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预算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有效对策

2021-11-30邓文茹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事业单位过程

邓文茹(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 引言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预算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良好的成本控制机制,是适应现代化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需求,也是提高社会效益、迈向未来的重要保证。尽管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框架日趋成熟,管理水平较过去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预算管理从编制到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可优化空间,并且暴露出了一些的问题,制约了预算管理质量的提升。在全面预算视角下,事业单位必须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日常管理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 事业单位中开展预算管理表现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体系执行力度不够

众所周知,事业单位规模大、部门众多、管理流程和管理系统较为复杂,而预算管理是基于对事业单位未来投入方向的一个规划目标,所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预算管理必须涵盖单位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庞大而系统性的工程,预算管理的各项数据牵涉到事业单位的各个细节。除了要有良好的管理体系为预算管理的开展保驾护航外,还需要单位决策层的鼎力支持。然而,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的决策层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片面地认为只要在具体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中把好关口就万事大吉了。所以,事业单位往往空有预算管理框架,但执行力却不够。具体表现在没有对预算管理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一旦出现问题无法锁定主体责任人,导致预算管理只发挥出了书面作用,并没能够很好的落实。除此之外,成本管理意识极为落后,无法跟上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形势。而且对预算管理的过程缺乏有效的控制,再由于预算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各个部门间的沟通有限,没有就具体的事项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也未对预算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有针对性地改善,导致预算管理成效不佳。

(二)预算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足

预算管理不是简单的数据运算,而是要在充分了解单位各部门的生产、管理流程之后,结合相应的数据综合做出的具有系统性的、可操作性的执行依据。所以说,预算管理人员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能力,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协调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以事业单位需要开展的工程项目为例,设计图纸与原材料是影响预算管理的关键因素,正确控制材料成本是节约资金的最有效办法。但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际经验缺乏,具体表现在对工程项目不了解,欠缺专业领域方面的知识,导致在具体的预算编制中,无法提取到有效的、关键性的具有参考意义的数据,还有就是对生产管理流程不熟悉,这就导致预算编制表与实际脱节,不具备指导性作用。每个项目的最终的呈现的结果都不同,如果只是简单地参照之前的数据是无法为预算管理的落实打好基础的,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是制约预算管理质量的关键性问题。

(三)对重大项目的过程管理控制不够

对重大工程项目的阶段过程控制不够,一是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不准确。二是设计过程的预算管理干预不够,与设计相关的法规无法落实。三是招投标阶段的信息保密工作不到位,项目底价和标底被泄露。四是施工阶段过程缺乏监理,没有控制好计划变更,导致设计预算没有很好的落实。五是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如气候,自然条件等对项目的影响,导致工程进展慢,无形之中影响了基本支出的执行力度。

■ 提高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

完善的体系建设是预算管理实现的重要前提,首先,领导层要加强对预算管理的认知,明确其重要性。并针对当前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预算管理的体系建设,构建起预算管理的清晰框架,并进一步明确预算管理的责任主体。由于事业单位牵涉到的人员、物资、设备、项目广泛而繁杂,所以,要将责任明确到每一个细节,确保无疏漏。其次,还需要建立起科学的考核机制,针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展开考核,针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效果进行考核,从中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推动预算管理的发展进步。

(二)加强预算管理队伍的能力建设

显而易见,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预算管理质量息息相关。所以,为了保障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首先要针对预算管理队伍的综合能力进行干预和提升。一是要把好预算管理的入门关,在预算管理人才引进时要进行综合的考核,除了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外,还要考核其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心理承受能力等;二是要对现有预算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一是专业技术的培训,如预算编制的方法、技巧,二是预算管理先进理念的培养,时代在不断地进步,管理理念也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单位发展的需要;三是要鼓励预算编制管理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深入实地,亲自了解与工程相关的环境,进度,材料等信息,灵活运用各种工程量计算方法。科学、准确、合理地依据工程量进行预算造价。总之,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升预算管理队伍的综合能力水平,确保预算管理质量的提升。

(三)提升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

在信息时代全面来临的当下,要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手段提升预算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以数字化管理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管理效率的提升。一是要规划好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方案,使用适合事业单位实际的信息化软件,构建起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与数字档案。二是要做好事业单位内部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提升预算管理的效率。三是要不断提升当前信息化设备的性能,包括设备性能与安全性能,做好风险识别,尽可能地从源头上杜绝网络安全隐患。

(四)预算执行过程加强控制

预算管理,从属性来说,是动态性的过程,每一个环节出现的疏忽,都会在最终预算执行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可以对每个环节中的因素予以控制,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所以,进行预算执行的实行过程,必须严格控制和监督各项成本支出,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基本支出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以重大项目工程为例:首先要对项目决策阶段进行预算管理控制,通过将管理模型与项目各项评价指标关联后对所有信息及方案进行经济和技术两方面的认证,以获取相应的数据结果,奠定投资决策的基础。其次,要对工程设计阶段进行预算管理控制,通过设计系统软件获得详尽清晰的工程单价信息,并对此进行优化选择。三是要加强招投标的预算控制,杜绝暗箱操作,实行公开招标。最后,在工程的施工阶段进行定额管理控制,编制好科学的资源计划,做好采购管理和人力物力资源的统筹安排,并严格把控工程变更,做好物料与设备的定额管理,减少实际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返工情况,确保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 结束语

预算,是开展财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具,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更是在日常管理中需关注的重点对象。预算管理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受到很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对预算管理的效果产生影响。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管理的时候,需要认清目前所存在的相关问题,然后对症下药,从多个不同角度出发,加强信息化建设,对执行过程做好控制,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多个不同方面着手,多管齐下,对预算管理工作实现优化构建。如此一来,才能促进预算管理工作的发展进步,让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可以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发挥出预算管理的根本作用。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事业单位过程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