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增强MRI、钼靶对致密型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对比研究

2021-11-25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影像科陕西咸阳7120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正确率肿块恶性

1.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影像科 (陕西 咸阳 712000)

2.陕西省西安市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陕西 西安 710032)

邵旭辉1 张军胜1 张华文1 张崴琪2,*

乳腺炎、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乳腺增生、乳腺癌等是乳腺病变中常见的五大类,其中乳腺癌是发病率居首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的乳腺恶性病变[1-2],常在健康体检中发现,有90%的女性在健康体检中发现其他乳腺疾病。在我国,年轻女性中常见致密型乳腺病变,占人数的30%左右[3]。对乳腺病变早期发现治疗可有效较少其癌变率,对乳腺癌患者预后以及生活质量也能带来改善。影像学检查作在乳腺病变筛查诊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乳腺钼靶是临床上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方法,MRI检查对乳腺疾病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乳腺钼靶的补充诊断方法[4]。临床研究集中于对乳腺癌实质的探究,对于乳腺密度方面涉及较少,因此本文旨比较动态增强MRI以及乳腺钼靶在致密型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8例经致密型乳腺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所有患者均经MRI、钼靶检查。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为(45.88±7.68)岁。临床表现:乳头溢液、乳房肿痛、乳房肿块。少数患者出现局部疼痛、刺痛或经期前胀痛等症状,大多患者无明显症状出现。病变部位:双乳及腋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乳腺病变者;影像学资料、病理资料完整;无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排除标准:资料不完整等患者;均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未完成相关检查者。

1.2 方法

1.2.1 乳腺钼靶摄影检查 仪器准备:飞利浦数字化乳腺钼靶X光机。检查前准备:患者需脱去上身所有衣物,进行操作医师需佩戴一次性手套,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根据临床医师要求对患者乳房进行摄影,一般采用双侧摄片的方法,如临床医师只要求拍摄一侧,就采用单侧摄片的方法,摄取乳房的轴位和斜位。最后记录相关数据。

1.2.2 MRI检查 仪器准备:检查仪器选用美国GE 3.0T磁共振。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叮嘱患者脱去内衣,询问患者身上是否还有其他金属异物,如果有要患者将其全部取下。选用乳腺检查专用线圈,患者取俯卧位,将患者两个乳房垂于空洞内。扫描范围:常规三定平面定位,矢状位、横断位及冠状位扫描,先进行平扫,扫描序列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T1加权像(T1WI)、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2)脂肪饱和抑脂序列、Vibrant动态增强序列。平扫完后注入Gd-DTPA试剂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完后将图像进行后处理,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最后进行统计,得出最终诊断结果。注意,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采用频率选择进行脂肪抑制技术,对双侧乳腺分别进行匀场,调整中心频率以达到脂肪抑制最佳效果。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乳腺钼靶及动态增强MRI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诊断结果为基准比较两种检查诊断正确率。在88例致密型乳腺病变患者中,经病理学诊断,乳腺良性病变50例,恶性病变38例。良性病变中,乳腺腺病18例,纤维腺瘤9例,囊肿13例,乳腺增生伴纤维腺瘤10例。恶性病变中,浸润性导管癌28例,乳腺小叶癌1例,导管原位癌6例,恶性分叶状肿瘤2例,乳腺乳头状瘤1例。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s)描述;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乳腺钼靶、动态增强MRI对致密型乳腺病变诊断正确率比较88例患者中,乳腺钼靶检查确诊69例(78.40%),有7例患者不能确诊;MRI确诊81例(92.04%),明显优于乳腺钼靶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乳腺钼靶检查良、恶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0.00%、63.15%,动态增强MRI检查正确率分别为92.00%、92.1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乳腺钼靶、动态增强MRI对良、恶性乳腺病变诊断正确率[n(%)]

2.2 乳腺钼靶影像表现多数良性肿瘤为边界清晰、圆形为主的肿块,4例患者出现“大导管征”;恶性肿瘤多为边界不清的分叶状肿块,有6例患者出现“毛刺征”,2例患者出现透亮环,并伴有恶性钙化及大导管征出现,其中1例患者出现淋巴癌栓,见表2。

表2 乳腺钼靶影像表现(例)

