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郁对大学新生网络成瘾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2021-11-30阳谦舟印利红胡义秋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领悟新生量表

阳谦舟,印利红,胡义秋

(1.长沙学院,湖南 长沙,410022;2.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410081)

网络成瘾是个体过度使用网络导致其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受到损害的现象[1]。2021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颁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示,中国网民规模达到9.8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70.4%,而在中国不同类型网民群体中,学生数量最多,占总人数比例为21.0%[2]。随着学生网民人数的不断增长,网络使用问题也随之增多,网络成瘾可能成为“互联网+”时代最棘手的问题,而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高发群体[3],尤其是对于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要面对诸多入学后的适应问题,有更高的网络成瘾倾向。最新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新生网络成瘾的检出率约为6%,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4]。因而探讨大学新生网络成瘾有关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抑郁是一种以持续性的心境低落、悲伤、无望等为主要特征的负性情绪状态,并伴有退缩、注意力涣散等行为特征,重度抑郁个体还表现出失眠、厌食、非自杀性自我伤害甚至自杀等躯体症状[5-6]。最新研究显示,大学生群体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24.71%,远高于一般群体[7]。抑郁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是造成伤残和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7-8]。众多研究表明,抑郁与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相关,网络成瘾缺失补偿理论认为,个体的社会、心理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这种期望和现实的落差会产生挫败感和不良情绪,导致他们用不同形式的网络寻求心理满足和愉悦体验,呈现“病理性补偿”[9],由抑郁等负性情绪引发的网络成瘾行为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损害个体的身心健康。崔健等人的研究发现,抑郁是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因子。当大学生产生更多抑郁情绪时,他们更有可能患网络成瘾[10]。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不断受到来自家庭、学校以及人际关系问题的压力,容易导致抑郁情绪的出现,恰恰网络世界能屏蔽外界的压力和烦恼,还能带给个体快乐和心理满足的体验,为摆脱抑郁等负性情绪、逃避现实问题造成的心理压力,从而沉迷网络。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1:抑郁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新生的网络成瘾。

领悟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对从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支持源所领悟到的支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满意度[11-12]。很多国内外研究均探讨了领悟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关系[13],Davis在“认知-行为模型”指出,缺乏社会支持是病态网络使用形成的一大近端因素,当个体缺乏亲人、朋友及同学等重要社会支持时[14],他们更有可能选择“通向外部世界的生命线—网络”[15],网络能够弥补个体社会资源的缺失,进而更容易导致网络成瘾行为的发生。国内研究发现,领悟社会支持是降低网络成瘾的重要保护因素[16]。实证研究结果证实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呈显著负相关,领悟社会支持能够有效降低个体抑郁的发生率[12],社会支持机制缓冲器理论模型认为,当内外界因素对身心状况产生消极影响时,社会支持在其中起到缓冲的积极作用,以此来保持和提高个体身心健康水平。由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2:领悟社会支持在抑郁对大学新生网络成瘾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1 方法

1.1 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法,运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网络成瘾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湖南省某高校大学新生进行施测,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525份有效问卷。大于63分的大学新生为80人(占15.2%),其中男生20人,女生60人;小于63分的大学新生共445人(占84.8%),其中男生126人,女生319人。大学新生平均年龄为18.52岁(SD=0.83,年龄范围在17岁-20岁之间)。其中,男生146人(占27.8%),女生379人(占72.2%);独生子女229人(占43.6%),非独生子女296人(占56.4%);父母婚姻状况为初婚461人(占87.8%)、离异28人(占5.3%)、再婚30人(占5.7%)、其他6人(占1.2%)。

1.2 研究工具

1.2.1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

采用Radloff等编制的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CES-D)[17],主要测量抑郁心境或情感。该量表共包含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0代表“偶尔或无”,3代表“多数时间或持续”,总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状况越严重。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1。

1.2.2网络成瘾量表

采用陈淑慧等编制的中文版网络成瘾量表(Revised 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CIASR)[18],共26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1代表“极不符合”,4代表“非常符合”,总分越高表明网络成瘾倾向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95。

1.2.3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采用姜乾金修订的中文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19],共1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1代表“极不同意”,7代表“极同意”,总分越高代表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9。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及Bootstrap方法Process进行数据分析,主要使用t检验、相关、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各变量在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比较

如表1所示,抑郁在父母婚姻状况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525)=3.53,p=0.015),在性别和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领悟社会支持在性别上具有显著的差异(t=-3.43,p=0.001),在独生子女和父母婚姻状况上没有显著差异。网络成瘾在性别、独生子女以及父母婚姻状况上均无显著差异。

表1 各变量在人口学特征上的均值差异检验(x±s)

