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莞道:“花园式”污水处理设施站惊艳亮相

2021-11-27江镕

环境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分散式管网污水处理

江镕

“道滘之下、小河之上、碧道之旁、水乡之中”。

这是一段形容某基础设施的话语,但究竟用来描述什么,先留一个悬念,待下文慢慢讲述,细细揭秘。

道滘即指道滘镇,这里位于东莞市西部,处于东江南支流下游水网地带,水道纵横,河涌成网。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省级到市级、镇级到村级,各级政府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高度重视,一些较大规模的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按部就班地修建完工,以期让村民们尽快享受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

道滘镇也不例外,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始终紧锣密鼓。但独特的水乡环境使得这里的很多民居被水道相隔,呈点状分布,零散独立,生活污水处理管网出现了很多“断头点”,无法顺利入户到位或者河水大量混入污水,进而造成了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收集不到村民产生的污水,村民享受不到新建基础设施带来便利的尴尬困境。

面对难题,如何破局?小河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画出了一幅独具特色的美丽图景。

农村治水关键

设备有效运转

虽然中央对于农村环境高度重视,但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污水处理设施闲置、污水管网未有效入户、农民自建厕所不敢使用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2021年4月,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某省份的某村发现,该村的污水处理站长期停运,人工湿地与排污管道内积存着大量生活污水。排污口已经封闭,因为下雨,大量污水溢出人工湿地,径自流入附近的河流。

而在附近的另一个村里,督察人员发现,这里的人工湿地不是按照设计要求种植能够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而是为了所谓“好看”的目的,种上了没有净化功效的鲜花。

2021年9月,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四督查组在某省份的某村发现,村民们将污水直接排到地面上,临街的住户则直接排到大街上。

“冬天担心路面结冰,我们得掀开重重的井盖,将生活污水倒进污水管网。”该村的一位村民说。督查组随机抽查了10余户村民家庭,入户排污管竟没有一户连接。

该村一名村干部向督查组表示,当初的工程施工方案中,并没有涉及入户这一项。换句话说,他们只负责铺设主管网,至于是否连接到户、让排污管网发挥实际效用,并不在考虑之内。

而在另一个村中,距离污水处理设施稍远、生活污水没有接入污水处理站的一些村户,虽然在家里建了卫生厕所、化粪池,也饱受厕排污水何处去的困扰。

一位八十多岁的村民反映,公家盖的冲水式公厕会定期清运厕排污水,自家建的厕所,化粪池里的厕排污水却要自己处理,粪便满了总得找个去处。

这位年长的村民说:“我年龄大了,孩子又不在家,厕所清理不动,有时候都不敢在家里解大便,只好经常去公厕,希望公家能隔段时间来帮我们运走一次。”

同时在全国的其他一些乡镇也存在着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太过超前、“贪大求高”的问题,导致实际运行负荷率远低于设计水平,有的实际处理量仅为设计处理能力的一半。再加上一些地方管网配套不完善、雨污分流不到位、管网维护长效机制不健全等原因,致使农村污水收集率不高,进水浓度偏低,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功能进一步打折扣。

正如专家所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厕、集中供水,是最影响农民居住体验感和幸福感的关键环节。农村生活污水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污染各类水源,而且容易造成部分地区传染病、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与流行。目前生活污水处理依然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短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往往重建设、轻管理,部分污水处理站长期“睡大觉”“晒太阳”,造成了“最后一公里”的阻碍。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必须建管并重,让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转起来,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关键。

探索适宜路径

环保助力发展

正是因为了解到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广东,很多市县没有因循守旧、照搬照抄,而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到了适宜自身农村环境整治、污水处理处置的恰当路径,东莞市道滘镇便是其中之一。

2019年,道滘镇水质达标率在东莞全市获得“冠军”;2020年,道滘镇累计新建次支管网47.27千米,村庄雨污分流管道新建390.02千米,改造面积达400万平方米,完成溢流井改造765个,暗渠排污暗口截留封堵445个。又全面启动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工作,聚焦污水管网高水位运行、污水溢流入河及河水倒灌等问题,全力推进村庄雨污分流改造、排水暗渠整治和污水溢流井改造等工程。

因为治水,近年来道滘镇又“铁腕”清理了大量散乱污企业,外界一度认为这恐怕会令道滘的经济指标出现下跌的“转型阵痛”。但出人意料的是,随着道滘水质的提升,道滘的经济数据不降反升——据统计,2019年道滘全镇实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5%,增速排名全市靠前,规上工业增加值48.7亿元,增长13.8%。可以说,生态环境的改善,让道滘镇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生态收益、生态红利。

尽管成效明显,但道滘也仍然存在自身的短板,那就是镇里人口居住分散、人口流动性大,产生的污水水量也不稳定。特别是作为水乡,这里河流众多,地形特殊。

“以往我们采用过末端截污方式,虽然看似‘短平快地解决了排污口直排问题,但是长距离输送污水至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使污水管网维护和防止河水混入成為难点。”道滘镇副镇长叶泽明告诉笔者,“后来我们因地制宜,在进行广泛调研、了解的基础上,采取了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用以破解治水难题。”

2019年,道滘镇按照就近处理原则,调整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将污水处理格局“集中扩建”调整为“分散扩建”,先后在昌平扶屋水、九曲新浦路、中联船厂和蔡白上口村四个片区建设4座分散式污水处理站。

2020年,道滘镇又在小河片区、北晨和文一居几个地点动工建设了3座分散式污水处理站。至此,7座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达6850立方米,大幅提升道滘镇的污水治理能力。

猜你喜欢

分散式管网污水处理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AO+MBR工艺在某医院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地铁车辆段污水处理工艺及过程控制研究
刍议农村分散式污水排放处理措施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我国各地分散式风电发展规划概览
东莞打响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攻坚战
简述环境工程污水处理的几点思考
浅谈GIS在石油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集中式与分散式的管理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