2.3 患者乳腺肿块在动态增强MRI中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析良性肿块以Ⅲ型为主有38例,Ⅰ型和Ⅱ型分别为5例、7例;恶性肿块以Ⅰ型和Ⅱ型为主分别出现19例、17例,只有2例患者出现Ⅲ型,见表3。

表3 患者乳腺肿块在动态增强MRI中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情况(例)

2.4 病例分析典型病例图像分析结果见图1。

图1 患者女性,29岁。图1A~1B:乳腺钼靶示:双乳呈多量型腺体,部分腺体呈斑片状高密度。左乳外下象限可见类圆形等密度结节影,边界不清。双乳未见明显异常钙化灶,建议进一步MRI检查。图1C~1F:MRI示:左乳外下象限可见类圆形等T1等长T2信号灶,DWI呈高信号,边界尚清,直径约0.8cm;动态增强扫描病灶早期明显强化,延迟期时间信号曲线呈平台型。

3 讨 论

在乳腺病变中,乳腺癌作为对女性身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恶性病变,其主要治疗手段是进行根治性乳房切除,但是对患者的身体美观是一个很大的影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早期的乳腺癌治疗、保守治疗中,保乳手术在改良根治手术获得了与其相同的治疗效果,对患预后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5]。遗传因素、婚育早晚、月经初潮早绝经晚等都是造成乳腺病变的因素,其中遗传因素、年龄为乳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也有研究表明,乳腺腺体的密度也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6]。而在Koran等[7]认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乳腺腺体密度有一定的联系,腺体密度可作为乳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致密型乳腺女性发生乳腺癌的几率比正常女性高3倍左右。但因为乳腺纤维体的密度受众多因素影响,所以有些研究对此观点持怀疑态度。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可对女性乳腺密度进行较为直观的观察,可对早期乳腺病变诊断提供可靠信息[8]。 乳腺钼靶全称为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在对乳腺疾病诊断中有简便、可靠、无创的优点,且重复性、整体性、对比性好,并不受患者年龄、体形限制,常作为常规检查使用,也是乳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9-10]。能对乳腺钙化灶分布、形态、数目以及密度进行显示,可对良、恶性病变进行有效鉴定。乳腺癌在乳腺钼靶检查可见细小钙化和泥沙样钙化,此为乳腺癌诊断的重要依据,而在本研究中恶性病变患者中有39.47%(15/38)的患者出现钙化现象,符合此征象。但由于其钙化灶不够典型,特别是在致密型乳腺病变中对于细微分散存在的钙化灶更是难以察觉[11]。在乳腺钼靶检查中,需对患者乳腺进行压迫,可能导致患者不适,而乳腺密度和肿块的位置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致密型腺体会导致病灶被遮掩,降低了乳腺钼靶的灵敏度,对位于乳腺液尾部及较为深处的病变也是乳腺钼靶检查中的盲区[12]。

近年来MRI在乳腺中的应用增多,也逐渐成为对乳腺癌检查、诊断以及分期的可行方法。MRI中高场强MRI设备、乳腺表面线圈以及压脂技术的应用,使MRI的信噪比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减少了运动伪影,可获得没有重叠的3mm厚的影像,可发现较小病灶[13]。而增强动态扫描可提高软组织的分辨率,对于乳腺钼靶无法提供的病灶细节信息可清楚地呈现。在致密型乳腺病变中不受乳腺纤维体密度变化的影响,可对多灶型病灶和中心性病灶进行区分,对肿瘤范围作出客观评价,在此方面是优于乳腺钼靶检查[14]。本研究对88例患者进行乳腺钼靶检查,确诊69例(78.40%),有7例患者不能确诊;MRI确诊81例(92.04%),明显优于乳腺钼靶检查(P<0.05),对病变性质检查也优于乳腺钼靶检查。良、恶性病变在MRI上呈现不同时间-信号强度,在本研究中良性病变以Ⅲ型为主,恶性病变以Ⅰ、Ⅱ型为主,与文献报道[15]不一致,也就是说信号强度不能作为定性判断,需结合形态学表现以及其它征象来进行以进一步判断。

综上所述,动态增强MRI、钼靶对致密型乳腺病变都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动态增强MRI在诊断正确率以及病变性质辨别上优于钼靶,而钼靶在对细微病灶检测上有一定优势,可作为辅助补充检查。

猜你喜欢

正确率肿块恶性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课程设置对大学生近视认知的影响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生意
生意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