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

2021-11-27邹敏

魅力中国 2021年2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会计专业课程思政

邹敏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1)

引言:最近几年,“课程思政”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其是高职院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还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职院校中,会计专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想要培养出更多的全面型人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时非常必要的。但是,现如今,在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没有深入挖掘会计专业中的思政元素,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予思政教育足够重视,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的同时,深度融入“课程思政”,指引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促使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三观,充分发挥出专业教学的育人功能。

一、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性

第一,是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在会计专业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的灵魂工程师,不仅需要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在课程中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融入,促使学生可以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利用“课程思政”,实现生命激励和价值观引导。第二,是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教育教学四大支柱进行了提出,其中包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合作。而“课程思政”,对于学生学习要求更加关注学会生存和学会合作。学会认知和学会做事属于知识层面的能力,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便可以获得,而学会生存和学会合作,属于人格养成层面的能力,需要利用“课程思政”来获得。因此,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策略

(一)明确会计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

在会计专业课程中,不同课程的培育目标虽然是相同的,但是侧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基础会计课程,主要是利用会计基础理论教学,对学生爱国情怀进行培养,提升学生的理论自信、道德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促使学生可以成长为具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会计工作者。税法课程,主要是利用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等税种教学,对学生法治观念进行培养,提升学生依法纳税自觉性,对学生诚信品德进行培育,提升学生诚信纳税自律性,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进行培养,提升学生纳税光荣自豪感。财务管理课程,主要是利用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案例教学,促使学生意识到大局意识的重要性,对学生集体主义精神、诚信守法意识、公平公正理念进行培养。从中可以看出,不同课程因为教学内容不同,在确定思政教育目标时也需要存在一些不同,进而构建课程思政群,利用核心价值,对专业课程活动进行引领,有效完善和丰富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二)挖掘会计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目标,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重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找到课程思政的着力点与抓手。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对我过古代会计学科发展进行介绍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对有关孔子、孟子对会计的观点进行播放,对会计思想和行为的起源进行探究,对复试记账起源和发展进行了解等,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思政元素进行引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在财务会计实务课中,在对存货核算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存货舞弊典型案例,指引学生分析该行为会给企业、资本市场带来哪些影响,促使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形成国家利益至上理念,在未来工作中可以坚守本心,根据相关会计准则进行做账。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在筹资环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非法集资案例,如善林金融,对诚信守法和经世济民思政元素进行引入,指引学生对筹资方式进行分析,对资金成本高低、风险大小进行比较,意识到非法网贷对社会公众利益的不良影响。

(三)创新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在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载体。每门课程都是对学生落实思政教育的有效渠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摒弃传统教学理念,不再利用生硬说教,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灵活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促使基本原理转变成为生动的道理,使思政元素以更加鲜活、灵动的形式呈现出来,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促使思政元素可以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课程实现深度融合,突出专业课程教学思政味道。

例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指引学生对录制的有关课程思政的内容进行观看,且通过信息化教学工具,如腾讯课堂、超星学习通等,进行头脑风暴和案例讨论。通过这样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实时观测,且可以针对性、适时的调整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喜欢学习,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充分突出专业课程教学的思政价值。

(四)优化会计专业“课程思政”评价机制

想要有效提升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质量,有效检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需要结合学校和专业情况,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和其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进行探索,进而构建良好的“课程思政”建设氛围,提升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积极主动性,有效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和育人根本任务。在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中、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中、教学竞赛中、教师考核中,对“课程思政”考核点进行设置,把“课程思政”作为教师教学重要检测指标;并把课程思想与党建工作进行深入融合,在党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中引入“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进而促使各层级党支部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领、保障、推动作用。

(五)提升会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在会计专业教学中,专业课教师不仅是“课程思政”的设计者,也是“课程思政”的实施者。想要保证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专业教师需要懂专业,还需要懂思政,这给会计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专业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思政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对各个思政元素特点进行分析,把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进行深入融合,进而实现良好的育人效果。随着“课程思政”建设发展,提升会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育已经迫在眉睫。首先,开展培训活动,促使会计专业教师可以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要求进行梳理,促使会计专业教师能够对思政教育基本方法进行掌握,打下扎实的课程思政基本功。其次,创建会计专业“课程思政”交流平台,利用专题研讨、集体备课、课程思政示范课等形式,促使会计专业教师互相学习,有效提升其课程思政教学水平。最后,会计专业教师言传身教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对自身文化修养与道德素养进行提升,促使学生可以把教师当作榜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在会计专业教学中,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会计专业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还可以有效突出会计专业教学育人价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道德素养。目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深入挖掘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并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把会计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进行深度融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会计专业课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和突破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