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园林在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校园的应用和探索

2021-11-28李夏林屈顺雅

绿色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园林学院植物

尚 璐,李夏林,屈顺雅,杨 禄

(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10)

1 引言

智慧园林这一先进的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理念和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多个城市的园林绿化中得以应用。目前,国内智慧园林建设大多集中在城市层面,在园林建设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阶段,通过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空间信息集成技术、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数字化技术与其他技术等,构建城市智慧园林[1]。本文借鉴城市智慧园林的建设理念和建设方法,依据学院园林建设的现状和规划设计,将可视化技术、数字化技术等运用到一个校园的园林绿化建设中,探讨智慧理念和智慧技术在校园园林建设中的应用方式,打造一个智慧园林校园。

2 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园林建设现状

2.1 校园园林建设概况

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是一所花园式学府,以生态环境相关专业为优势的校园,充分突显出以“生态育人,环境塑人”的规划设计理念。学院占地1100亩,共包括五大分区,中心景观区、教学行政区、实训教学区、运动休闲区和生活区。中心景观区采用中轴线对称的规则式布局,由校门入口景观、对称式花坛、图书馆、仿中式水榭、瀑布、假山和桥共同构成学院的中心景观轴,营造了开阔的视线空间。植物园聚集多品种的植物和地貌,按植物品种和栽植要求进行了局部土壤改良,有展示和教学功能;硬质铺装采用砾石+青石板、透水砖等环保材料,游步道配合微地形和修剪整齐的绿篱,有步移景异的效果;校园绿化结合于功能之中,各类植物分层次种植,分季节配置,是一所园林式校园。

2.2 师生对校园园林建设满意度及需求

依据校园园林建设现状,以学院师生为调查对象,设计了一份“全院师生对校园园林建设满意度及需求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师生对校园景观设计的满意度;第二部分是师生对校园植物绿化的满意度;第三部分是师生对校园园林建设的要求及期望。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75份,问卷的有效性达到95%以上。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表明:①63.2%的学生及个别老师对校园中心景观轴的规划设计不甚了解,甚至有学生对景观轴的水榭、假山和景观湖的设计表示不清楚。该数据表明部分学生对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不了解,一定程度反映了学院对学生在学院校园景观设计方面的科普教育有所欠缺。②70.7%的学生和老师对校园植物绿化仅停留在校园里有很多树和草的认识,对植物的种类、科属、习性以及植物的配置知之甚少。该数据表明,应加强学生对校园中植物及其他绿化建设的科普认识,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常识教育,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对校园的归属感。③86.6%的学生认为校园绿化种植种类、颜色、配置均较单一,希望增加美感和新意;80.1%的学生认为假山景观湖的利用率不高,希望引入新的技术和创意增加景观的利用率;大多数老师认为需要引入一些手段和方法增加师生对校园景观设计及绿化种植的科普。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校园景观设计及绿化种植的满意度不是很高。基于校园园林建设的现状,归纳总结学院师生对校园园林建设的需求和期望,借鉴并运用城市智慧园林的智慧理念和技术手段增强学生对校园园林建设的认知度,提升园林建设的审美体验,着重从学院的角度研究智慧园林在校园中的应用方式。

3 智慧模式在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园林建设的应用方式

3.1 智慧理念的应用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

智慧理念从本源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以生态为原则,在校园的园林建设中,要秉承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修复的智慧理念。基于校园整体土壤成碱性,且贫瘠的土壤特征,在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以适应性强、抗性好、更易存活的乡土植被为主,局部节点选择外来引种植物,营造可持续生长的植物空间。校园的自然生态区域,在植物品种的选择和栽植要求均考虑土壤改良和生态修复,促进学生实习实训的同时践行生态修复的发展理念。

3.1.2 信息化理念

智慧园林是将人与自然用智慧的方式连接起来,达到人与自然的互感、互知、互动。通过智能终端、通信传输、云端计算等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基于学院智慧校园的建设,在未来的园林建设中将建成土壤检测子系统、环境监测子系统、人员活动、生物状况监测子系统等[2]。土壤监测可实时采集土壤、水等数据,传输到服务终端后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灌溉等智能化应用。环境监控可实时监测周围小环境的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信息,把这些数据传输给服务器,为灌溉决策、智能服务提供参考依据。人员活动、生物状况监测系统可提供视频监控、数据存储和分析,根据检测历史数据形成管理报告,为园林建设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未来学院的智慧园林建设,一定是信息化的建设。

