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农村分散式污水排放处理措施

2019-09-10张双权吴建维

名城绘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分散式处理措施农村

张双权 吴建维

摘要:本文针对农村分散式污水排放处理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分散式;污水排放;处理措施

近年来,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乡镇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与此同时,乡镇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预计到2020年,中国农村污水排放量达到270亿吨,占全国水污染物排放量超过50%,且处理率普遍较低乡镇污水处理率远低于设市城市和县城,这已成为中国主要流域水污染的重要因素。2016年,村庄污水处理率仅为10.0%,与城镇污水接近90%的处理率形成强烈反差。农村污水处理困局日益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地选择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尤为重要。“十三五”以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村水环境治理的投入,农村污水处理已引起全社会多方关注,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1我国农村水污染特征

由于中国农村地区分布广泛,农村居民分散居住,中国农村水体污染显示出量少且污水排放分散,氮和磷等养分含量高,污水排放流量和有机负荷波动大。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落后,基建设施不完善,生活污水基本上没有系统的收集和运输。所以,针对农村分散式污水的处理技术应该是成本低和能耗低,运行管理要求低,能够有效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并且运行起来稳定的相关污水处理技术。

2我国农村污水现状

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用水量和污水量均呈上升趋势,而占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16年城乡建设统计公报》,2016年年末,全国68.7%的行政村有集中供水,而仅有20%的行政村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大量的农村污水直接排放环境中,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直接污染,嚴重威胁了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环境。近几年,国家对农村污水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随着投入的不断增大,对于污水处理的需求量也逐渐上升,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开发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将农户污水按照分区进行收集,以村庄为单位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布局灵活、投资少、逐渐成为当前农村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之一。

3农村分散式污水排放处理技术

所谓分散式污水处理就是通过小巧、灵便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对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的先进技术。近些年来,出现了许多分散式的污水处理设备和相关技术。由于我国不同的农村地区情况差别很大,所以针对不同地区要选取适宜的处理工艺。

3.1蚯蚓生态滤池

将蚯蚓、微生物和基质综合的蚯蚓生态滤池的生态系统是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新工艺。蚯蚓具有分解和吸收污水和污泥的功能。并且它在池体中的活动能增加氧气供应以加快在过滤层中有机碳和氨氮的降解;此外,蚯蚓可以改善池体的卫生条件,并且池体中繁殖的蚯蚓可以用作家禽饲料。由于该种生态滤池占地面积小,耗能低,易于操作以及后期管理维护等特点,对我国南方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较为合适。但是,鉴于蚯蚓蛰伏和夏季睡眠的习惯,分阶段出水不稳定,因此在使用时应采取对策,对出水进行强化处理。

3.2生态厕所

生态厕所采用木屑或小麦秸秆,孔隙率好,吸水,排水性好,是微生物繁殖场。堆肥在反应箱内进行。生态厕所中排泄物和锯末的混合物被微生物的作用迅速降解,该产品可用作肥料和土壤改良剂。当前,生态厕所已投入日本部分城市使用,并已在中国江苏省进行了测试。

3.3地下渗滤系统

地下渗滤系统是源于日本的一种就地处理的生态处理系统。经腐化池预处理后的污水被投入到渗滤装置中。然后,借毛细管浸润和土壤渗透作用,污水被物理拦截,吸附,沉淀,被微生物降解,然后被动植物吸收。地下渗透系统对TP和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但TN的降解效果不理想。该地下渗透系统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管理维护方便,不影响地面景观。适用于经济相对落后,人口数量少,土壤渗透性高的农村地区污水处理。

3.4滴滤池

在滴滤池这种工艺里面,通常生物膜在这种类型的生物处理装置中厚度较厚,因此对于溶解氧(DO)进入,只能在膜的表层以下的100~200微米。从而可以在生物膜上生成好氧区与厌氧区两个区域,使得整个过滤系统具备脱氮的条件。该反应器具有构造简单,便于安装和操控,有机负荷大,水利负荷大,经济成本低的优点。

3.5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小型综合污水处理设备是通过有各种工艺的优点用以处理分散污水从而达到相关净化标准。相关实验证明,经过3年的运行,系统对N,P,BOD5,SS的去除率分别为30%,99.4%,97%和70.8%。连续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标。设备后期维护简单,上流式饱和过滤器可吸收和除磷达5年,并可在饱和时用作农田有机肥料。

3.6污水排放量及管线布置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结合当地居民的用水现状、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等情况酌情确定(参考50~100L/人·d),农村排水管材可用地埋式HDPE管。布设管网应依托于当地地形变化,确定最短、最便捷的埋设路线,污水收集应沿主道路两侧布设。布设管道过程中尽量考虑自流排水,降低能耗,如果污水收集系统不能实现全部重力自流,可以在需要提升的管渠连接点建设泵站。为方便维护,泵站应尽量建在污水处理设施附近。为了降低成本,在达到排水标准高度要求下,尽可能降低埋设深度。如居民生活区空间允许,可将排污管建在原有沟渠旁边。

4结语

我国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发展较晚,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地方开始建设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和规模化处理设施,只有高效、低投入、低运行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才符合农村现状,同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水质、水量负荷、气候条件、经济性及当地经济承受力等综合因素选择污水处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黄文飞,韦彦斐,王红晓,等.美国分散式农村污水治理政策、技术及启示[J].环境保护,2016,44(7):63-65.

[2]钱海燕,陈葵,戴星照,等.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研究现状及技术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3):176-180.

[3]李海明.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系统与实用技术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9):177-181.

(作者单位:天津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分散式处理措施农村
我国各地分散式风电发展规划概览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分散式空调恒温恒湿机组的电气控制
一千瓦电视发射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浅析三门核电厂设备冷却水系统运行失效和处理措施
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集中式与分散式的管理效果比较
凯文·凯利《连线》杂志创始主编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