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疫情对我国三大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2021-11-30朱芯雨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新冠疫情企业

朱芯雨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1.疫情对各类企业的影响

1.1 农业

民以食为天。我国是农业大国,无论何时,全国各地对农粮都保持高度关注。农业作为基础产业,非常脆弱,市场行情影响较大[1]。疫情的爆发强烈刺激到农业发展。从经济角度来看,供给侧和需求侧都成为影响农业的重要因素。供给侧受阻导致经济受损。疫情发生在冬季,而此时正是对农业要求较高的时期。冬季蔬菜品种较少,且即将面临春耕之际,更多的农民需要着眼于大棚生产。因此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然而,由于疫情的原因,许多地区采取减少人口流动的措施,控制交通枢纽,如,停运高铁,飞机等。许多务工人员身在他城,无法回到家乡进行务农工作。这大大减少了劳动力资本的输入。大棚的人力不足,会导致农业的发展缓慢。然而在此特殊时期,为防止疫情输入及蔓延,许多跨国运输业暂停服务,导致大量成熟的果实无法进行进出口贸易,产品滞销,损失惨重。从需求侧的角度来看,每逢春节,各地餐饮企业需要预备大量菜品以满足人们订购年夜饭的需求。而疫情的到来使得各地餐饮业备受打击。到店顾客大量减少,订单量也不尽如人意,许多饭店选择闭店从而减少损失。这样一来,对农产品的需求减少,农产品形成滞销场面,造成损失。

1.2 服务业

随着十三五规划及脱贫攻坚战的不断进步与完成,大众对第三产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如,旅游,文体娱乐(电影等),餐饮等方面。国家应对疫情的一大举措便是通过控制人口流动限制公共场所的人流量,导致服务业受损严重。全国各著名景区不得不关闭,一些依靠旅游业而发展的偏远地区经济严重受损。以影院为首的多个娱乐场所也陆续关闭,影片制作方不得不下映或撤档。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3月份,第三产业用电量262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3%[2]。用电量的下降从侧面反映出企业的关闭与停业,人们对服务类企业的需求减少。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需求的降低,在供给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市场价格会小幅降低,导致行业经济的不景气,公司面临亏损,不得不选择歇业。春节,对于餐饮业来说本是一个销售旺季。但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住宿和餐饮业损失最为严重,生产总值由原本的106.2百亿元骤降至64.7百亿元[3]。我国推行居家隔离的措施,使得人们对门店的需求愈发减少,餐饮业不得不被迫停业关门。由此看来,新冠疫情对服务业影响巨大。

1.3 电商业

近年来,网络电商的发展不断加快。由于其选择面广,便捷性强,许多创业人员初期会选择以电商为主,开启小商品市场。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电商卖家主要面对两大问题:存货,运输。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工厂缺少劳动力和原材料导致无法复工。企业将现有库存售空后便面临着市场有需求但企业无法供给的情况。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企业本可以获得一些利润,但由于一些企业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反而会面临亏损。运输方面,国内外物流都受到较大影响。国内,一些城市采取“封城”措施,这使得货物无法到达买家手里,买家没有办法进行网购。就跨境电商而言,国际物流遭受较大创伤,国际航班停运,我国所产出的商品无法顺利出关。此外,贸易摩擦与贸易壁垒也是跨境电商发展的一大阻碍。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出关难,税款高,航运少,物流难,几大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压榨着跨境电商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分工合作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完美呈现。但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不少国家为规避疫情,不得不封锁航运路线,导致原材料进出口受损,工程项目延期拖后,项目资金亏损,回笼资金期限延长。不少海外消费者质疑来自中国的商品,担心产品质量或安全,从而选择退掉其在春节期间购买的商品[4]。如此,卖家必须自负盈亏,受损甚至更加严重。

2.企业应对突发情况的对策

2.1 制定应急方案,了解国家政策

此次特殊时期充分暴露了一个较大的问题,许多企业并未制定应急方案,在疫情暴发初期,企业反应不够及时,未能及时调度员工到岗,仓储货物积压或不足,导致公司亏损。国家在此严峻情况下出台了许多对企业的扶持政策,在税收方面:减免企业税费,降低融资成本等。国家的各项举措都在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尽量避免亏空破产的局面。但企业同时也需根据自身条件提前制定计划与对策以防不时之需。比如扩建仓库,增大货物存储量,以备不时之需。提高本地员工的占有量,可以及时调配员工保障工厂的运作。建立研发基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在一些突发紧急情况下,公司可能会因为缺少零部件而无法进行。如此,即便在进出口受限时,也可以保障公司的独立运转。建立专有运输渠道。对于农业,电商业来说,快递运输是维系公司与顾客的重要纽带,公司要尝试建立独有的快递运输渠道,以免在紧急时刻快递停运,货物无法运出,导致亏损。