3.1.3 共同参与理念

智慧园林建设是一个共同参与的园林建设[3]。未来学院智慧园林建设,将给全院师生提供一个参与的平台。学生若发现植物遭受病虫害,可以使用手机在线填报预警,点击“一键报修”,便会有专业养护人员迅速查看,及时抢救,有效避免病菌大范围扩散而造成大面积植物损耗。若有学生对花草或绿地造成了破坏,能通过基于地理位置进行报告,可提供照片和视频等证据,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师生共同参与就是师生共建校园的过程,在共同参与智慧园林建设的同时,也提升了师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3.2 智慧技术的应用

3.2.1 智慧化提示牌

基于学生对学院校园园林建设情况不甚了解的现状,在学院校园里设置一种智能园林景观设计提示牌,可放置学院的中心位置或重要位置。提示牌包括控制器、支架、支撑框和可移动展示板。此提示牌不同于许多园林场所设立的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而是通过简单的电子显示屏实现整个园林设计模型的展示,并且可根据使用者调整位置,实现人机交互。利用该智慧化提示牌,学生可通过操作电子显示屏,依据自身需求调整位置后,从三维视角全方位了解校园的整体布局、景观设计与植物种类及配置等知识,以主人翁的角色了解校园,激发学生热爱校园、建设校园的意识。提示牌内部设置的智能装置,使其能自动感应湿度、温度,提供数据信息的同时,可控制外壳的关闭和开启,使其适应不同的外部环境,扩大了提示牌的使用范围。

3.2.2 智慧化灯光设施

依据调查问卷,学生对校园园林建设的审美体验有较多的需求和期望。因此,运用智慧化技术手段,重新改造学院植物园旁边的道路。该道路长约200 m,呈“S”形曲线状,道路一边以一定坡度的微地形将该道路与校园的一条主要道路分隔,另一边是植物园的种植区。道路两边配合地形种植修剪整齐的绿篱,并配置不同种类的地被和灌木。该道路有交通的功能,又承载着休闲娱乐的功能,是生活区到景观区的过渡区域。问卷调查中反映该道路的使用率低,学生驻留时间短,到了晚上寥寥数人。基于此,运用智慧化灯光设施,根据道路的形状和地形的不同变化,结合植物种植设计不同的灯光造型和主题,调节色彩以及敏感度,营造不同的景观体验和感受。根据摄像分析,获得学生在该道路的停留时间,自动控制灯光开启时间和灯光效果展示时间,节约资源,增加情趣,提高该道路的使用率。

3.2.3 智慧化语音讲解二维码系统

基于师生对校园园林建设科普知识的需求,运用智慧技术,建立语音讲解二维码系统。该系统将文字、图片、语音三者相结合,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师生使用手机扫二维码即可获得相关的信息[4]。该二维码可展示校园里的每一颗植物,介绍植物名称、科属、生活习性,植物的相关趣闻、植物配置、栽培养护等;可展示学院植物标本实训室和病虫害实训室的各类标本;还可展示学院历史简介等多方面的信息。该二维码系统,在原有文字和图片的解说牌或二维码基础上,增加了语音解说,以学生接受的角度,达到更好的科普效果。同时,服务于参观校园的参观者,更多地了解校园的园林建设,了解学院的发展历程。

4 结论与讨论

智慧模式在校园园林建设中的应用方式很多,基于技术投资的金额、规模和难易程度的考虑,从利于学生科普教育、学习实训、体验感受的角度出发,本文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共同参与的智慧理念和智慧化提示牌、智慧化灯光设施、智慧化语音讲解二维码系统的智慧技术的应用和探索,并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和推广,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在学院智慧校园的建设初期,智慧园林作为其中重要的模块之一,将本文中的智慧理念加入了智慧校园的建设方案中,为学院智慧校园的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同时,学院校园中智慧化提示牌的设置,智慧化灯光设施的增加以及智慧化语音讲解二维码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校园中的智慧化设施,提升了学生对校园园林建设的认知度和审美体验,增强了学生对校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探究校园智慧园林和智慧校园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园林学院植物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