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溃后期患者的中医护理

2021-11-30张芙蓉高婧珊樊英怡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乳腺炎哺乳期母乳喂养

张芙蓉,刘 静,高婧珊,樊英怡,刘 栓,唐 玲

(1.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乳腺科,北京,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护理部,北京,100078)

近年来,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相关文献报道,急性乳腺炎发病率在3%~20%[1]。因急性乳腺炎具有发病快、易化脓、易破溃的特点,严重影响母乳喂养效率。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乳腺专科中医护理门诊,是北京市首批中医护理门诊,在结合科室特色优势病种哺乳期乳腺炎,给予专科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方面有独到经验。本研究主要总结了1例乳腺炎脓肿溃后期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3岁,因“左乳内侧皮肤破溃20天余”于2020年10月15在本院门诊就诊。患者哺乳期,1月前左乳内侧发现积乳肿块,在当地排乳治疗后肿块变大变红,于医院输抗生素(具体不详)半月后红肿消退,乳房仍有质硬肿块,未做特殊处理,肿块局部皮肤逐渐破溃。刻下症见:左乳内侧皮肤破溃,形成5 cm×6 cm溃疡面,色白,腺体组织外露,皮温正常,右乳未见明显异常,纳眠可,二便尚可,舌质淡,苔薄,脉弱无力。体温:36.9℃,脉搏7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8/87 mm Hg;VAS疼痛评分:10分。患者中医诊断:乳痈,西医诊断:急性乳腺炎脓肿溃后期。

患者创面灰白、黯淡,尚有脓液及坏死组织残留,遵医嘱予托里消毒散加减(黄芪20 g、当归15 g、川芎12 g、芍药15 g、白术12 g、茯苓12 g、金银花15 g、白芷12 g、甘草6 g、鹿角霜10 g)中药汤剂口服,每日1付,每日2次,服用2周。患者伤口破溃处常规消毒换药后,遵医嘱给予复方黄柏液(国药准字Z10950097,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外敷,每日1次。本例患者经中医特色护理和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VAS疼痛评分2分;患乳无红肿热痛,伤口愈合,同时情绪稳定,对母乳喂养有信心,奶量增加,与婴幼儿达到供需平衡,患者未再次发热,母乳喂养顺利,患者创面愈合。

2 护理

2.1 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①患者入院后进行疼痛评估,患者疼痛评分10分,疼痛原因与乳腺炎症、肿胀、乳汁淤积有关;②患者皮肤完整性受损,与乳房皮肤溃疡面有关;③患者本身情绪存在焦虑与疾病本身及疼痛、创面有关;④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缺乏,主要是缺乏哺乳期喂养知识;⑤患者存在母乳喂养中断现象,因乳房红肿、皮肤表面溃疡等原因;⑥患者既往曾发热,存在体温平衡失调的风险[2]。

2.2 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①遵医嘱给予患者手法排乳,减轻乳汁淤积;②遵医嘱给予创面外敷药护理,治疗皮肤表面溃疡;③给予患者心理辅导,缓解患者焦虑情绪;④对患者进行理论宣教,包括哺乳知识及相关营养饮食知识;⑤对患者进行生活宣教,鼓励支持患者母乳喂养;⑥随时注意患者体温变化,嘱患者监测体温。

2.3 护理措施

2.3.1 手法排乳:按如下步骤为患者进行手法排乳:①患者取平卧位;②术者左手托起乳房,避开患者创面处,行手法排乳。③拇指及食指呈“C”型,夹住乳头,紧贴乳晕;④画圈状挤压提拉乳晕;⑤配合手指点按乳根、膻中等相关穴位;⑥以直至结块消失、乳房松软、淤乳排尽、疼痛明显减轻为度。⑦操作完毕后,记录实施部位、时间及患者感受。在行手法排乳时应注意先以轻柔的指揉法按摩局部,再按摩较不疼痛的一侧,最后按摩患侧,患侧也应从非硬块肿物区向肿物区过渡。手法应尽量轻柔,以缓解疼痛为佳;挤压揉抓排乳时必须顺乳络方向,指腹均匀用力,注意避免指尖抠抓伤及皮肤和乳头。每次揉散排乳的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30 min以内为宜。嘱患者每次治疗结束后用温水清洗双侧乳房,尤其乳头及乳晕处[3]。

