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教学空间支持下“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设计
——以《民之所需,物有所配》为例

2021-11-30琴,王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实训物流

薛 琴,王 凯

(徽商职业学院物流系,安徽 合肥,230022)

一、引言

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互联网+”智慧教育模式[1]。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生,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2]。“云课堂”“雨课堂”“腾讯直播”等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引领着我们进入了智慧教学空间,高校教学开启了“互联网+”教育时代。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模式,由此智慧课堂犹如雨后春笋般,隔空遍及小学到大学。然而,学习一旦超越了学校的围墙之外,转向更加广阔的智慧学习空间之后,作为教师该如何备课、如何进行课程设计、如何完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又该如何进行教学评价……本文以本教研室在2020年安徽省教学能力大赛中关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的获奖作品《民之所需,物有所配》为例,展示智慧教学空间下,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设计的探索过程,以期能够抛砖引玉,找到适应“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抓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

二、课程设计思路

(一)选题依据

随着新零售经济的发展以及“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物流业已成为众人瞩目的明星产业,据统计,201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98万亿元,现代物流作为一个应用技术与多学科综合的领域,已然发展成了国民经济支柱产业[3-4]。物流业的产业价值越来越凸显,受到企业和政府的重视,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相应的支持,物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而配送是整个物流系统的缩影,其作业内容复杂、作业环节繁多,是物流过程中增值作业最能体现的一个功能[5]。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的迅速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线上购物”,配送几乎跟我们每个人都有了交集。

(二)课程设计思路

该课例遵循“引导探究、授人以渔”的理念,结合典型工作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设计教学内容[6]。为了更好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研室深入企业调研,发现配送中心完成货物配送,需先进行拣货、装车、路线优化,然后完成配送,由此提炼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并以此“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了课程项目为项目四拣货作业和项目六路线优化与配送,并设计项目教学。本项目以盒马鲜生为任务载体,设计典型工作任务,并以此为驱动,引出“拣货”与“配送”理论知识体系以及知行合一的实践框架。

三、教学模式

(一)学情分析与教学目标设定

本课程授课时间为大二第一学期,授课对象为2018级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经过1年的物流相关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对配送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和见解,但了解较为深入的同学较少,且知识结构体系不够完善,相关的实操训练接触也较少,刚接触配送管理实务会有一定陌生感。但是大二学生已经较系统地学习了《计算机基础》《商品学》《物流基础》《物流设施设备》等先导及平行课程,并通过第二课堂掌握了基本物流设备的使用;同时也适应了大学环境,好奇心下降,喜欢动手实操,较易接受感性的学习材料,容易被视频、动画和图片等素材吸引,这些都为《配送管理实务》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知识技能储备。

(二)教学模式

基于此,采取“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7],如下图1。在第一课堂,通过任务导入、分析任务、实施任务和评价任务帮助学生构建理论知识体系;在“第二课堂”,在实训指导老师和物流协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学生完成轮转实训和拓展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梳理理论知识框架、锻炼学生动手作业能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图1 教学设计模式

(三)教学策略

改变传统单纯知识串讲的教学方法,在完善和优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教学形式,使其能够与时俱进、丰富多彩。比如:采取“工作任务”驱动法,以“企业岗位需求”“技能大赛”设计任务,提炼任务主题,并设计任务情景、分析任务、解决任务、实施任务、评价任务,完成课程内容的重构;考虑到“互联网+”智慧教育模式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课堂的翻转或者通过教学连线(在教学过程中直接连入实训场景或调取过往教学场景)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学校硬软件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通过第二课堂、校内各类技能比赛强化、巩固知识点。

四、教学任务环节设计

(一)以“技能大赛赛点”“企业岗位需求”设计任务

教师根据企业岗位具体需求及技能大赛赛点,总结归纳若干个具体工作任务,提炼任务主题,设计任务情景、分析任务、解决任务、实施任务、评价任务,完成课程内容的重构。比如拣货作业项目,设计任务:“河马先生”配送中心有三个客户订单需要完成拣货,根据订单选择合适的拣货方式、恰当的拣货策略并设计拣选单,最后完成拣货实训。一个工作任务即可以涵盖本项目的所有知识点,如表1。

