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高中历史学科教法选择策略

2021-11-30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巨晓燕

青年心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学科设计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 巨晓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方法众多,教师要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视角出发,根据学情和教学实际,围绕学生学习主体展开教学设计和引导,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展开教学,如课前的激趣导学法,课中的情境教学法、互动讨论法,课后的生活实践法等,以增强学科教学的适合性,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率,最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激趣导学法,调度课堂积极因素

激趣导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乐趣。运用激趣导学法,“激趣”是前提,“导学”是目的,要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具体设计和调度时,要做好学情调查,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兴趣点做好筛选,如进行悬疑问题投放、媒体信息展示、历史故事讲述、趣味知识传授、辩论话题设置、趣味活动启动等,进而形成教学激发作用,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建立良性的学习氛围。

如在教授“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为学生讲述了有关神农的传说:“神农是古代帝王,又叫炎帝神农。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有很多,先说说神农铲草兴锄的传说。神农种植庄稼时,庄稼地里有不少杂草,妨碍庄稼生长了。神农便用石片边走边敲打边喊‘草死,苗长’,说来真是奇怪,这些杂草真的就死了。后来人们都掌握了这个方法,庄稼地里没有了杂草,可是很多人太懒了,坐在树下用绳子将石片吊在树上,还是那样喊着。这回草不死了。没有办法,人们只能下地用铲子除草,因为地坚硬,铲子被铲弯了,便成了锄头……”学生被故事吸引了,学习气氛渐浓。教师顺势引入教材内容:“我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南北不同的农耕风格?”学生开始阅读教材内容,课堂学习进入探索阶段。

教师为学生讲述神话传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更多的活力。激趣的方法众多,教师要进行筛选,以便找到最佳设计角度。历史学科学习内容一般年代久远,教师应做出创新设计,将历史与现实进行对照。教师在选择教法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设计,这样才能形成更强的调度力量。高中学生学习视界更高,为教师教学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才能抓住学生学习心理趋向,这是最为关键的。

二、情境教学法,强化课堂学习体验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学生一般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有较浓厚的兴趣,且学生的感知呈现立体性特点,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为课堂教学带来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声光电手段,设置丰富的情境,对历史事件进行直观的解读和展示,学生在具体学习中能够建立有形认知,自然能够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如果教师能够参与历史事件的演绎性活动,亲自扮演这些历史人物,能够形成丰富的学习动力,由此建立起来的学科认知会更为鲜活。

在教授“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对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进行分类解读,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信息,要求学生以解说员身份现场解读。虽然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反复阅读,但进入解说环节后还是出现了“卡壳”现象,教师要求其他学生补充,课堂交流气氛逐渐形成。如关于古代田庄经济的特点,很多学生都会从地主和农民两个角度展开介绍,却不顾及手工业这方面,对田庄经济的基本特点缺少基本认知。教师适时介入并对学生进行引导,确保解读活动顺利推进。

借助解说员的角色体验,将学生学习思维调度起来,这说明教师教学设计是巧妙的。现场解读,面对图片进行解说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这不仅需要学生熟悉教材相关内容,还要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梳理,这本身就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学生表现虽然不够完美,其训练效果却是极为显著的。

三、互动讨论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互动讨论法是最为常见的课堂教法应用,教师为学生准备讨论话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互动,集合集体力量,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拓展学生的思维。在讨论方式的运用上,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根据学情和教学实际选择多样化的讨论方式,如同桌辩论、小组竞答、质疑释疑、故事复述、自由交流等,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合作学习中,集体讨论很典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展开创新。例如,在“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与学生一起梳理相关知识点,对徽商、晋商、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等贸易现象进行重点解读,归结出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特点,然后要求学生围绕“商业繁荣的原因和表现”一节内容进行深度阅读,提出价值度更高的问题,以便投放到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以激发学生进行更深度的思考和探究,由此,学生深入学习环节,对相关内容进行对应研读。经过一番推演,学生逐渐给出一些问题:古代中国商业繁荣与大运河的开拓有直接关系吗?商业活动不断延伸,出现了海上丝绸之路,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影响商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教师对学生问题进行集中点评,挑选一些问题投放到学习小组,要求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学生进入讨论环节,教师深入课堂,与学生直接对话。经过多轮交涉,学生讨论逐渐达成共识,互动讨论学习效果显著。

教师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参与问题设计,打破常规教学思维的束缚。设计问题时,学生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解析,其阅读更为细致,调度作用也会更为丰富。互动讨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很高的使用频率,教师做出创新设计和探索,能够获得丰富的教学成效。合作学习形式的创新设计有不同的取点,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反应,对合作形式展开对应设计,以提升其调度效果。

四、生活实践法,延伸课堂训练视野

设计历史学科训练时,教师需要有延伸实践的意识,为学生推出更多生活对接性训练任务,以拓宽学生的视野。翻转课堂的推出,给学科教学带来更多选择,教师利用网络交互平台展开远程教学,组织学习训练活动,不仅延伸了课堂的长度,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也有帮助。教师发动学生在课外收集历史资料、展开社会调查、投放小课题研究任务,都可以形成崭新的学习契机。学生学习不局限在课堂之中,积极参与延伸性学习,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学科教学带来更多选择,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法,也升级了学生的学法,还极大地延长了课堂长度。在教授“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利用网络交互平台推出了竞答活动:围绕“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这节内容展开题目设计,在规定时间内推出竞答活动,以回复时间先后为准,最先答对的将获得一定分数,答错者不扣分,最后综合计算个人得分。题目发布分为几个阶段,需要对网络平台进行对应关注。学生接受任务后,便开始对教材相关内容进行仔细研读,特别是对教辅材料进行外围阅读,甚至借助网络等信息渠道展开延伸学习,准备在竞答活动中有较好的表现。当竞赛活动启动时,学生都能够高度关注,积极参与,学习效率极高。

教师借助网络交互平台展开竞答活动,切准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将学科学习推向了高潮。虽然竞答不属于上课时间,但由于教师的对应设计顺利启动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了,因此其教学调度效果逐渐体现出来。这说明教师的延伸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核心素养培养是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教师要围绕学生主体展开创新设计和组织,特别是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应该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追求。激趣导学法,能够顺利调度课堂积极因素;情境教学法,可以强化课堂学习体验;互动讨论法,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生活实践法,可以延伸课堂训练视野。选择历史学科教学方法,要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同时关注学情,适应教学实际,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需要发挥关键作用,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其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学科设计
【学科新书导览】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超学科”来啦
有种设计叫而专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