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公路劲交泉通:科研创新领航人

2021-11-30王宇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科技成果强国

文/本刊记者 王宇

供图/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成立于1956年的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公路院),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积极打造“基础前沿研究、应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应用、科技产业示范”的科研创新体系,成为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公路交通综合科研机构和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凭借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的优异表现,经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交通运输委员会推荐,公路院被评选为第十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集体一等奖。

公路院在架设“交通科技之桥”和“成果转化之桥”方面有哪些傲人业绩和突出亮点?公路院院长张劲泉不久前接受《交通建设与管理》专访,对此进行了解读。

张劲泉说:“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吹响了建设科技强国、交通强国的冲锋号。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交通科研工作者要按照党中央要求,不断加强交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强化高质量科技研发供给,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以科技创新推动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ITSC010智能公交系统

“人才+平台+经费”建设科技创新能力

为加快创新型交通运输行业建设,早在2012年10月,交通运输部就印发了《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从17个方面明确了加快推进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体制机制等。

“在部党组的领导下,我们主要从创新型人才队伍、高层次创新平台、科研经费保障等多个方面提升创新能力。”张劲泉说。

在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方面,公路院设有6个综合管理部门、1个公益研究部门、9个科研业务部门、3个科研服务保障部门和1个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心)。此外,还设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博士后工作站,拥有3个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7个国家标委会秘书处和1个国际标委会秘书处。

张劲泉说:“截至2020年底,我们在院一线事业部门布局了69个重点研发方向,遴选了19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选拔了88个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组建了‘桥梁结构安全’院士培育团队、‘沥青路面’首席研究员团队,为实施‘团队主导机构’的运行机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打造高层次创新平台方面,公路院拥有1座占地3750亩,试验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公路交通综合试验场,建成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6个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7个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环道、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专用测试道路(一期)已投入运行。

在科研经费保障方面,一是充分用好基本科研业务费,组织开展基础性、支撑性和应急性的科技创新工作;二是每年设立50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制定基础前沿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预研、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核心技术创新、公益性科学研究等五个清单计划;三是每年设立各1000万元的标准化建设专项资金、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新型交通智库建设专项资金,支持院科技创新团队、平台和企业,促进了科技成果多种方式的转移转化和社会经济价值的实现。

庐山西海高速公路

超强能力保障高质量科技研发供给

张劲泉介绍说,依托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公路院聚焦共性关键和核心技术攻关,在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监测评估、高耐久性基础设施、快速养护与加固、道路客货网络化捷运系统、营运车辆碰撞事故主动防控、路网监管与协同运行、防灾减灾与应急处置、交通节能减排和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创新成果并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和科技工程。

“建院以来,先后承担并完成1200余项国家、省部级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级奖励65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成果153项。近五年,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级6项、中国公路学会特等奖7项、省部级一等奖46项。”

近年来,公路院牵头承担了3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和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道路交通运输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道路设施状态智能联网监测预警、封闭和半开放条件智能车路系统测试评估与示范应用、京津冀城市群多模式客运枢纽一体化运行关键技术等项目上取得了重要技术突破,在部分重点领域实现了对交通运输未来发展的科技引领。

“我们按照‘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要求,组织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取得了14000MPa以上高模量抗疲劳沥青混合料及路面结构关键技术研发、钢筋混凝土梁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累计损伤性能与寿命研究、高速公路绿色通道车辆装载物非接触侦测技术及装备研发、车路协同系统的国产密钥安全模块研制、全国道路货运市场运行监测技术及系统开发与应用等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有力支撑了公路交通行业的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张劲泉告诉《交通建设与管理》记者说。

低能见度行车安全智能诱导系统在贵州毕都高速公路上的示范应用

创新链+产业链,搭建成果转化金桥

如果说创新能力建设为架设“交通科技之桥”提供了支撑和保障,那么有了好的科研成果,该如何转化应用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指出,要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技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这为我们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指明了方向。”张劲泉说。

“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了创新链、产业链、创新资源和创新管理等多个环节。对公路院来说,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就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此,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张劲泉说。

一是完善体制机制,以机制创新来促进。公路院制定并实施了《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院)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实施细则(试行)》。以此为基础,又制定了《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流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文件,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是打造专业机构和人才队伍,以专业人才来推动。公路院成立了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中心),明确了职能定位和工作目标。以此为依托,建立了一支既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又具备一定专业技术特长;既有从事这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又比较熟悉工作程序、相对成熟的人才队伍,奠定了人才基础。

三是强化平台建设,以支撑服务来驱动。公路院致力营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圈,充分发挥线上平台受众广、全时效、资源多的优势,搭建并运维了院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平台,推动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打造线上转化网络。通过项目路演、战略合作、成果发布与推介等手段,强化线下平台推广。公路院将转化收益的70%用于对完成和转化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人员的奖励(奖酬),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全院5年实现成果转化技术合同交易额19681万元,为成果持有人和转化人实现个人创新创业收益7347万元。

“我院被北京市科委认定为《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专项》支持单位,被中关村管委会认定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服务平台。”张劲泉说,“目前,我院正在与中国技术交易所紧密合作,筹建交通行业技术交易市场;筹建打造行业中试、验证、熟化平台,为四新技术汇聚应用和成果推广提供更大的服务支撑。”

四是构建资金保障,以资金支持来推动。任何一项新技术的突破,一个新产品的研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始于创新链,成于资金链。公路院每年从自有资金中拿出8500万元设立专项资金,其中,50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1000万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资金,1000万元标准化建设专项资金,1000万元新型智库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建立,从创新的源头提供了支持保障。

五是强化院企合作,以协同创新来推动。公路院成立65年来,一直都非常重视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院属企业。依托技术积累,公路院先后创办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及下属17家不同专业特色的高新科技企业。其中,2017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的中公高科养护公司,打造了科技企业面向市场融资的标杆。

道路工程:3cm厚AC-10沥青路面功能层摊铺作业

2003年,路桥通公司监理的江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接线高速公路路面工程竣工

过去五年来,公路院完成了“水性高分子及TPE等特种沥青”“排水沥青路面与钢桥面铺装”两个科研成果的挂牌交易与作价入股,支持成果持有人创办了“中路交建(北京)工程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集团公司所属企业主要定位于助力交通强国建设的高智高新平台、推动交通产业变革的创新创业平台、促进行业技术进步的应用示范平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便捷高效平台,打造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张劲泉强调说。

泰州大桥

科技创新是交通强国必由之路

纵观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科学基础都非常雄厚。那些实现交通运输科技领先的国家,大多已成为世界交通强国。2016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这是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确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张劲泉介绍说,公路院作为交通运输部第三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将在公路基础设施延寿与绿色建养技术研发应用、公路智能交通技术与装备研发应用、公路安全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公路运输模式创新研究等方面开展试点,力争在公路基础设施耐久技术研究、车路协同证书认证网络信任技术体系研究、公路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预防预控新技术研发、汽车动力电池健康检测诊断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当《交通建设与管理》记者请张劲泉展望公路院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间,如何深化公路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时。

他说:“我们制定了‘公路院2021—2035年发展规划纲要’,基本原则有五个:一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经济主战场、人民生命健康,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二要坚持同向发力,实现强国与一流并举;三要坚持创新驱动,夯实人才和团队基础;四要坚持深化改革,优化创新和创业环境;五要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统筹和协调推进。发展目标是到2035年,我国基本建成交通强国时,公路院将成为‘基础前沿引领型、应用技术创新型、成果转化高效型、科技智库高端型’的世界一流‘四型研究院’,成为交通运输领域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向往的创造创新创业高地。”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科技成果强国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强国有我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秦晋争霸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