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乡村创业存在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2021-12-01赵晓婷

乡村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大学生能力

赵晓婷

(西安培华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5)

叶佳静等指出,针对大学生到乡村创新创业意识薄弱、能力不足的问题,政府要鼓励大学生建立农村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加强大学生涉农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课程设置、案例分析、社会实践、创业比赛等增强大学生在农村农业领域创新创业的认知与能力;大学生要提高自身创业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等[1]。周斌等指出,大学生到乡村创业的意愿需要增强,高校需要注重大学生乡村创业的思想武装,针对农村发展需要加强大学生农村创业教育的专业化指导,强化农村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农村创业教育的典范宣传[2]。郑佳军等指出,大学生乡村创业存在融资困境,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大学生乡村创业的资金保障,设置大学生创业贷款、贴息小额贷款、微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等融资渠道,农村金融机构要降低贷款门槛,大学生需要注重自身融资知识与能力提升[3]。张玉磊等指出,大学生乡村创业存在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创业资金匮乏、大学生自身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要想提高大学生乡村创业成功率,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大学生共同努力[4]。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总结发现,大学生乡村创业面临的困境诸多,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大学生多方发力,助力大学生乡村创业成功。

1 大学生乡村创业现状

1.1 大学生乡村创业的动机较为理性

大学生选择到乡村创业的动机较多,有些大学生是为了远离城市的竞争压力,有些是为了回报社会、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有些是为了在基层获取社会经验,有些是乡村创业资源和个人的创业领域高度匹配,有些则是由于当地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的吸引力较大。

1.2 大学生乡村创业的领域比较集中

大学生乡村创业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主要包括规模养殖、特色农业生产、新型农业、创意农业等,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村物流、餐饮住宿、乡村旅游、现代服务业和批发零售等,而且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另外,少量大学生选择农产品加工、机械电子制造业等创业领域。

1.3 大学生乡村创业的组织规模小

大学生乡村创业主要以小型创业团队形式存在,确保能够正常盈利。80%的大学生乡村创业团队不足10人,少量大学生乡村创业团队规模是11~20人,拥有50人以上规模的特别少。大学生乡村创业的组织规模较小,主要以工作室、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以及少量公司的形式存在。

1.4 大学生乡村创业成功率不高

由于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盈利模式不明确,同时受到政策风险和自然风险的影响,大学生乡村创业经验积累不够,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创业综合素质不能应对乡村创业过程中的挑战,无法解决乡村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大多选择放弃在乡村发展,或中途放弃乡村创业项目。因此,大学生乡村创业成功率不高,大学生乡村创业成功案例较少。

2 大学生乡村创业存在的困境表现

2.1 大学生乡村创业能力不足

创业能力包括意识层面和行动技能层面。大学生乡村创业需要意识层面的冒险和创新精神,在行动技能层面需要大学生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社交能力、专业职业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大学生乡村创业热情不高,在校期间没有经过系统的涉农创业教育,对于乡村创业的信心不足,不能有效地识别良好的乡村创业机会,对于乡村创业风险缺乏认知和分析等能力。

2.2 大学生乡村创业融资困难

大学生能够获取的政府贷款较少;农村金融机构对于大学生的创业贷款要求较高,审核程序烦琐,在乡村创业的大学生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民间借贷成本过高,也不利于大学生乡村创业的长远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对于乡村创业的大学生开放力度较小。大学生乡村创业项目启动资金可能来自亲戚朋友,而且在乡村创业的过程中难以进行二次借贷。综上,大学生乡村创业融资渠道比较少,并且受到的限制较多,因此大学生乡村创业融资难度较大。

2.3 大学生乡村创业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

大学生乡村创业需要得到家庭、社会的支持等,很多家庭认为大学生应该在大城市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需要大量的人才来支持乡村发展,但是社会对大学生乡村创业的支持体系不完善[5]。虽然政府鼓励大学生到乡村创业,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创业服务,但是对大学生乡村创业的支持力度较小,有些措施难以落实到位。另外,社会普遍认为大学生回乡创业是没有竞争力的体现,社会对大学生乡村创业并没有形成正向的认同,增加了大学生乡村创业的心理压力。

3 大学生乡村创业存在困境的解决对策

3.1 提高大学生乡村创业能力

要想提高大学生乡村创业能力,需要政府、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政府要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工程,提高大学生乡村创业能力。高校要注重大学生乡村创业教育,构建全面的乡村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开发针对“三农”创业项目的课程资源,提高大学生对乡村创业的认知;注重开展大学生乡村创业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大学生研究“三农”问题,引导大学生进行农业项目的开发与推广,鼓励在校大学生进行农产品营销等;举办农产品营销节、乡村创意征集活动、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大赛、暑期“三下乡”等活动,营造良好的乡村创业氛围,搭建乡村社会实践平台,让大学生关注乡村、获取乡村知识、熟悉乡村环境[6];鼓励在校大学生进行乡村创业项目的研究与实践,提高大学生乡村创业体验,从而提高大学生乡村创业能力。大学生个人需要增强乡村创业的意愿,积极采取行动提高自身乡村创业的认知与能力。

3.2 解决大学生乡村创业融资困难

为解决大学生乡村创业融资困难,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大学生个人三方面共同发力。政府要注重大学生创业贷款支持,为大学生乡村创业设立启动基金,放宽大学生乡村创业项目贷款的条件,简化大学生乡村创业贷款程序,给大学生乡村创业提供无息贷款等,建立更加灵活的金融机制。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大学生乡村创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为大学生乡村创业贷款降低要求、简化程序,供给创新型大学生创业贷款[7]。大学生个人要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开拓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解决乡村创业融资难题。

3.3 构建大学生乡村创业社会支持体系

政府要强化乡村创业政策的导向性,构建大学生乡村创业的制度支持体系,让全社会认同大学生乡村创业[8]。政府通过建立大学生乡村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大学生乡村创业孵化基地或者园区,为大学生乡村创业提供场地、资金、技术、咨询服务等。社会要增强对大学生乡村创业的认可和支持,各类媒体资源要宣传大学生乡村创业的典型人物和创业故事,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到乡村创业,同时进一步加大社会对于大学生乡村创业的认可和支持力度,弱化大学生乡村创业压力。家庭要给予大学生乡村创业更多精神支持和资金扶持,为大学生乡村创业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4 结语

大学生乡村创业意义重大,为提高大学生乡村创业成功率,亟待解决大学生乡村创业存在的困境,社会、政府、高校、大学生个体需要共同发力。

猜你喜欢

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幽默是一种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努力拓展无人机飞行能力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