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数控专业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2021-11-27张佩玲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9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导师中职

张佩玲

(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广东 肇庆 526020)

0 引言

新时期下,我国制造业发展十分迅速,对高素质的一线实践型数控专业人才需求也不断提升。中职数控专业是培养数控人才的核心平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综合发展要求。因此,在中职院校数控专业课程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新型教育模式的应用[1]。现代学徒制是对校企合作进行深化的一种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将其应用到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1 现代学徒制概述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新型教育模式出现在职业院校教育中。现代学徒制是深化校企合作的一种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学校、企业之间的紧密配合,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培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保证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与企业生产所需要的人才实现良好对接。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对数控专业人才要求逐步提高,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数控专业教学的价值也越发突出[2]。在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实施现代学徒制能显著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实践中。教师或者是企业导师需要对学生发展需求进行全面剖析,根据学生认知、兴趣点针对性的构建学习情境,让学生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技能训练。而学生也可以在教师或企业导师的帮助下,稳步提升。其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利用信息化途径,与教师、企业导师进行非面对面沟通,保证了学生学习效果,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互,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2 中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状况

在中职教育中,数控专业是一个很关键的专业,但是当前中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主要表现在:(1)在人才培养期间,并没有对企业用人需求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也没有考虑到时代变化特点,在人才培养中依旧是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造成了中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数控专业人才与企业用人需求不匹配,出现了企业招人困难、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同时在日常教育中,学校教师依旧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本身的学习主动性不强;(2)在当前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会将注意力放在理论知识讲解上,教师会在讲解完所有的理论知识以后,让学生集中几周时间开展实训活动,这种教育方式会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育不够重视,严重的影响到学生职业能力提升;(3)在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教学评价中,教师大多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学习好坏,没有对学生的日常表现、个体差异进行全面考虑,易出现评价片面的情况,这也会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削弱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3]。

3 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应用途径

3.1 注重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需要对过去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全面分析,结合现代学徒制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以此实现数控专业人才的精细化培养。在实际教学中,中职数控专业教师要创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在教学活动中要“走出去”,强化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中职院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定中来[4]。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对人才的要求,为人才培养方案提供相应的指引,而学校也可以结合企业建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输出对接。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教师要注意强化与企业相关人员的沟通,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包括理论知识学习目标、实践技能培养目标等,为中职数控专业学生发展奠定基础。

3.2 优化数控专业课程体系

当前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还比较落后,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新时代要求不匹配,这对学生的良好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在过去的教学中,中职数控专业教师会先要求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然后指导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践练习,最后再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上岗实习。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理论学习、实践学习都有参与,但是整个教育活动存在理论、实践相脱节,学生很容易出现后期实践阶段忘记理论知识的情况。对此,在今后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教师需要依据现代学徒制,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革,要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增强与企业工作相关的理论内容,同时要注重课程体系中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之间的紧密配合。在中职数控专业课程内容上,还可以增加与行业发展相关的新内容,去掉一些落后的理论内容,并引入企业职业素养要求等知识,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促进学生成才[5]。

3.3 开展双师制度

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现代学徒制模式时,学校还要特别注意双导师制度的实施,以此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指引。在实践中,双导师制度下的师生关系更加紧密,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不足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引,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遇到问题后也能随时向教师请教,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频繁,师生关系更牢固。中职院校在日常工作中,要强化与合作企业之间的沟通,要发挥出企业本身的资源优势,和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6]。同时企业还可以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技师进入到学校,对学生的实践操作环节进行指导,为学生讲解一些关于岗位知识、职业素养的内容,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提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企业工作环境。

3.4 开展双向追踪考核

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现代学徒制模式时,还应该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创新,要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具体来说,中职院校可以落实双向追踪考核体系,要求学校教师、企业导师共同对学生学习状况评价,学校教师负责考查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思想状况进行评估;而企业导师则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专业操作技能、工作能力、职业素养等,根据双方评价结果来判断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

4 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现代学徒制这种新型人才培育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满足了企业对于数控专业人才的要求。在今后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教学中,还应进一步发挥现代学徒制的作用,对课程教育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实现现代学徒制与其他教育方法的良好结合,以此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培养,推动数控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03)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导师中职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V eraW an g
导师榜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爱情导师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