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分析

2021-11-26万国静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竞赛理念语文

万国静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快乐教育理念,满足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要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分析快乐教育理念的价值,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快乐教育理念的措施,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结合学生需求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 快乐教育理念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3.024

小学语文学科学习时,学生会觉得较为陌生。主要原因在于语文未与学生生活存在联系,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的机会较少。快乐教育理念通过构建情景,将学生生活与语文知识联系起来,快乐教育理念满足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的需求,利用学生对故事发展的好奇心驱动课堂教学。语文课堂上,学生思维会因为好奇跟着教师走,会让学生爱上语文,也会让他们爱上学习。

一、结合生活教学法,落实快乐教育理念

1.挖掘生活素材

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紧密围绕教材内容,选择合适教学方法,将语文课程引入生活化教学法,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生活化教学目标。具体而言,就是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二者结合,根据当前社会现状以及学生实际情况,为课程教学的开展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

现在推行的语文教材,虽然在内容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其更加系统、科学和完善,甚至增加了一些趣味性教学,但是,其中人物的塑造過于完美,不仅脱离实际,同时为学生营造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不仅导致整个学习过程迷迷糊糊,而且导致教师教学困难,难以开展。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定制合理的教学目标,寻找一些和教材内容相似,但是人物更加鲜活的案例来替换教材中的案例,以此增加课堂教学真实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降低学习难度,活跃课堂氛围。通过教师引导,使教学目标更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同时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探究,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

2.塑造生活情景

在编写语文教材时,都是以具体的场景和案例为载体展开的。因此,在每一节内容中,我们都会从教材中看到一个生活中较为熟悉和常见的场景,将教材内容直接呈现到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升课堂体验。而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进一步方便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所创设的一些特殊教学场景。因此,具体教学时,教师要考虑课程特点,结合教学要求,保证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不论是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还是其他课堂调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如,教师在授课之初,就应该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现一些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危险行为,比如违反交通规则:红灯亮时故意视而不见,在没有交通指示牌或者讯号灯的路口故意逗留或者横穿马路,与机动车抢道,等等。或者在未配备防护措施的高危区玩耍:如折断的护栏旁、悬崖边等。这些日常生活中学生极为熟悉的场景能够快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待学生进入自己熟悉的场景后,教师可以通过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以前在类似场景中的行为方式,以及在学习完本课内容后,再遇到类似情境时应该怎样处理。在教师的带动下,大家畅所欲言,列举其可能带来的危害性。

二、活跃课堂氛围,合理利用评价语言

1.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趣味性教学,就是要采用一种新颖而又别出心裁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握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帮助学生快乐学习。

正所谓,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自学生内心对于学习的热爱和自觉。它能促使学生自觉向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靠近,进而开展一系列研究和探索活动,是学生自觉学习的源泉和保障。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丰富有趣的手段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趣味性教学活动的开展。

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丰富的教学课件以及有趣的图片、符合教学意境的优美音乐、形式多样的游戏以及诙谐幽默的课本剧等,帮助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高兴和快乐的同时,进行自主学习。

再如,在开展拼音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字词和图片结合在一起,采用直观教学法组织学生边看边学。如此,不仅能有效加强学习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印象,在带给学生美的享受的同时,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有趣的课件为学生播放拼音字母的组成和具体写法,借助直观形象的视频教学模式,加深学生的课堂体验,在快乐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爱上语文学习。

2.注重激励评价语言的运用

快乐教学的理念就是要引导教师经常鼓励学生,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加以肯定,从而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愉悦心情,在感到快乐的同时,体会学习的乐趣,进而主动学习。由于小学生思想不成熟,内心又极其敏感,对于是非对错缺乏正确的判断。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鼓励和引导,通过有效的赞赏和及时的肯定,让学生体会到被认可时的快乐,从而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推动自己一步步提升。

同时,教师对学生说的鼓励和肯定的话语中,包含了对学生的认可和期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有效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帮助教师和学生以一种朋友、亲人的关系和谐相处。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通过一些肯定的话语来激励学生,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比如,在课堂识字环节,教师可以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学生努力加以肯定;而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指出错误,给出正确答案,同时为缓解学生的尴尬,可以换个角度帮助学生缓解紧张的心情,比如夸学生字写得漂亮、学习勤奋,等等。要告诉学生,一次的失误不代表永久的错误,于是,学生虽然回答错误,但并不会影响他们的心情,反而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后续学习中,努力表现自我。

三、融入趣味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1.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合理运用激趣艺术

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合适的教学导入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而“激趣”教学模式的开展,能帮助学生进一步适应课前导入,帮助学生提升课堂注意力,提高学习热情。

比如,在教学《日月潭》这篇文章时,在进行课前导入时,可以通过“激趣”法,利用聊天模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后续教学开展做好铺垫:节假日时间,家长一定带大家去过很多景区参观旅游,请大家列举一些喜欢的地方与同学们分享。利用該话题,立刻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见闻。在教师总结后,导入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大家去过这么多景区,见识了那么多的美景。现在老师也向大家介绍一个地方,闻名世界,大家知道它吗?当学生回答“知道,它就是日月潭”之后,就可以开展后续教学了。

2.巧用课堂朗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首先,可以利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分角色朗读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学生理解人物情感,达到移情的作用。这也是现代阅读中要求的有感情朗读的基础。在朗读教学中,采用分角色法,能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人物性格、情感等进行准确把握和体会。

其次,引入竞赛朗读法。竞赛朗读的模式多种多样,比如小组间、班级间的竞赛,个人比赛,师生比拼,校级、省级竞赛,等等。不同竞赛方式的侧重点不同,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对于朗读竞赛的关注度和热情。教师可以在班级中模拟竞赛形式,让学生自选片段参与竞赛,如此,学生会更加谨慎、客观,同时仔细甄选和思考。在比赛时,教师可以随机提问。另外,有比赛就会有输赢,而输赢的关键除参赛者自己的努力外,还离不开听众的感受,如此就形成了一个完整有效的反馈机制。此外,还可以让场内同学对竞赛者进行点评,使更多学生参与到本次活动中。如此环境下,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一个好的朗读者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快乐教育理念,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幅度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峰《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文理导航》2021年第4期。

[2] 陈玉梅《快乐中学习——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思考》,《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42期。

[3] 冯小燕《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求知导刊》2020年第41期。

猜你喜欢

竞赛理念语文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