够不改初心,坚守职业操守,最终的决定权在教师自己。教师在被各种困境击碎内心、伤及初心时,是否选择依然坚守职业操守,安心教书育人,其选择权全在教师自己。选择坚守职业操守的代价可能是巨大的,其中包括被某些人和学生当成怪人、异类、变态等。教师需要有一颗强大的正心,即端正的教书育人信念。教师坚守端正的教书育人信念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动力和源泉。教书育人贯穿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量极大。具有端正的教育信念,才可能长期持续地抵御并冲破各种困境的制约,才可能长期持续地坚守职业操守,长期持续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2.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也是教师自身冲破困境的关键。教师教学能力强,各种困境必然会减少。教师提升自我教学能力,除了参与单位的各种培训之外,可以向前辈和同事学习求教,可以从专业书籍、文献等中学习,可以通过外校同专业前辈和同仁的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移动课程等的视频学习,也可以思考并寻找教学内容与人文社科学科之间的联系,查阅和收集临床病例和实时医学类新闻等资料,并将所有资料进行有机地汇总和融合,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3.选择应用恰当的方式和方法

在遇到外来困境时,教师有必要熟悉现有的规章制度、行政细则和法律细则,并在其基础上选择并应用恰当的教书育人的方式和方法。选择并应用恰当的方式和方法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教书育人的初心,而且是为了在现有的基础上更好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不选择并应用恰当的方式和方法,教师初心难免会被自伤和他伤。教师可以针对各种外来困境采用相对应的方法进行处理。

针对来自学生对专业和课程认知的困境,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引导不同专业的学生正确认知所要学习课程的重要性。例如,将人文教育、思政教育和医德教育融入课程的课堂教育中。《礼记》中有言:“师也者,教子以事而喻诸德也。”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找出适合其专业的教学内容,用于提升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激励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点燃学生这根“火把”,进而激发学生成为一个良性的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人。

针对来自学习态度和行为极差的学生的困境、来自规章制度不健全的困境、来自环境和舆论的困境、来自“爱”的名义的困境,教师要抓住主要问题进行处理。因为后三种困境往往是围绕前一种困境而产生,所以处理好前一种困境就可能很好地处理好这三种困境。针对前一种困境,教师可以一方面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并激励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在现有的规章制度、行政条例和法律的基础上制定课堂纪律,并将课堂纪律与平时成绩或考试成绩挂钩,或者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进而督促学生学习。

4.保持对教学的精力投入

教师只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才可能真正地去教书育人。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教师教书育人需要提升自身教学能力,选择并应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还需要在教学之后进行教学总结和反思,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精力。科研型教师和科研教学型教师有必要平衡科研投入与教学投入的比例,维持对教学的投入比例。只有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才可能真正地教书育人。

5.适当创设新的教学环境

让一位教师改变因循守旧的教学环境是一件极难的事情。教师不必为此苦恼,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条件适当引导改变。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工作汇报、教学比赛、公共交流平台、期刊等各种渠道,适当与前辈及同仁分享并探讨自己的教学思考、教学理念、教学探索和实践、教学创新等,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触动因循守旧的人,逐渐引导教学环境改变。教师也可以将教学探索和实践获得的数据展示给前辈和同仁,以事实潜移默化地改变教学环境。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教学环境如何,教师必须坚守职业操守,必须教书育人。

(二)制度建设

1.适时出台教育行政文件和法规

教育行政文件和政策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最好保障。例如,2018 年教育部8 号文件指示:加强学习过程管理,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坚决取消“清考”制度。这些政策一方面整顿教风,督促教学理念低层次的教师尽快更正和完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整顿学风,给教师可以应用的相关文件和政策,有利于教师制定课堂学习计划和阶段性考核计划,促进学习态度和行为差的学生更好地学习。

2.适时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细则、行政细则和法律细则

制定并完善针对各种学生课堂不良学习行为处罚的规章制度细则、行政条例细则或法律细则,形成教师教学活动手册,极可能是目前最理想的教书育人保障。尽管教书育人的关键在教师,但是挣脱或冲破各种困境,不仅不应当是教师个人的事,而且也绝对不可以只依赖教师个人去孤军奋战。任何教师都有脆弱的时候。任何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有不足之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自励、自勉的理想和信念,也是教师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但绝不是判断教师的唯一标准。在现实中,没有一名教师可以激励或督促所有学生好好学习,教好所有学生。故而冲破制约教书育人的困境,更需要全社会集体的智慧和努力。为了爱学生和教师,为了保护好学生和教师,有必要完善各种教育工作细则,尤其是如何处罚学习态度和行为极差的学生的细则。细则越完善越可以帮助教师在教书育人时避免对学生处罚过当,进而避免教师“踩雷”导致“自杀”或被“坑杀”,从而消除来自规章制度不健全对教师教书育人的不良影响,更让教师教书育人良性地可持续发展。近年陆续地有一些学校出台各种处罚细则。

综上所述,医学专业教师要教书育人“一个都不能少”,要真正可持续地教书育人,就不得不挣脱或冲破各种困境的制约。在各种困境下,医学教育不仅需要专业教师使用好突破困境的武器,而且需要全社会各群体共同努力,出台各种教育条文细则,保障教师全力以赴地做可持续的高质量的教书育人工作。

猜你喜欢

细则教书育人规章制度
《承德医学院学报》征稿细则
《宇航计测技术》征稿细则
劳动规章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征稿细则
中国民主促进会规章制度制定条例
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动
篆刻
“墙化”更需“强化”
欺诈上市的先行赔付制度探究
《教书育人》编辑部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