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运营能力提升探讨

2021-11-29税丽

经营者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宁夏回族自治区服务体系自治区

税丽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宁夏 银川 750000)

一、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平台网络基础硬件设施和系统建设基本完成

经过政策的持续引导,宁夏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作基本完成,目前建立了1个枢纽平台、6个市县级综合窗口平台和8个产业集群窗口平台。平台网络在政务数据整合、企业信用平台建设、融资供需对接、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服务体系配套政策不断完善

在公共服务体系配套政策方面,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等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资金基本落实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修订版)从法律层面明确了服务体系的地位作用,以及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重点和措施。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陆续出台《关于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有效运营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企业〔2017〕187号)和《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工信部联企业〔2020〕108号)等文件,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为了贯彻和落实好相关文件精神,宁夏结合自治区实际,积极制定和实施公共服务体系配套政策,制定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管理办法》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

(三)系列化服务产品基本成型

根据当地企业的需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及各类服务机构涵盖了八大功能,形成了创业服务类、科技创新类、管理咨询类、商务服务类、知识产权类、市场拓展类、人力资源类、法律服务类的系列化产品。

二、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企业服务运营存在的不足

(一)平台运营思路亟须转变,服务内容和能力需要升级

当前,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运营思路停留在服务推销模式,还没有向营销模式转变,还需以企业转型升级需要为导向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内容。大部分平台和服务机构仍停留在线下服务,即人员面对面交流的基础性服务阶段,没有切入和参与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更没有发挥完善相关产业链的作用。

(二)运用和转化平台数据的能力有待提升

在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市县网络平台由相关运营单位自行设计和建设,与宁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168平台)的数据共享程度不高,网络平台数据管理停留在信息的简单统计和展示层面。储存的数据资源利用转化率低,数据收集标准、数据采集分类标准不统一,不能利用大数据为政策制定以及提供标准化服务提供有效支持。

(三)服务体系团队缺少人才,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在从业人员方面,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不到五年,人员流动性大、调整率高,要培养既熟悉政策又熟悉企业且擅长协调沟通的综合性服务人员难度较大,因此大部分平台缺少专业人才,从业人员在政策解读、产业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较为欠缺,专业能力亟待提升。服务平台的从业人员职业发展道路不明确,缺少统一的平台运营人才评价和培训标准,也没有系统的运营人才培训课程。

(四)服务体系协同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从枢纽平台的作用发挥情况来看,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没有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指导下做好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枢纽平台的关键协同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枢纽平台、市县区平台、双创基地及服务机构之间的定位不明确,服务资源和服务活动协同机制和方式不清晰。

三、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思考对策

(一)找准站位求发展

1.明确使命和担当。构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对于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在经济下行的后疫情时期,要围绕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要承担服务企业的责任,作为政府服务中小企业职能的补充和延伸,积极承担政府部门委托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好为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作用。

2.谋划发展思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作为区域服务体系组织的引领者和示范者,要勇于探索构建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市场化服务相结合的企业服务体系,积极创新管理体制、人员聘用机制,建立专业的服务队伍,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激发运营活力,在发挥公共服务示范作用的基础上,创新增值服务体系。

(二)整合服务资源

1.加强服务资源整合和共享。建立覆盖全自治区的特色服务机构库、服务专家库、产学研合作库、特色产品库等资源库,推动服务体系资源共享。以自治区服务联盟为纽带,与上海、湖南、广东等地区服务平台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多地的产业技术协作、专家协作和产品推介协作。

2.强化全网联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支持和指导下,依托枢纽平台建立服务资源、服务信息等协同共享机制,推动枢纽平台和各窗口平台之间签订服务合作协议,规范不同主体的资源共享与合作方式,整合各种类型的平台,互相补充,实现多元化、高效化[2]。

3.加强数据分析和协同。做好数据挖掘工作,依托运行监测,支持政府部门开展关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服务、融资等方面的调研和分析工作,反映中小企业动态和诉求,为政策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组织共享数据平台建设,以中小企业数据库建设和运行监测数据库建设为核心,推动数据结构治理、共享和协同。

(三)提升服务运营能力

1.深入产业链,实现服务链的良好布局。围绕自治区9大产业链开展产业发展需求分析工作,重点分析技术创新需求、产业协作需求、资金服务需求、工业互联网建设需求,征集平台和机构要建立产业链服务平台,为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提供有效支撑,促推平台和服务机构向产业链服务转型。

2.提升平台主动服务和数字化服务能力。强化主动式服务,采集中小企业长期经营信息,依据企业经营现状、成长状况、融资和创新能力等建立评价模型,深度分析企业的成长源、潜力点和存在的问题,为提供主动预见性服务寻找依据[3]。鼓励和引导各类平台加强共享信息平台建设,打造标准化、数字化服务产品和服务体系,加快平台和服务机构的数字化转型。

3.推动工业云平台建设。运用云平台和直播平台技术,与自治区各品牌企业形成联动,实现平台化展示和推广,为自治区“晒文旅·晒优品·促消费”(即“两晒一促”)和企业品牌塑造提供平台支持。

(四)打造专业化人才团队

1.建设标准化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在全国中小企业服务联盟的指导和支持下,整合全国的服务专家资源,制定标准化的培训教材,建立标准化的师资体系,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和实训课程,建立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标准化服务人才培训基地,推动自治区服务人才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2.建立服务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和能力评价体系。依托标准化的培训和考评体系,以基础服务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和数字化服务能力作为三个阶梯,推动各类服务人员从传统企业服务人员向生产性服务专业人才转型。

(五)围绕“专精特新”打造系列服务产品

1.开展政策解读宣讲活动。政府及时公布小微企业扶持政策,为广大小微企业提供了解、申请、查询相关政策的便捷通道。组建政策宣讲员团队,并开展政策宣讲和辅导专业培训,培养出一支优秀的政策宣讲和辅导团队。

2.开展重点企业“三年陪跑”服务活动。针对自治区内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重点产业核心企业、拟上市企业,在相关处室指导下由自治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牵头,组织政策辅导专家和经营辅导专家,选择一批企业进行三年培育合作,提供经营管理对标、品牌提升、技术创新资源对接等常态化服务,打造一批经营管理标杆示范企业。

3.建立梯度式企业培育机制。依托各级部门和园区基地建立“3+9”(即自治区级、市县级、园区级三级和9大产业)专精特新培育库,规划出从科技型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再到自治区级“小巨人”和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的培育路线,针对培育需求重构和创新八大类服务产品,持续推动各重点产业企业转型升级。

四、结语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能力提升对于优化营商环境意义重大,并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出价值。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将开展各项服务工作,为企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宁夏回族自治区服务体系自治区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自治区方志办、自治区档案馆工作座谈会召开
建设服务体系 助力乡村振兴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走进神奇的汉特-曼西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作家协会贺信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检察院依法对王炜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