表1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

(二)创新学习情景,并下达任务

教师根据配送人员完整思维、职业特征及工作任务将课程具体化为学习情景,通过典故、问卷、分享、案例等载体展现出来,使学生能清楚地明白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能够掌握哪些技能、完成哪种工作任务,从而激发其学习本项目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老师借助教学资源精讲项目中的知识点,下达任务,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任务。

(三)解决任务

教师将任务与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并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任务。

(四)实施任务-实训环节

通过实训环节,实施任务,指导学生完成拣货实训,并组织完成装车、配送,以操作促合作,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穿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掌握技能、提升素养。

(五)评价任务

进入任务评价阶段,教师根据考核评价表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及时点评,引导学生反思,同时组织学生进行组间与自评,从而确保教师和学生都能全面及时了解学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一种有效途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综合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与精益求精的精神。

五、教学效果与思考

(一)实施效果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以“三教改革”为突破口,从“教师、教材、教法”上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8]。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将物流企业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的需求同学生自身诉求相结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容体系[9]。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并辅以信息技术及智慧物流软件,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形式多样化。通过课程实施,学生能够课前主动思考、课中主动练习,课后自发提升,整体考评成绩得到提升。

(二)特色亮点

本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亮点:第一,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第二课堂形式拓展知识内容,合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在校内实训指导老师、物流协会及企业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完成拓展知识的练习;在学校技能月期间举办打包比赛、地牛比赛、智慧仓配一体化比赛项目,树立竞争意识,通过比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第二,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结合企业具体岗位需求,设计“工作任务”,以“任务”为主线,完成课程内容的重新布局,优化和完善了教学方法;通过课堂的翻转或者教学连线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通过第二课堂、校内各类技能比赛强化、巩固知识点以及知识的拓展,丰富、创新了教学手段。第三,体现了“课赛证融合”。将“技能大赛”赛点、“1+X”物流技能考试的相关标准以及企业岗位具体业务等融入到课程工作任务之中,通过创新情景设计、引入任务,通过知识点的学习分解任务、最后解决任务,搭建起了“技能大赛”“技能证书”与专业课教学的桥梁,完成了“企业大课堂”到“学校小课堂”的过渡,实现了“课赛证”的有机融合。

(三)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主要基于校内实训设施设备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模式,而校内实训设施设备跟行业领先企业实际情况还是有一定差距,因此需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第二,目前所用物流教学软件与实际作业不能完全匹配,不能充分满足物流实践教学的需要;第三,课程数字化资源开发力度还不够,由于教师日常教科研工作任务较重,投入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精力有限,自制教学视频的质量有待提升。

(四)改进策略

第一,基于“三进三出”教学模式的创新。结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通过践行“三进三出”阶段式教学模式,构建“专业技术+岗位技能+综合素质”的实用新型课程体系[10]。让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进行生产性顶岗实习,并通过“岗前特训”和“跟岗操作”了解岗位对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接触企业最真实的工作场景和最前沿的配送技术,进而完成知识、技能、素养全方位人才培养的目标。

第二,探索企业课堂。进一步深入校企合作,通过“校中厂”“学徒制”等各种途径,将课堂内容搬到企业去,实现“学校小课堂”与“企业大课堂”的无缝衔接,打破专业课教学“纸上谈兵”的怪圈,更好地实现“理实交融”。

第三,教学软件应与时更新。通过引入与企业实际更加贴切的教学软件,让学生在课堂上身临其境的感受配送中心拣货真实场景,进一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堂,提高个性化教学的时效性。

第四,建立教师学习型组织。建立高职院校教师体系的学习型组织,教师通过各种培训、考试、外地访学、企业挂职等各种渠道进行不断学习充电,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同时了解企业岗位的真实需求,将企业所需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课堂理论的教学,完成课程内容的“重构”。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实训物流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01—02合刊
第二课堂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