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国县低产低效林改造难点及解决对策

2021-11-28汤桂生刘运海

绿色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低产兴国县林业

汤桂生,刘运海

(1.江西省兴国县林业局林业调查设计队,江西 兴国 342400;2.江西益森园农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江西 赣州 341000)

1 引言

低产低效林改造涉及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全体工作人员数十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任何一个方面的短板都会导致改造工作低效或无法顺利开展。因此,需要对目前工作的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难点问题有清晰明确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基于此,选择国兴县这一地区的林业改造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期提供参考。

2 低产低效林的成因

低产低效林生长状况较差,总体森林的质量较低,具体的生产性能和产能效果都比较低,通常还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很多都还会伴随出现水土流失[1]。出现这些情况的林地,通常被认为是低产低效林[2]。

(1)生长环境差是造成低产低效林的一个主要原因。如生长区域有大量砾石岩和花岗岩,加上风化的原因,一旦出现大雨就会不断冲刷土地,使得岩石暴露在外,造成土壤渗透性小,水土涵养性弱[3]。 由于兴国县地表土壤以花岗岩风化形成的沙质土为主,林地表土流失殆尽,立地条件差,当时只有选择适应性强的马尾松作为先锋树种进行人工造林和飞播造林,从而导致当地的林业生产效率经济效益降低[4]。

(2)对于环保和林业管理缺乏重视也是造成低产低效林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由于早期的山地为承包制,很多山地承包户大肆砍伐林木以增加短期收入,却没有及时补种林木,造成当地林业环境人为恶化,最终出现较多的低产低效林。此外,资金投入不足、多重灾害等也是导致兴国县低质低效林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虽经兴国县各级党委、政府近30年的励精图治,1984年以来,兴国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十年绿化兴国”的战略决策,1985~1994年,全县完成以马尾松为主要树种的荒山造林面积173.6万亩,荒山栽植率达98.3%。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恢复,但由于经济原因,灭荒时期种植和飞播的马尾松纯林,尤其是中幼低产低效林未能及时改造,仍成为该县森林资源的结构主体,导致整体森林树种结构单一、火险等级居高不下、森林病虫害频发、生态功能低下、生物多样性差、林地生产力不高等诸多缺陷,这些已成为该县现代林业建设的难题和隐患。

3 低产低效林改造的难点

兴国县虽然在低产低效林改造工作中取得可喜的成绩,生态系统建设逐步加强,森林结构逐步调优,生态功能不断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难点问题。

3.1 投入资金不足

按现有的人工工资、肥料、苗木、抚育费用等测算,改造1亩至少需要投入1400元(按每亩栽植50株计算,人工打穴(含清杂、规格:60 cm×60 cm×60 cm、6元/穴)300元/亩,苗木(二年生乡土树种、5元/株)250元/亩,肥料(含施肥人工)250元/亩,抚育200元/亩/年(连续抚育三年)。改造低产低效林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目前的资金还存在很大的缺口。

3.2 科技兴林工作滞后

由于对科技兴林战略投入不到位,林业科研专项投入不足,林业系统科技人员较少,尤其是缺乏复合型科技人才[5],造成科技创新后劲严重不足。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水平普遍较低,不具备现代化林业管理需要的专业技能,导致很多工作不能科学高效的开展。

4 低产低效林改造的解决策略

4.1 增强林农森林经营意识

兴国县本地林农对低产低效林改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需要提高森林资源定向化培育程度,根据林业需求结构变化,适时确定并调整森林经营目标[6],逐步营造良好的森林经营氛围。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和宣传等方式,不断增强广大工作人员和林农森林经营意识。广大林农是参与林业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通过提高其森林经营管理的意识,可以高效地达到林业保护与改造的目标。

4.2 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

始终要把科技贯穿低产低效林改造建设全过程,加大林业科技推广力度,通过建立一批低产低效林改造科技示范区、示范点,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大林业科研投入力度,完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引进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林业管理,通过科学调整林业种植结构和树种组成[7],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品种进行种植。积极运用现代林业技术进行种植和管理,不断努力改善土壤[8],并做好病虫害的管理等,全面提高其成活率[9]。通过引进现代管理技术达到提高林业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推动森林结构稳定和森林质量提升的效果。

4.3 推进科学抚育管理

在实地调查兴国县低产低效林改造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林分现状,综合应用补植、更替、抚育、封育、调整、复壮等多种方式开展工作[10]。补植改造可根据实地林木情况采取“块状补植”“ 均匀补植”等方法;抚育改造可根据实地情况采取“间密留疏、去劣存优”“清理干扰、改善林分卫生”等方法;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坡面开挖竹节水平沟与大穴整地相结合的方式,如可以按照60 cm×60 cm的规格,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科学标砖规格。人工补植适应性强的木荷、枫香、酸枣等乡土乔木阔叶树与播种多花木兰、胡枝子田菁、百喜草等一年及多年生灌草相结合等综合治理措施,控制水土流失。如兴国县龙口镇学校背基地共实施大穴整地6万穴。开挖水平沟4万m,施放滤泥、垃圾、鸡粪、枯饼、复合肥等基肥300 t,混播灌草1000 kg,栽种百喜草3.3万m2,补植阔叶树容器大苗3万株,裸根苗3万株,治理面积700多亩,连续三年施肥抚育。还可以通过技术推广和分区划片,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4.4 制定科学采伐政策

兴国县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方案,对改造区全面实行封山育林。根据封禁范围、人畜危害程度以及火险等级,成立必要的管护机构。由相关管护机构负责对其管护区进行全面的科学管理,对于违规采伐的人员和屡禁不止的人员要按照相关规定及时给予处罚[11],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联系当地的公安机关来进行管理。对于分管区的管理可以实行谁管理谁负责的责任制,让具体负责人员守好责任田,明确其权责,推动相关工作落到实处,责任追究到岗到人[12]。政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采伐的时间,避免因全面禁伐导致人们种植人工林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串用本地区的间伐指标,对不同类型的林业培育情况要考虑情况分别处理,在政策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并可以做适当的倾斜。

4.5 提高补贴标准

目前国家给予的补助显然还不足以满足相应的改造工作的实际需要。具体的补贴中也存在一定的倾向性,主要表现在对于人工造林的补助要显著高于改造的资金支持。实际上,人工造林的难度并不一定会比改造难度大,很多的改造项目都是在自然地理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进行的,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资金成本。国家可以进一步加大对于林业改造的资金支持,保障其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4.6 扩大资金来源

目前的改造资金主要是来自于政策补助和财政资金,但还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为进一步填补资金缺口,一方面,可以由当地财政部门加大支持力度,通过调节预算等方式增加财政资金的投入来增加林业改造资金的供给;另一方面,还可以积极尝试建立跨区域生态保护基金,拓宽低质低效林改造资金来源;兴国县地处东江上游水源涵养区,是粤港地区的重要水源地,探索建立粤港水源受益地区对赣州等上游水源涵养地区的生态补偿基金,持续支持兴国低产低效林改造。同时还可以加强社会合作,吸收社会资本和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林业改造的积极性。

5 结语

低产低效林的改造工作效果和质量的提高,在于扩大资金收入来源,制定相应的科学采伐政策,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林业工作者应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稳定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从而促进森林管理效益的提升,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猜你喜欢

低产兴国县林业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弟弟会爬啦
land produces
林下种植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
晚粳品种对比试验
兴国县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探讨
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低产林改造的要点
茉莉老树低产改良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