2.3.2 中药换药:给予患者创面伤口常规碘伏消毒3遍后,将复方黄柏液倒在一次性纱布上,外敷创面,每日1次,15 min/次。叮嘱患者保持乳头乳晕清洁,在每次哺乳前后清洗乳头,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湿敷完成后,予敷料包扎,嘱患者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并在每日换药时,注意观察创面的颜色、液体的性质、量、气味变化,及时更换敷料。同时,嘱患者每日更换清洁的内衣,选择棉质宽松的内衣。

2.3.3 情志沟通:①与患者沟通,劝导安慰其正确对待疾病。②针对患者忧思恼怒、恐惧紧张,指导采用移情法,转移患者注意力;③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心理支持。④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防治经验,增强治疗信心[3]。

2.4 理论宣教

重视理论宣教,对患者加强预防疾病相关知识指导;为患者指导并演示正确哺乳方法,纠正乳汁淤积,达到母乳平衡;注意做好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

2.4.1 生活起居:指导患者按需哺乳,达到供需平衡。使用宽松的胸罩托起患乳,嘱患者减少上肢活动。同时,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即婴儿不含乳头睡觉、保持婴儿口腔卫生等[4]。

2.4.2 饮食指导:考虑患者的中医辨证为正虚毒恋证,故宜食益气合营托毒的食品,如鸡蛋、鱼肉、动物肝脏、豆制品、牛奶等。

3 讨论

手法排乳是治疗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治疗措施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哺乳期的患者常因为乳头皲裂,乳房疼痛而中断母乳喂养;此外如果出现乳晕肿胀,乳管堵塞等原因,婴儿也会拒绝配合吸吮,间接导致母乳喂养中断。虽然目前有电动或者手动吸奶器等器械可以辅助乳汁排出,但是由于吸奶器工作原理是单纯的负压吸引,只能局部作用,不能充分吸出乳汁。患者也常因为吸奶器力度调节和时长控制掌握不当,造成乳腺水肿,乃至炎症加剧。

手法排乳主要适合乳汁郁滞、乳头破损、乳房结块,肿胀疼痛较重等情况,以及不能顺利进行母乳喂养的哺乳期产妇,且存在发热恶寒,体温39°C以下,乳汁排泄不畅的情况。手法排乳前应先诊断局部肿块是否成脓,急性乳腺炎在成脓期或溃后期应慎用手法排乳,以防炎症扩散及加重。

乳房脓肿、破溃的哺乳期产妇应该慎用手法排乳,因脓肿破溃期,正邪交争方休,处于正虚邪恋阶段,局部炎症反应往往仍较重,不当的手法排乳会导致炎症扩散,损伤腺体,故既往乳房破溃不建议手法排乳[5]。排乳能够缓解乳房疼痛,本例患者以疼痛为主症,减轻患者疼痛是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疼痛是护理工作中较常见的患者不适症状,长时间或者程度剧烈的疼痛会影响患者躯体和社会功能,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甚至有少部分患者因无法忍受长期疼痛而产生自杀的念头。故即使既往乳房破溃不建议做手法排乳,但因排乳能够缓解乳房疼痛,从而解决患者焦虑情绪,帮助保障母乳喂养顺利进行,在本例的护理工作中意义尤为重要[6-7]。

急性乳腺炎发病率高,疾病进展较快,脓肿破溃期创面难愈合,护理工作难度较大。同时,急性乳腺炎患者多在综合医院急诊就诊,与专科就诊相比,存在一定局限性[8-9]。北中医三附院乳腺科基于中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原则治疗乳痈初期,为乳痈初期患者开展针对性干预,积极控制疾病的进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家庭及社会公共负担,充分体现中医理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特色。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乳腺炎哺乳期母乳喂养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半躺式母乳喂养法对产妇母乳喂养影响的meta分析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哺乳期乳腺炎怎么治疗 好方法全在这里了
哺乳期同房,会怀孕吗
母乳喂养进社区
我的月子经:从纯母乳喂养到体质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
哺乳期妇女应定期换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