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绿色校园对儿童的积极影响

2021-11-28付文中

绿色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绿化绿色理论

付文中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1 引言

越来越多的证据一致表明,户外开放的自然空间,尤其是在户外的自然体验,对儿童具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好处。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逐步提升,在全球越来越多的城市中,荒芜的、未被充分利用的校园正在被改造成“绿色校园”。绿色校园是应对当今许多儿童长期待在室内、久坐不动的现象的一剂良药。绿色校园是一种多功能的、有益于生态环境的、促进人与自然互动的户外空间,其中的树、花、沙、水、草、山丘、灌木丛等自然元素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创造一个更有吸引力的校园、提高儿童室外体验/游戏的质量。绿色校园中的主要元素包括:适合各个年龄段儿童游戏的安全设备;长椅以及其他适合聚会用的自然素材;慢跑道和运动场;本地花园;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原木等可以移动的自然游戏元素;室外课堂;树木;菜园等等。绿色校园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吸引和鼓励每个孩子在自然中互动、游戏、学习,促进其全面发展,增进其福祉[1]。

2 绿色校园对儿童积极影响的理论基础

以下四大基础理论为理解绿色校园对儿童的积极影响提供了指导。第一个理论是亲生命假说(Biophilia Hypothesis),该理论认为,人类天生具有与生命和类生命形式建立联系的需要[2]。而在绿色校园里的玩耍,就可以满足儿童的这一需要,进而培养儿童与自然的联结感,增加心理幸福感。第二个理论是应力恢复理论(Stress Recovery Theory),该理论强调自然有助于人从压力中恢复过来;暴露在无威胁的自然环境中,可以引起一系列积极的生理和心理反应[3]。第三个理论是注意力恢复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该理论强调自然有助于人从精神疲劳中恢复过来;不具威胁性的自然环境会自然而然地以一种令人愉快的方式吸引注意力,使枯竭的认知力得到休息和补充[4]。第四个理论是散件理论(Theory of Loose Parts)。自然对儿童的有益影响归因于散件的存在。散件是指所有可以由儿童自由移动、搭建,重新设计、组合、摆弄的自然材料,如树枝、树叶、水、泥土、石块、沙子等。散件是与成品相对的一个概念,成品往往会限制儿童的思维,而散件没有固定的玩法,为儿童进行开放、灵活的户外体验创造了丰富的机会[5]。儿童在与环境的创造性互动中,利用所有感官和能力不断地改造、探索和修饰环境,也能与周围的儿童产生持续的互动,进而增强与其他儿童的交往能力。儿童在自然中的游戏/体验是理解接触自然对儿童积极影响的核心途径。

3 绿色校园对儿童的积极影响

3.1 促进身体活动和身体健康

绿色校园有助于促进儿童的身体活动和身体健康。与室内玩耍相比,户外玩耍/体验更有利于促进儿童进行更多高质量的身体活动,因为户外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可供其跑、跳、藏、玩的空间和机会。绿色校园吸引孩子们走出室内、到室外动起来,增加其身体活动量[6]。加拿大的59所小学的105名教师、家长和管理人员一致报告说,绿化校园为孩子们创造了更多身体活动的机会[7]。就挪威5~7岁的儿童来说,与在传统操场上玩耍相比,每天在绿色操场上玩耍1~2 h,可以显著提高孩子们的运动能力[8]。孩子们身体活动量的增加可以给身体带来一系列的益处,如减少肥胖症、缓解注意缺陷多动症、改善视力、减少哮喘、增加身体质量指数等。

3.2 促进精神、心理健康

绿色校园有助于促进儿童的精神、心理健康。在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多,越有助于减少压力。人在自然中会更快乐,哪怕只是欣赏自然也能减轻压力。每天60 min的户外自由游戏对儿童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缺乏户外自由游戏的时间会导致儿童的压力感、焦虑甚至抑郁[9]。一项围绕澳大利亚的某个大城市的14所小学进行的研究表明,儿童对校园的恢复健康功能的认知与校园中的植被量和学生自我报告的积极情绪呈正相关[10]。在绿色校园中的玩耍有助于6~12岁的儿童摆脱压力,增强其快速恢复的能力[11]。

3.3 提升学习效果

绿色校园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学习效果。当儿童在室外自然中度过一段时间后,他们收获的好处会转移到室内课堂中来。回到课堂后,孩子们在学习方面会有更好的表现。在具有更大窗户,并能从中看到更多树木的教室里,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更高,毕业率更高,计划上大学的学生比例更高[12]。绿色校园是室内课堂向外的直接延伸,是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诸多实践课程的完美补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实验室。在那里,学生们可以分析土壤样本,种植花园以了解植物特征和水循环,计量降雨,学习流域和雨水管理等等。在基于自然的户外课堂上,如在花园中学习时,学生可以自主进行探索式、体验式学习,此类型的学习已被证明能给学生提供他们在现实世界中取得成功所需的工具和方法,增强其学习能力,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13]。

3.4 促进对校园的欣赏

绿色校园有助于促进儿童对校园的欣赏。学龄儿童更喜欢在校园的自然区域玩耍。与铺砌的校园相比,在绿化的校园中玩耍的孩子对校园的欣赏程度更高[14]。荷兰的一项研究对4所小学的308名6岁至9岁的儿童进行了校园“绿化”前后的跟踪调查,发现有两所学校的儿童在校园“绿化”后,对校园的欣赏程度有所提高[15]。

3.5 培育亲社会情感

绿色校园有助于促进儿童形成积极的社会情感。在共享的绿色空间中,孩子们可以坐下来休息、玩耍、锻炼、聚会,进而促进社会互动,培育亲社会情绪。增加待在自然中的时间可以使人变得更友好。一项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在干预学校的校园被绿化后,其儿童具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更好的情绪[16]。另一项研究表明,在没有树木和草地的城市环境中,暴力事件的发生率最高;缺乏绿色空间或自然景观的地方与负面的社会影响有关,如更多的非法活动、攻击行为、闲逛、涂鸦、垃圾等[17]。

猜你喜欢

绿化绿色理论
绿色低碳
坚持理论创新
朱屺瞻《绿化都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我爱绿化
小猴栽树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