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企双需求导向下的高职跨境电商专业进阶分流研究

2021-11-30茅和华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进阶跨境电商

茅和华

(沙洲职业工学院 经济管理系,江苏 张家港 215600)

随着世界各国商贸往来的日益频繁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顺应跨境电商领域的发展要求,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跨境电商专业,并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素养过硬的跨境电商人才。然而,由于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快速、知识结构变化快,使得跨境电商专业的办学存在一定的难度。部分院校甚至沿用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模式,严重影响着跨境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1]。因此,调研跨境电商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学生对跨境电商专业学习的诉求,从企业和学生的双需求出发,建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进阶分流”培养模式,加强产教融合,为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1 跨境电商的生企“双需求”概述

企业需求是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现。只有满足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学生才能胜任工作岗位并实现个人职业愿景,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学生需求是教育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只有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学生才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同时满足学生和企业的“双需求”。

因此,跨境电商专业师资队伍应面向企业和学生进行深度调研,了解学生与企业的共性需求。学校也应积极拜访跨境电商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分析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倾听相关企事业单位对学习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要求。认真研究学生对跨境电商专业的学习需求,了解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跨境电商专业的认知程度。学生在刚入学时仅仅是通过媒体渠道知道跨境电商这个名词,而对专业的培养计划、能力需求缺乏一定的了解。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学生对跨境电商的认识会逐渐深入,并逐渐形成对专业学习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与学生和企业的深度交流,掌握学生和企业对跨境电商专业教学的共性需求,为跨境电商专业的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2 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定位不够明确。跨境电商是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所形成的新兴产业,发展极为快速,对人才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跨境电商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兼有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两个学科背景的知识素养,还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面对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商行业,高职院校如若不能系统掌握跨境电商行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会导致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不够明确,缺乏清晰的方向,造成所培养的学生不能有效掌握跨境电商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就业后依然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满足跨境电商行业的能力要求[2]。

2)缺乏系统的实习实训。系统的实习实训对提高跨境电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由于建设时间短,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投入相对不足,校外基地建设力度不够,与校外跨境电商企事业单位合作力度不够,学生前往企业实习实训的时间过短,只能走马观花地简单操作跨境电商的实务,无法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融合,严重影响跨境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3)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师资力量不足。跨境电商专业的开设时间不长,目前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的师资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市场、企业、学生的需求。当前,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的师资主要由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的教师来担任,大部分都没有从事跨境电商行业的经验,缺乏一线实践经验,使得在教学中多以理论教学为主,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3]。

3 基于生企“双需求”的进阶分流培养模式

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为了提高跨境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仔细研究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分析学生对跨境电商专业学习的期望和愿景,通过多种措施建立基于生企“双需求”的跨境电商专业的进阶分流培养模式。

3.1 以生企需求为导向,明确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学生和企业的需求进行深入调研,掌握生企双方对跨境电商专业的需求,将学生和企业的需求相融合。第一,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个性特征和学习习惯等,合理优化跨境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和素质基础,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分流,研讨并制定分流后的人才培养目标,采用相适宜的教学方法和实习实训方法,满足学生对跨境电商专业的学习需求。第二,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所需的岗位职责、岗位要求、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等,明确定位跨境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合作共同制订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4]。

3.2 与企业产教融合,为学生建设良好的实习实训平台

跨境电商是一个重实践的专业,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在跨境电商实务中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通过产教融合,吸纳企业资源进行教学,为高职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提供动力。

1)与企业联合共同组建一支实践性强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高职跨境电商专业办学的基础,要想培养具有良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首先要组建一支精通跨境电商实务的师资队伍。通过与跨境电商企业界进行产教融合,积极聘请精通跨境电商实务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作为学校的外聘教师。外聘教师不但承担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还可以对学校青年教师的成长进行帮扶,提高校内青年教师的实践水平。

2)基于产教融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基于生企“双需求”导向,高职院校在和企业加强合作过程中,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开设和跨境电商企业、行业等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提高高职跨境电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5]。跨境电商企业为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平台。对学生而言,学生通过实践、实习,不仅能积累工作经验,还能直接适应企业规章制度,感受企业文化等,从而对工作岗位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对企业而言,通过将实习岗位提供给高职学生,提高对高职学生的吸引力,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由此,实现了企业、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3)通过“项目制”驱动,培养跨境电商专业创新人才。高职院校以生企“双需求”为导向,结合电商企业的需求,实施“项目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跨境电商专业学生通过参加跨境电商相关的服务类项目、学习型项目等,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来巩固理论,推动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产教融合,发挥企业优势,遴选学生关于跨境电商的优秀项目,并在企业中进行实践,项目可以涵盖开发并维护跨境电商客户、跨境电商的网络推广以及营销等,有效培养熟悉跨境电商行业、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跨境电商人才[6]。

3.3 基于因材施教的理念,构建定制化的跨境电商人才分流进阶培养模式

基于因材施教理念,根据高职跨境电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其个性发展需求出发,按照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制定跨境电商人才分流方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规格,按照分层进阶的组织管理,为高职跨境电商专业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途径。跨境电商专业人才“进阶分流”培养,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学生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学习基础,分成应用型、创新型和创业型三种人才进阶分流培养。

1)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是指系统掌握跨境电商行业的生产实践和经营管理技能,能胜任跨境电商行业生产管理的专业人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建立以学生为本,构建以高职跨境电商专业学生为中心、高职教师为引导的人才培养模式会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将企业的真实案例与项目作为任务,开展任务链教学,把跨境电商专业课程相对应的综合任务向单元任务进行分解。前一项任务是后一项任务的基础,循序渐进,逐步提升跨境电商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

2) 跨境电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跨境电商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良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在跨境电商行业领域生产实践和经营管理中进行创新的专业人才。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采取高职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规律与企业的人才岗位成长规律,构建产教融合下的“双线交叉”培养模式,教学安排采用“双主体、工学交替、多形态”的模式,全面提高高职跨境电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阶分流要求基于跨境电商专业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工作岗位任务等,分阶段开展教学。第一阶段,跨境电商专业学生在高职院校对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等进行学习;第二阶段,跨境电商专业学生到企业进行跟岗实习;第三阶段,跨境电商专业学生在高职院校对专业课程、专业实训等进行学习;第四阶段,跨境电商专业学生到企业进行定岗学习。通过分流,高职院校和企业相互配合,可提高了高职跨境电商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实现跨境电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 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是指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愿景,能在跨境电商行业领域综合调动多方资源进行创业实践的专业人才。跨境电商专业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应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实行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另外开设跨境电商方面的“创意、创业、创新”课程。在对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技能竞赛、项目研发、创新创业孵化等项目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7]。通过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的双指导,要求学生自行设计跨境电商创业方案,并对设计合理、可行性高的创业方案予以创业支持,孵化一批跨境电商的小微企业,全面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创业能力。

4 结语

基于生企“双需求”为导向,构建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的“进阶分流”培养模式,是凸显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创新,提高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高职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要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通过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对跨境电商专业的教学环节进行科学的设计,明确产教融合下高职跨境电商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与培养目标,加强师资建设,科学规划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体系,推动高职跨境电商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使高职学生与企业的需求都得到满足,推动高职学生与企业、高职院校的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进阶跨境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砥砺奋进“十三五”,看安凯客车“出海”进阶之路
Flying Forward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跨境外币清算:从“走出去”到“连起来”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传祺GM6:家用MPV新进阶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