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活动设计研究

2021-11-26陈晓君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习作单元活动设计深度学习

陈晓君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越来越注重学生们能力的提升,在素质教育理念中,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散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开展深度学习,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学习注重培养学生们听说读写能力,在深度学习的理念下,教师更是应当不断激发他们的潜力,在写作课程中,利用单元教学的内容展开作文练习。本文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对深度学习下的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活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深度学习 小学语文 习作单元 活动设计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3.026

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将语文学科放在了首位,更是凸显出了这一内容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习作”作为我国义务教育中语文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部编版教材中,将习作和口语交际进行了结合,足以显示这一内容的重要程度。在语文教材中,不难发现,写作的内容和单元的主题进行整体的贴合,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内容后,相关的习作内容也围绕这些展开,更为教师指明了教育方向,促进深度学习能力的快速养成。

一、开展小学语文习作单元学习活动的意义

在部编版的教材内容中,在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的教材里,出现了习作和口语交际的内容,并且围绕的主题和本单元的阅读内容十分接近,这便是单元学习的优势。单元阅读学习作为一个独立系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们核心素养能力的形成有很大帮助。小学语文习作单元学习的方式,是围绕着本单元阅读、口语交际等内容,作为习作研究的主线,引导他们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选材和命题,围绕着单元的主题,进行构思和写作,不断对其内容进行研究和修改,对赏析能力、文字运用能力等,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现阶段,单元习作的内容共分为三阶段,分别是导入—展开—总结三个方面的内容,需要教师进行内容上的引导,保证学生能力的有效提升。

其次,在深度学习的理念下,注重学生精神和逻辑能力的提升,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体现自主性和目的性,并且结合主线内容,做到了整体性和整合性,在对文字运用上,加强了情境性和活动性,从而更好地展开习作练习,形成深度学习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习作单元学习活动的设计内容

(一)明确单元主题、目标、评价计划

1.确定习作单元主题

在单元主题的确定上,需要教师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在部编版教材中,通读课程目录,不难发现每一章节页上都会有一些关于主题内容的话语,并且阅读内容也比较接近,呈现由浅入深的学习梯度,典型的单元式学习方法。其次,在进行习作主题内容的确定上,应当关注作品中的人物,通过鲜明的主题内容,明确本单元是对人物、事件、环境描写,可以结合“单元导语”的内容进行分析,感受编者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将我们研究出来的阅读主线转化成为课程中的习作主线。最后,要关注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形成,良好的素养是深度学习的体现,在进行习作单元阅读的时候,教师为他们创设一些相关的情境,以明确单元主题内容。

如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的内容,在单元导语上写到“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并且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腊八粥》《北京的春节》《迢迢牵牛星》等。不难发现,本单元的内容围绕着我国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这便是我们阅读的主线。在准确找到主线后,教师结合本单元的《习作:家乡的风俗》展开主题设计,将阅读主线和习作主线进行结合,保证习作内容的主题和课文相呼应,引导学生们展开深度学习。

2.制定目标和评价计划

在深度学习的导向下,语文习作单元教学活动需要从内容导向转化成为目标导向。首先,在目标内容中,需要教师结合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习作教学目标的难度和效度,并且按照三维目标的内容展开教学,帮助学生进行内容的细化,引导他们善于发现中心思想,并且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加强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其次,评价计划的设定上,可以展开分层设定,根据难度,将学习内容设定成三个层次,分别为优中差,更便捷地进行对习作内容的评价。

如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二单元,内容围绕着游记的片段展开。在目标导向上,《习作:写作品梗概》额三维目标导向要求学生能够能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学会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能用简明的叙述性的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能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分成三个层次,保证深度学习下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二)习作单元学习的课程环节

1.创设导入情境,明确习作内容

在习作教学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情境构建,利用这一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要根据单元的内容进行适当引导,保证学生写作的有效性。最后,要明确写作目的,对时间、地点、人物进行分析和总结,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如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三单元,本单元的写作内容为《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在进行课程学习的时候,教师可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匆匆》《那个星期天》展开情境构建,利用辅助教学工具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其次,进行意境上的引导,帮助学生深刻了解抒发情感的方式。最后,让他们列出写作大纲,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更好地展开写作,以此达成深度学习的教育目的。

2.加强习作,提升应用能力

良好的习作能力,需要学生们有一个系统性的写作常识。在写作的内容中,应当按照“命题—构思—推敲—欣赏”等展开写作,需要教师积极引导。比如教师可利用一些较为典型的课文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们认识课文所表达的含义,通过生动形象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定义。其次,通过课文的人物形象,构思自己的人物形象,结合故事情节,反复推敲写作环节,慢慢提升欣赏能力。这样的方式能够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拓展能力,并且结合单元中的学习内容,进行应用,保证深度学习的有效性。

3.总结课程内容,提升欣赏水平

习作单元学习中,最后一个环节便是课程的总结。欣赏水平的提升对习作内容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进行课程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单元的主旨思想,自主进行总结,加强他们的欣赏能力,为后续的习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如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习作:心愿》一课,在进行相互评价和欣赏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单元的主线进行总结,并根据设定的目标进行分析,观察不同的作文内容,是否能够清晰表达出自己的愿望,在材料的使用上是否合理,内容是否真切等。从这些内容进行分析,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能力,并且在内容的引导上也有很大帮助,对欣赏能力、单元主线、习作主题不断深化,满足深度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们综合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对深度学习下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的学习意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制定了完整的教学计划和环节,以此促进学生形成深度学习的能力。小学语文习作内容是重点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熟练运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单元教学帮助下,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深度学习单元习作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们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对逻辑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作用,有助于构建高质量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 景洪春《深度学习下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活动设计与思考——以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语文建设》2021年第2期。

[2] 逯彦来《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新路径探索》,《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年第10期。

[3] 费荟《基于深度学习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现代教学》2020年第19期。

[4] 陈志琨《例谈深度学习中设置单元学习目标注意的几个问题》,《天津教育》2020年第25期。

[5] 王雅美《对深度学习的小学习作教学实施策略的思考》,《考试周刊》2020年第75期。

猜你喜欢

习作单元活动设计深度学习
聚焦“观察”,学习表达
“依标扣本” 精准教学
整体观照 立体架构 有序推进
落实语文要素,教好单元习作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探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