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策略思考

2021-11-25张金峰

法制博览 2021年17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治校园

张金峰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卫生健康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法律意识对每个公民来说都至关重要,提升学生法律意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部分,能够对学生自身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提升其防范意识,做一个守法公民。高职院校要为学生营造法治氛围,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高职院校要为学生营造法治教育环境,联合家庭形成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体系。

一、高职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现状

(一)法律知识薄弱

绝大多数高职学生的法律知识薄弱,无法形成健全的法律意识,不懂得如何应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律知识储备量不足已经成为高职学生的普遍常态。究其根本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学校方面没有意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在制定教育教学规划的时候,将重点投放在专业课知识与其他基础课程方面,较少为学生安排法律课程。同时,在安排法律课程的时候通常只是一些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对法律知识有细致深入的认识。对法律知识没有全面认识与了解,难以应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学生自身对法律知识没有足够的认识,很多学生都将精力与时间投放在专业课程方面,为日后有一份好的工作,对于法律课程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阶段。在校方与学生都缺乏重视的情况下,难以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使得学生不具备法律应用能力。从高职院校当前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能够掌握基本法律知识的学生并不多,更不用说对法律知识的应用了。近年来频繁出现大学生法律纠纷事件,从中能够了解学生对法律知识运用能力低下。很多学生由于缺乏法律知识与法律意识,使自己身陷校园贷、电话诈骗等骗局中,不知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可见大学生缺乏敏感的法律意识,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1]。

(二)法律观念淡薄

由于法律知识储备不足,大部分高职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没有意识到法律与我们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法律,一旦遇到法律事件,学生大多会以事不关己的态度回避。在自身遇问题时,也难以从法律的视角对问题进行分析,不知如何以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法律观念淡薄的人也容易触犯法律。从中能够了解到当前高职学生缺乏法律信仰,对法律缺乏应有的敬畏心[2]。

二、高职教育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有效对策

(一)营造法治氛围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相关部门要重视法制教育的作用,出台指导高职院校法律意识培养的文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法律知识,培养高职学生法律意识需要国家与社会的支持力量。相关教育部门要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法律意识培养的相关知识,为提升高职学生法律意识奠定良好基础。在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方面,政府承担重要的责任。因此,要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依据,提升高职院校人才质量与素质。当前高职院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中,需要提高对法律素质的重视,在高职教育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在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确保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法律知识与法律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其次,要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做好法律知识普及,针对当前高职校园中很多学生对法律缺乏信任的情况,高职院校要加大力度让学生认识到法制的性质与内容,加大法律知识普及力度,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广大人民当家作主,彼此之间是平等的,法律服务与每个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而为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奠定良好基础[3]。

(二)提高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方式

高职院校提升学生法律意识能够从两部分入手。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法律理论知识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法律意识培养为基础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深化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可以为学生列举社会中有代表性的法律事件,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与探究,引导学生以法律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深化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其次,可以开展各项普法实践教学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开展普法讲座,邀请法律相关的从业者,如律师到校园中开展法律知识主题讲座,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学会避免校园贷、校园霸凌、非法传销等违法活动,通过为学生讲述大量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各种校园黑恶势力的特点,教会学生如何防范与应对这些校园黑恶势力的方法。通过参与普法讲座,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懂法、守法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律应用能力。在懂法、守法的同时,懂得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为其日后工作与生活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法律知识竞赛,提升学生的法律知识储备量,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可以让学生以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展开演讲比赛,从不同视角对法律知识进行认识与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法律知识动态,强化学生的法治理念,使得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捍卫自身的法律权益。可以通过模拟法庭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掌握法律知识的应用方式,感受真实的司法程序,加深学生对法律的理解与认识。同时,高职院校要重视开设法律课程,使法律课程成为一门公共基础课,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并接受法律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法律意识,在教授课程的时候也要联系社会实际情况,不能一味讲解枯燥的法律知识。教师要多举实例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就事进行分析,让学生看到法律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实效性,能够对于法律知识有更直观地了解,从心底认识到法律的强大与权威,从而形成对法律的信仰[4]。

(三)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及其法律意识水平与学校、家庭及社会的成长环境有直接关系。首先,社会环境对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对一部分人的思想道德产生了影响,这与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息息相关。高职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一些不良风气影响,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触犯法律。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真实的法律案例,提升学生的警惕意识,使得学生在社会环境中能够辨别是非,遵纪守法,避免受到不法分子影响作出不法行为。其次,父母为孩子营造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法律意识也有重要影响,需要坚持好的家庭法治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模仿对象,通过家庭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地认识法律知识的价值与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法律意识提升。最后,在高校日常各项工作中,需要坚持依法治理的原则,学校中的各项工作都要与法律法规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在一起。通过这样的方式确保学校各项工作与决定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促进高职院校稳健发展。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社会、家庭、学校需要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促进学生日后更好的发展[5]。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薄弱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要想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能够应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高职院校要意识到法律教育的重要性,以多元化的培养方式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律知识储备量,通过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的方式深化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与了解。在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下,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法律意识,为其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法治校园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