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机械化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2021-11-27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9期
关键词:农作物机械化农机

曹 磊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沈阳 110034)

0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通过互联网技术推动我国各行各业的进步成为了新的发展途径,这也推动了物联网技术的形成,物联网技术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持续推进,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进步,但是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大部分农村的生产力不足,没有形成规模集中的农村产业结构,基本还处于自产自销的阶段,生产方式依旧偏向于传统的人力生产,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脚步。针对这种情况,运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推广,能有效加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1 农业物联网技术概念及优势

物联网技术以互联网技术为主要基础,并结合其他相关技术运用于实际的事物上,是通过信息的互换与交流推进事物发展的新型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作为一种先进技术,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应用,我国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农业中也引用了物联网技术,这就是农业物联网技术。

农业物联网就是利用对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中的各个方面进行结合,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农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完善改进,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利用农业信息感知设备,通过网络将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手段、气候环境、农作物的生长状态以及农业生产中需要利用的工具等基本信息进行交流和互换,实现农作物在播种、施肥、管理、收获等各个农产品生命周期的监管。农业物联网包括农作物种植、畜牧业养殖以及农产品交易等多个方面。农业生产者可以在物联网上查询到想要了解的农业知识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手段,将农业生产与先进技术进行结合,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进而推进我国农业的健康高速发展[1]。

2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中的应用

2.1 农业生产机械设备方面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机械设备中应用的主要原理就是通过将一种感应传输设备安装在农业机械上,能够准确识别并传输农作物的情况信息。通过这种设备能够准确获取传统农业生产很难获得的有效信息,例如:土壤的化学成分、土壤的有机成分、地面温度等农作物生长要素,通过收集并传输这些数据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远程监测。利用网络进行远程交流,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创造农作物最适合的生长条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大量的实地情况信息也能够为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真实的数据,进而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目前国外在物联网运用于农业生产设备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例如:有一种智能感应喷雾器,在进行除草时,能够在农作物中准确找到杂草,并且将除草剂喷出。这种设备内部装置了一种感应设备,在识别出目标植物后能够自动进行相应操作,这种除草方式既节省了除草剂,又避免了传统无差别喷雾造成的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问题[2]。

2.2 农作物生长气候条件方面的应用

气候条件是农作物生长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好的气候条件有助于农作物各个阶段的健康生长,提高农作物的收成,恶劣气候则会造成农作物收成减少,甚至会引起一定区域内的粮食危机。所以,运用物联网技术减少恶劣气候对于农作物的影响十分必要。物联网技术在农作物生长气候条件方面的具体应用:运用环境监测传感设备对农作物生长区域内的气候进行实时监控,一旦检测出气候变化,就会立即对农业生产人员进行报告,农业生产人员就能及时进行防护,降低自然因素对于农作物造成的影响,减少经济损失。

2.3 在农机管理方面的应用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尤其是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的播种时节,由于对播种的时间有严格的要求,常出现相应播种区域内的播种机等农机设备租赁一机难求的情况。如果农户个人购买播种机存在效大经济负担,而且进货量有限可能买不到,造成部分农户未能及时播种,最后影响农作物收成。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运用物联网技术构建农机销售及租用模式,即农机4S模式。目前国内进行农业生产时农业生产机械设备一般都是租用,一些农户个人拥有相应的机械设备,于是区域内的农户就租用该农机进行农业生产。这既节省了农户购买农业机械设备的费用,又能使已有农机得到充分利用并获得相应的租用费用。但是如果在农户较多而农机较少的地区,这种租用形式就会出现供不应求,而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在进入农忙前,农户提前在互联网上进行租用报备,然后区域内的农机销售商根据实际需求情况确定进货量,而且一些个人农户农机也可以在上面进行注册,农户针对生产进程可以提前预约,有力的解决了农忙时农机设备供不应求的情况,保证了农作物收成,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 物联网技术结合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3.1 农业生产信息化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新时期,任何事物的发展几乎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推动,所以农业机械化未来的发展方向肯定是信息化,即利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相关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并且利用物联网技术改善区域内农村产业结构。通过物联网能够真实准确的了解到特定区域内的农作物收成情况,并且在物联网上开展农作物买卖、等价农作物交换等新型交易模式,使农作物市场更加宽广,全面推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迈向新高度。

3.2 农业生产精准化

在将来的农业生产中,物联网技术能够得到充分精准运用,通过精准控制农作物生产环节的土壤情况、气候情况、施肥情况等生长要素,实现农作物生产效率的最大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将来的农业生产感应传输技术将会更加精准,对于相关数据的检测范围逐步扩展,利用物联网技术上传的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对农业科研提供大量的数据支持,以便对农作物生产的情况进行更准确的分析并提出科学的技术措施,有效提高农作物的收成。在农业机械设备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农业机械也会得到相应的改进,提升农机的工作效率,在播种、施肥等工作环节的定量控制更加精确,甚至能根据土壤的情况进行自主控量,充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3.3 农业生产智能化

时代进步突飞猛进,大量的先进技术被用于农业生产中。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层面上,农业机械实现了更加先进的技术优化,改进了以往的农业、机械依靠农业生产者进行工作的运行模式,在农业机械内植入主板芯片、处理器等技术设施,实现农业机械的智能化,配合传感系统,能够对农作物的情况进行更精确的分析。另外,通过自动故障检测功能,避免了传统的农机发生故障后,由于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农户也不懂相关的机械知识,维修较为困难的问题。故障检测系统能够精确的显示机械自身的故障,通过物联网农户能够进行网上询问,由专业性的维修人员进行网上指导维修[3]。

4 结语

综上所述,物联网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以往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了改进,推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物联网技术将会给农业机械化提供更多可能。

(03)

猜你喜欢

农作物机械化农机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不一样的农机展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