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设施现状与防火措施

2021-11-25李伟池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1年9期
关键词:消火栓火灾事故消防设施

李伟池

就当前高层建筑使用情况来看,用电设备数量多,所耗电量多,人员密集度高,如果高层建筑出现火灾事故,在最短时间内做好人员疏散工作有很大难度,要想切实减少高层建筑在使用期间发生火灾事故的概率,需要对消防安全设施的布置和设计工作加大重视力度,切实发挥消防安全设施的作用。

1.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设施现状

1.1 消防设施不够完善

从我国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组成要素来看,主要有排烟、自动喷淋、消防栓以及火灾报警四大系统。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对消防起到辅助性作用的设施,这些设施全部使用在高层建筑的消防设备、系统等方面。在投入实际使用前,需要相关质检工作部门对各项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要求其具备3C 认证,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实际使用[1]。另外,在消防设施应用期间,还要对其进行定期抽检,避免设施在实际使用中出现故障问题。但就当前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应用现状来看,很多业主并没有意识到消防设施的重要意义,甚至还有些开发商为了获取更多自身效益,会减少消防设施方面的投入,以上情况使消防设施不完善,同时也无法保证其质量。还有一些开发商为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会采取相应措施掩盖消防设施中的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高层建筑的使用埋下火灾隐患,加大了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

1.2 火灾救援难度大

各个国家对高层建筑的规定存在一定差别,就我国而言,高层建筑的层数相对比较高,一般将高度在24m 以上建筑称作高层建筑,高度在100m 以上的建筑称为超高层建筑。就高层建筑本身的特征而言,其所占空间面积相对较大,纵向高度也非常高,因此,如果在建筑的顶端处开展救援活动,会存在一定困难[2]。例如,若高层建筑高度达到100m,在不存在任何阻挡因素的前提下,烟气会在半分钟内顺着竖向管井扩散至顶层。即便是刚开始发生火灾事故的状态下,因空气对流影响,其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也可以达到0.3m/s。若走廊长度在40m,烟雾充满时间一般为10s~13.3s。基于以上,就当前我国高层建筑现有消防设施和技术来看,多数情况下能够通过室内消防给水设施完成火灾救援工作,但因室内消防给水量相对有限,如果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相对严重,现有的消防设施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1.3 人员疏散比较困难

从整体上看高层建筑的建设特征,其层数多,内部建筑面积大,容纳人数多。高层建筑在使用期间发生火灾事故,是严禁人们乘坐电梯的,只可通过楼梯离开火灾现场。但实际上,因层数过多,人们逃生的时间也就越长,要想保证建筑内所有人安全疏散,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3]。再加上高层建筑中楼梯通道空间、数量都有限,如果因发生火灾,出现人员慌乱情况,很容易发生踩踏事件,从而引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事故,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火灾救援工作的困难。另外,若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整个楼梯间也会遭受烟雾影响,如果不能在最快时间将建筑中人员疏散至地面,很容易出现人员窒息事故,且建筑中火势蔓延速度非常快,这更加大了人员疏散工作的难度。

2.高层建筑防火措施

2.1 加大防火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要想从根本上强化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性,最重要的就是提升民众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识。就高层建筑而言,因其建筑层数高、易发生火灾事故、消防难度大,使得民众对消防安全的意识低于高层建筑所要求的标准,因此,相关部门应采取各种宣传方式,通过对民众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以提升其消防安全意识。应提升高层建筑用户本身的消防安全意识,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普及防火方面的知识。例如,如果需要用火,要做到人不能离开火,防止因某些大功率电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短路从而引起火灾;严格根据规范用电,易燃物品要远离明火区域。从细节之处来降低用火用电带来的安全隐患,防止高层建筑火灾事故。

2.2 进一步完善高层建筑消防设施

如果高层建筑在使用期间发生火灾事故,救援火灾工作需要基于各种类型消防设施来完成。通过消防设施,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降低火灾事故发生概率;另一方面能够为消防人员进入火灾现场快速控制火势争取时间[4]。基于以上,配备完善且通过质检要求的消防设施,对高层建筑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高层建筑必须设置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对室外部分的要求,其消防用水量不得低于40L/s。建筑通常设置2 个~3 个室外消火栓,采取环状形式进行给水管网布设,要求进水管数量为2 条以上。对于室外消火栓应顺沿高层建筑进行均匀布设,楼与楼间距应控制在5m~40m 之间,楼与路边间距应控制在20m 范围内,楼与被保护对象间距应控制在150m 范围内。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与室外相同,要求消防水枪数量不得少于8 支,每根竖管最小流量、消火栓栓口动压、消火栓间距、栓口与地面间距、出水压力应分别控制在15L/s、0.35Mpa、30m 内、1.1m、0.5Mpa 内。

2.3 构建全面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就高层建筑而言,经常会出现产权方面的问题,这种情况也会使消防责任不明确,因此,要求高层建筑在正式实际使用前,明确划分消防安全责任,具体到相关单位和个人的工作职责,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各项消防管理工作。举例来讲,明确当前高层建筑的产权,以此为基础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并对其开展相应的监督工作,要求各部门、单位等按照规定要求履行自身应落实的职责内容,严格落实其所管辖区域范围内的火灾防控和检查工作,从根本上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5]。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当前实际不断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在进行消防设施管理的过程中,针对管理情况做好检查记录。定期进行消防设施检查工作,主要检查建筑中的应急照明、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识、安全通道等等,明确消防车通道、水源应用情况;对当前建筑中所使用的各种灭火器配置情况、是否存在违规用火用电和易燃易爆物品;建筑中防火措施是否严格根据规范标准落实;对建筑中比较重要的物资防火管理情况是否规范等等。另外,为确保消防管理体系的执行成效,还需要对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的方式强化其消防设施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以此更好地提升管理能力。

2.4 注重建筑安全疏散和自然排烟的设计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事故,火势在整个建筑中蔓延最快的通道就是玻璃幕墙和竖向管道,如果没有及时做好火情控制工作,就会导致火势朝向防火区域蔓延,为整个建筑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另外,在整个火灾事故中,烟雾是其中所产生的危害最大的一种有毒气体,而这也就要求相关设计部门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对安全疏散、自然排烟方面的设计要给予一定重视和关注。举例来讲,在高层建筑电梯前室进行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在疏散楼梯进行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此外,自然排烟是当前高层建筑设计中比较重要的排烟设计方式,具有经济性强、操作相对简单的应用特征。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排烟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可优先选择自然排烟方式。当前,很多高层建筑中的楼梯间具有热压差情况,而这也是导致烟雾停留在楼梯间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楼梯间的结构设计,应准确计算窗户在其中的面积,然后科学地进行排烟窗设计,以便发生火灾事故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打开排烟窗。

3.总结

综上所述,在整个高层建筑防火工作中,消防安全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意义,为更好地发挥消防安全设施在高层建筑中的作用,需要加大对防火知识的宣传,进一步完善消防安全设施,构建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重视安全疏散和自然排烟设计,进一步强化高层建筑的消防能力,保证民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猜你喜欢

消火栓火灾事故消防设施
一起亡人火灾事故原因的认定
建筑消防设施易被忽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河南济源市政消火栓有了“身份证”
建筑消防设施安全监督与检查
对烟头引发火灾事故的调查
智能消火栓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引发的思考
关于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管理
论消火栓、自动喷淋和自动报警在消防中的辩证关系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消火栓布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