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职专业课德育渗透的探索实践

2021-12-01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毛行静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专业课德育工作德育

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毛行静

1 中职专业课德育渗透的问题分析

(1)专业课教师对德育工作及其重要性认识不够。中职学校教师由于岗位及分工不同,对德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如在教学方面,绝大多数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认为,德育工作主要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及班主任承担,专业课教师只要传授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就已足够,没有义务承担德育责任,对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和价值认识不够。但对中职学校而言,德育工作贯穿于日常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专业课教师只有正确地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才可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教育者。

(2)专业课教师德育渗透的教学能力不足。专业课的教学在育人工作中起引领带头作用,但绝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对德育教育技巧提升方面不够重视,对最新的思政课程知识了解不多,也没有接受过德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系统培训,德育渗透的教学能力严重不足。同时,大多数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日常教学任务繁重,身兼多门课程教学任务,导致其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德育渗透的教学理论及教学技巧。

(3)专业课堂德育渗透深度不足。就中等职业教育而言,专业课教师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还是中职学生职业成长道路上的启蒙者,其对学生职业态度、职业品德、职业精神等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巨大。如果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元素,就可以有效提高专业课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课的教学效果。

(4)专业课教师参与德育工作的广度与频次不够。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是日常的课堂教学,因而大多数专业课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也仅限于课堂之中,课堂以外参与学生德育工作的广度和频次明显不够。教书为的是育人,作为教师首要任务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专业课教师不仅需要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传授知识和传播正确的“三观”,也需要在课后参与学生德育工作,通过“以身作则、规范行为、言传身教”等行动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和标杆。

2 中职专业课德育渗透的对策

2.1 提升专业课教师德育素养和能力

(1)专业课教师需要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作用与价值,转变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教学思路,关注学生高尚人格和优秀品质培养,主动承担起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任务,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专业课教师需要激发自身学习热情,在提高自身专业理论素质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思想政治理论及教育教学方法的学习,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从而促进专业教师德育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2.2 挖掘德育资源融入专业教学

对中等职业教育而言,现有能与专业课相契合的德育资源相对匮乏,有必要深入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教师在挖掘德育资源时,应注意根据不同的专业课进行“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如理工类专业课可重点挖掘富有德育价值的故事及案例,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品德、探索创新、爱国奉献、科学素养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空讲大道理,应尽可能挖掘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新鲜案例,切实提高中职学生在专业课堂上的参与度。

2.3 促进专业课与思政教师互助协作

(1)思政课教师需要为专业课教师进行专业、系统的德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指导,帮助专业课教师正确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及教学技巧。

(2)专业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德育相关理论,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专业知识支撑。因此,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要互助协作、合作共赢。

2.4 建立专业课德育渗透的激励机制

中职学校要营造专业课教师主动关注德育、拥抱德育的良好氛围,就必须建立专业课德育渗透的有效激励机制。如在专业课教师评价考核时,破除“唯论文”等“五唯”现象,将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师德师风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建立相关激励机制,通过精神荣誉、物质奖励等措施提高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元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倒逼专业课教师加强思政理论知识学习,提高职业教育的育人水平和育人质量。

3 在中职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中渗透德育的路径及实践

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是中职学校汽车类专业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因此,对该课程进行德育渗透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3.1 德育渗透下专业课程重构的路径设计

德育渗透下一般专业课知识点及任务点重构的路径设计如图1所示。首先,通过对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专业课相关岗位的知识、技能及素质能力要求。其次,分解和梳理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任务及教学目标,同时分析中职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德育元素内涵。然后,根据专业课程内容收集德育相关案例,并按照思政课的德育元素内涵进行提炼。最后,将案例配对、融合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完成专业课程系统的德育渗透。

图1 德育渗透下专业课程重构路径图

3.2 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德育渗透实践探索

(1)通过对区域内的汽车维修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发现,用人单位比较关注中职汽车专业学生的两方面素质:是否具有严谨的规范、规章、规则意识,正确的职业态度及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是否具有诚信、守法、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及较强的工作学习能力。

(2)根据调研情况结合汽车维修行业相关岗位群对中职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将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进行重构,分解为四大章节、14个工作任务,具体内容见表1所列。同时,通过梳理配对思想政治课中能与汽车保养与维护课中知识点相融合的德育元素,并将这些德育元素融入专业课各章节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去,实现专业课教学三维目标的重构。

表1 渗透德育的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重构

续表

续表

(3)根据专业课教学内容,收集梳理汽车售后服务行业领域的一些热门事件、典型案例,对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更新,将典型德育案例系统性地融入到专业教学过程中去。通过融合一个个“身边”的专业案例,不仅增加专业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4 结语

根据德育渗透下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在我校的实际教学运用及教学效果反馈发现:课堂氛围明显好转,师生交流互动频繁,学生“抬头率”和课堂参与度显著提升;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明显,案例收集及专业知识迁移能力得到锻炼,教师的课堂掌控力不断增强,教学自信心也不断提升。专业课的德育渗透效果得到了充分验证。综上所述,将德育渗透入专业课的教学中,不仅增添了专业课堂新的元素,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形成了良性的“教”和“学”的氛围,因此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专业课德育工作德育
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
——长春市第一实验银河小学德育工作简述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小学大德育工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