2.2 延长产业链,拓展市场需求

消费者的需求会受许多因素影响,企业需要做的就是尽量在打造多元化产品。在此次新冠疫情影响下,消费热点发生偏移。居家隔离政策出现,导致人们对衣物的需求减少,反之,对居家必需品,消毒湿巾,口罩,洗手液等防护工具的需求不断增加。企业需要紧跟市场抓住热点,开发新兴产品。一方面可以再次严峻情况下刺激消费,另一方面可以保住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维持企业的持续运转,尽量减少亏损。在打造新产品的同时,企业要时刻保证劳动力和原材料的充足,从而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在延长产业链方面,影院在无法上线电影时,可以通过及时清售仓库内的零食,影片周边来缓解资金紧张状态。同时,影院可以尝试打造一些相关活动产品,延长产业链,如VR 体验馆。顾客即使不能进入影院观看电影,也可以商场内的VR 活动馆进行体验。通过多种渠道,刺激鼓励消费者消费,企业便可稍许获利。

2.3 调整经营策略,拓宽全球市场

伴随着经济发展与时代进步,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和普遍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物。企业需要抓住这一新兴热点,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销售。在此次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不少实体店收到了较大冲击,但有些电商依旧存活于这严峻情况之下。居家隔离,足不出户,消费者无法去实体店消费,此时网购就会带来便捷。近年来,拼多多逐渐走红,其开发了“多多买菜”这一小程序。果农零售商可以与此类项目进行合作,为其提供果蔬来源的同时也为自身提供在拓展了销售渠道。

企业应首先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在网络平台进行销售时,消费者便会慕名而来。此外,企业要提高自身产品质量。把好质量关,不仅要立足于国门,更要对外兼顾。企业可以将目标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新冠疫情影响之下,一些产品例如农产品在国内需求较低,企业可以着眼于目标市场转移,转换销售群体,对企业进行补救。此外,企业应提高文化软实力,打造个人品牌特色文化,申请品牌专利,使公司在竞争领域内有一席之地。此外,企业可以尝试“走出去”,开拓国外市场。如,在国外建立分部,吸纳国外专业人才等。在国外建立分部,使公司体验不同的竞争环境,学习国外的经营管理的经验,与企业自身实际相结合,使企业竞争力更具国际化。吸纳国外专业人才进行企业文化交流,双方相互渗透,有助于打造多元的企业文化。

2.4 及时调整企业政策

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完备的内部管理以及员工管理制度。企业要时刻保证内部管理不松懈,在突发情况下,也要进行员工考核制度,保证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同时也要保证各个岗位人员齐全。对于无法返回公司的高技术岗位的员工,要及时进行沟通,保障工作进程。对于基础工作人员,如:保洁人员,可及时进行当地现场招聘临时工。对于应聘者求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要熟悉网络会议软件的应用,从而进行线上面试,为公司招纳贤士。

在疫情防控期间,许多公司出台了居家办公的政策。为了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以及员工对待工作的积极态度,企业可以尝试适当调整员工管理及补贴制度。在疫情或未来一些紧急情况下,企业或许会面对资金周转不周的情况,此时对于员工的心理安抚,稳定员工数量的要求就会不断提高。在工资方面,企业可以运用补贴来安抚员工,如:菜单式福利。菜单式福利使企业既控制了成本,又使得投入的每一分钱都效用最大化[5]。既可以使企业了解员工的基本需求,又可以安抚员工的内心,让其安心进行居家办公。特殊情况下,高层管理人员要时刻把握疫情动向及动态,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及时分析企业现状,制定有效的决策。企业要加强综合性素质员工的培养,提高员工技能,这样便可以达到及时调度员工的效果。

2.5 整合资源,强强联合

中小型企业很具有敏感性和脆弱性,与大型企业公司相比,小型企业融资难,运营经验不足,很可能会被大公司吞并。中小企业要时刻了解行业的动态,洞察竞争者的优势,向大型公司学习运营经验,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创造新型运营策略。除此之外,中小型企业可以整合资源,与势均力敌的其他企业进行合并,吸取双方经验,进行优势互补。双方公司都在经济受到重创的大背景下逐渐恢复企业活力。由此可见,企业间的联合也并不是坏事,有时甚至可以一举两得,同时提高双方的品牌知名度。

3.结语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国各方面遭受重大打击,给我国各经济行业带来较大影响,使我国经济遭受重创。国家层面使用了许多政策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运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互协调,互相进行补充。及时的宏观调控为市场带来了生机。企业层面,企业在进行政策改进时要与时俱进,结合时事。想要在逆风中翻盘就需要企业有灵活的思维,万全的政策。要灵活地安排调度员工,调整企业内部销售结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要及时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努力迎合消费者在各种时期的不同需求,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存活。

猜你喜欢

新冠疫情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战疫情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抗疫情 显担当
新冠病毒的自白
疫情中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