2.2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如表2所示,抑郁和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

表2 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

2.3 模型检验分析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检验领悟社会支持在抑郁和网络成瘾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的研究假设。如表3显示,抑郁显著负向预测领悟社会支持(β=-0.46,P<0.001),当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同时进入方程时,领悟社会支持(β=-0.19,P<0.01)和抑郁(β=0.37,P<0.001)都能显著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

表3 各变量关系的回归分析

表3 各变量关系的回归分析

运用Process程序中的百分位Bootstrap法,计算领悟社会支持在抑郁和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效应值。如表4,Bootstrap间接效应检验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这一变量中介效应的95%置信区间为[0.002,0.168],不包括0,且中介效应值为0.07。如图1所示,根据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模型,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07/(0.07+0.37)=15.9%。

表4 领悟社会支持在抑郁水平对网络成瘾影响中的中介效应分析

图1 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模型

3 讨论

本研究以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领悟社会支持对抑郁和网络成瘾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大学新生正处在价值观确立和人格完善的成年初显期,在这一时期遭受人际交往压力等负性事件会引起认知、情绪情感、行为等功能失调,对其以后的心理发展有重大、持久的影响[9,20]。

3.1 抑郁与网络成瘾

本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抑郁正向预测网络成瘾。即个体经历的抑郁情绪越多,患网络成瘾的可能性越大,这与崔健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0],与其研究不同之处为被试差异,本研究群体为大学新生。抑郁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往往就遭遇过一些负性事件,比如单亲家庭、不良的家庭管教方式、恋爱失败等,步入大学后面临环境适应等诸多压力,会激起大脑不愉快的情绪唤起状态,进而更容易引发抑郁情绪。而网络作为一种情绪调节剂,为个体的负性情绪提供了一个释放压力和发泄不良情绪的出口,不仅满足个体的心理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其压力和焦虑,因而形成网络成瘾。

3.2 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还考察了领悟社会支持在抑郁和大学新生网络成瘾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领悟社会支持在两个变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相对于抑郁水平较低的个体而言,领悟社会支持对抑郁水平较高的个体的网络成瘾行为影响显著。领悟社会支持会产生较多的积极情绪体验,而高抑郁水平的大学新生自我效能感较低,因而会激发更多的积极自我效能,继而改善网络成瘾行为。由此表明,抑郁是诱发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领悟社会支持是改善网络成瘾的易感因子。这进一步验证了David提出的认知—行为模型。即抑郁一方面直接影响大学新生网络成瘾,另一方面通过领悟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大学新生的网络成瘾。

3.3 研究价值与展望

新时代的00后大学生是伴随网络而生的一代,最新公布的互联网使用数据表明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人数在不断增多,这严重影响了学校管理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了构建心理育人长效机制,有效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出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并提出有效的策略,故进行了本研究。

本研究的创新点,首先在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上,大一女生高于大一男生,这就提示教育者和家长应给予男大学新生更多心理、社会的支持,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提高其情感认知水平。其次,抑郁能够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新生网络成瘾起改善作用。也就是说个体通过领悟到的外部积极支持力量可以调整其合理认知,从而改善由抑郁情绪导致的网络成瘾行为。对此,从大学新生个体出发,及时发现并教育引导网络成瘾个体,探寻其行为背后的心理根源,对其开展谈心谈话和心理咨询辅导,提升其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从大学新生群体出发,形成家校合力,使大学生在享受到家庭亲情、学校温情和社会热情的同时,得到更多的情感、心理上的支持。对新生入学心理普查中筛选出的抑郁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人际关系类团体辅导或文体活动,融入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咨询技术,引导学生提升情感认知能力,挖掘积极心理潜能,端正健康生活态度,减少大学新生抑郁发生率,进而有效预防网络成瘾。

在探索抑郁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新生网络成瘾的内在作用机制后,对于家校预防和干预大学新生的网络成瘾提供了启示,一方面建立大学生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家校的真诚关怀,及时发现和疏导学生的负面情绪,并为学生提供宣泄不良情绪的方法和有效渠道。另一方面,加强大学新生的认知教育,纠正学生在网络体验中的认知偏差。网络成瘾最大的心理因素是在现实中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转向在虚拟世界中寻求刺激和满足,过度沉迷网络不仅会养成不良行为习惯而耽误学业,还会对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教师应该对大学新生的沉迷网络行为及时制止,教育引导学生开展合理上网行为。

猜你喜欢

领悟新生量表
重获新生 庇佑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多么痛的领悟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三)——自主招生怎么考近代物理初步和光学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二)——自主招生怎么考电学和磁学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领悟数学思想 做好期中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